014,三把驳壳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吉野小次郎:“卑职…”  

浦友中佐不耐烦的喝道:“吉野中尉,请你立刻执行命令!”  

“哈依!”吉野小次郎急忙立刻立正回应。  

目光情不自禁的有些茫然。  

为什么打我…  

这是山本一木说的,又不是我…  

山本大作的确是这么说的,还反复强调。当时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是都被山本驳斥。  

再说,我也没有说要机动躲避啊!我都还没有上战场…呜呜呜,我好冤枉。为什么啊?  

但是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蹲禁闭去了。不敢有丝毫违抗。  

内心情不自禁的涌起强烈的疑惑。  

八路军那边,到底是谁真么厉害?  

难道他懂得比山本一木还多?居然已经落实了?  

山本一木可是在德国留学的,是从德国人那里学来的最先进理论。难道八路军也有人在德国留学回来?  

苍云岭主阵地。  

杨岳背靠着战壕,默默的闭目养神。  

微缩地图显示,残存的鬼子精射手还有三个。但是全部都隐藏的很好。没有射击机会。  

将军帽顶起来,没用。  

扔军帽,也没用。  

故意将步枪竖起来,也没用。  

小鬼子忽然间学聪明了,居然不上当了。就是死死的潜伏着不开枪。  

它们一动不动,杨岳反而是没办法了。  

只能是耐心的等候着。  

忽然感应到有人靠近。  

不用睁眼,就知道是一营长张大彪。  

可能是因为在026后勤仓库里面训练的缘故,他的感觉是越来越敏锐了。  

只需要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靠近自己。  

“杨岳。团长有命令。”果然,张大彪的声音低低的传来。  

杨岳伸出手指。做出OK姿势。  

可惜张大彪看不懂。  

“团长让你和我去一趟茂松岭。”  

“好的。”  

杨岳睁开眼睛。  

茂松岭在苍云岭主阵地的侧面。  

李云龙派张大彪去那里,应该是担心小鬼子从侧翼玩什么花样。  

后世的很多键盘军迷都知道,我军特别擅长迂回穿插,将包抄战术玩的炉火纯青。事实上,小鬼子玩的也很溜。它们也经常从侧翼、侧后突破。  

小鬼子的战略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基层的战术,那是非常出色的。否则,也不能肆虐华夏那么多年。  

在苍云岭,小鬼子的正面攻击没有凑效,那么肯定会迂回攻击的。  

“团长呢?”杨岳惦记着驳壳枪。  

虽然还有三个小鬼子的精射手没有消灭,但那是李云龙的事。  

是他叫自己去茂松岭的。属于不可抗力。  

“他忙着呢!”张大彪说道。  

“借口。”杨岳才不会轻易相信。  

猫着腰来找李云龙。  

很快找到。  

哪里忙呢?  

就是蹲在战壕后面,用小镜子观察鬼子的动静。  

政委周万灿也回来了。两个人正在悄悄的嘀咕。  

“团长!”  

“政委!”  

杨岳故意大声的喊道。  

政委回来了,那刚刚好。有他见证,李云龙就不敢赖账。  

奇怪的是,政委的脸色似乎有些凝重。难道是出大事了?  

“你一边呆着去!”果然,李云龙挥挥手。  

“还有三个小鬼子,你先给我一支驳壳枪。”杨岳才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发。  

“你确定将所有的小鬼子都消灭了?”  

“还有三个!”  

“那不行!说好的,必须全部消灭了!”  

“那我不去茂松岭!”  

“嘿,你小子,敢跟我提条件了对吧?”  

“当然。之前咱们说好的。你必须兑换。刚好政委也在这里。我会请政委评理的。”  

“你小子…”  

李云龙悻悻的解下一支驳壳枪。  

政委伸手将驳壳枪按住,疑惑的看着两人。  

杨岳就将之前的赌约说了。  

周万灿的脸色就渐渐的舒展开来了。  

“杨岳,你刚才说,小鬼子的精射手,都被你消灭的差不多了?”周万灿认真问道。  

“没有全部消灭。还有三个。”杨岳也是认真的回答。  

没错,的确是还有三个。  

微缩地图就是这样显示的。但是无法辨别身份。  

微缩地图,微缩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缩减的非常的厉害。只有最根本的显示“有”“无”的问题。  

“好!好!好!”周万灿欣慰的说道,“我刚才还为此事担心。”  

杨岳疑惑的看着他,表示不懂。  

周万灿掏出自己的驳壳枪,递到杨岳手里。  

“这是…”  

“我刚刚遇到旅长了。旅长提醒我,这个坂田联队里面,有一批小鬼子的枪法特别好。为首的两个人,分别是叫做渡边和吉野。上次鬼子扫荡的时候,这个坂田联队的精射手,就让兄弟部队吃了不少亏。小鬼子的冷枪,让我们防不胜防。我刚准备和团长说这件事,没想到就被你干掉了。”  

“政委,我不能确定是不是渡边和吉野两个人。”  

“没关系。我们迟早会知道的。”  

“可是…”  

杨岳看着政委手中的驳壳枪。  

其实,他需要的是李云龙的驳壳枪啊!不是政委的。他还是很喜欢政委的。  

“拿着。”周万灿欣慰的说道,“只要你们还在,我用到枪的机会很少。如果我也需要用到枪了,估计局势也危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