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各方谋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和元始天尊、太上老子还是亲兄弟,但如今却因为利益之争,还不是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说穿了,还是利益。  

也是因为利益,他们三清不仅分道扬镳,还特么直接成为了敌人。  

那么同样因为利益,巫妖两族为什么就不能联手呢?  

现在的通天,瞬间就明白自己要如何说服女娲了。  

根本没有任何废话,通天在结束和秦云的交流后,直接就将秦云之前说的话,全都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女娲。  

女娲听完后,整个人也不由一脸错愕。  

老实说原本她还十分想不通,通天的性格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这也是她试探的原因。  

但她却没有想到,只是刚一试探,就直接将通天的老底给试探了出来。  

通天还是那个通天,并没有任何的改变的,唯一改变的则是这家伙的背后,竟然还特么隐藏了一个神秘人物,如今看来很显然就是他背后的这个神秘人物,在不停给他出谋划策。  

但真正让女娲感到惊讶的是,经过这个神秘人的一番开口,她却还真的有种被说服的感觉。  

毕竟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那个神秘人说的有很有道理。  

如今妖族和巫族的现状摆在这里,若是想要改变的话那就只能联手,要是在量劫中能真正胜利的话,虽说不能再次成为气运主角,但想要在洪荒中有一席之地还是很简单的。  

毕竟量劫虽说恐怖,但其中的机缘却也不小。  

不过就在女娲深入思考的同时,却又不由打了个冷颤。  

自己,就这么被说服了?  

也正是想到这里,女娲不由感觉头皮发麻。  

不过与此同时女娲却也已经明白,站在通天身后的那个人,谋划算计能力的确厉害无比,竟然只是这么简单几句话,却已经直接将自己给说服了。  

厉害!  

如今的女娲,也唯有这么一句话能说。  

稍微想了片刻之后,女娲还是直接点头,答应了和巫族联手这一点。  

当然具体如何说服巫族,那就是截教自己的事,她不会掺和。  

毕竟对于女娲而言,能答应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若是在让她主动选择去和平心娘娘去聊,那就真有点为难人了。  

而另一边。  

通天看到事情已经谈的不错,随后自然也就不再废话,径直离开了娲皇宫,再次回到了金鳌岛开始潜修。  

女娲看到这一幕,也不由直接将灵珠子喊来,缓缓开口:“灵珠子,你如今达到极限,若是想进一步成为大罗金仙的话,那唯有重新投胎转世才有机会。”  

“封神量劫是劫难,也是机缘所在。”  

“本宫不会逼你,你自己选择吧。”  

灵珠子闻言,沉默片刻之后,还是缓缓点头:“启禀娘娘,灵珠子愿意重新投胎转世。”  

很显然。  

他并不想止步金仙之境,因此思考片刻之后,还是和女娲娘娘做了最后的告别,随后真灵直接进入地府,直接朝六道轮回之地而去。  

女娲看到这里,也不由无奈叹息了一声。  

原本她并不想插手封神量劫,但奈何事与愿违,最终她还是选择插手。  

既然如此,那灵珠子就只能投胎转世。  

这也是她的后手之一。  

昆仑山,阐教玉虚宫。  

为首的大殿之中,元始天尊高坐主位,太上老子、接引准提坐在客位。  

四大圣人如今的脸色都显得有些不太好看,毕竟在之前封神量劫开启之前,实际上他们就已经联络过一次,虽说他们之间依旧有些分歧,但在大方向上却还是达成了一致。  

那就是联合起来,搞垮截教。  

这是定好的大方向。  

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通天圣人这段时间却像是转了性一般,开始变的滑不留手。  

尤其女娲这件事更是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现在他们最为担心的一件事,那就是女娲和通天联手。  

这也是他们如今聚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绝不能让女娲和通天联手。”太上老子率先开口。  

对此其他三位圣人自然没有意见,元始天尊不由说道:“如今情况不妙,按理来说接引和准提两位师弟的手段十分隐秘,正常情况来说女娲师妹绝不可能发现。”  

“但如今事与愿违,这其中肯定有蹊跷。”  

“我等必须尽快搞清楚这件事,唯有了解源头才能具体解决。”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先搞清楚这件事是谁在捣乱,然后就一起前往娲皇宫去劝说女娲师妹。”  

其他人点头。  

接引和准提相互对视一眼,紧接着接引不由开口:“你们说这件事,是否是通天插手?”  

“最起码从根本上来讲,他才是最后的获利者。”  

这个关头其他人自然也赞同,但他们却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毕竟在他们看来,通天应该没有这个头脑才对。  

毕竟通天若真有这个手段的话,那之前也就不可能被阐教欺负的那么惨。  

因此,众人沉默。  

片刻之后还是太上老子率先开口:“本尊之前尝试推算了一下,虽说因为量劫的原因天机混乱,具体的事情如今已经无法推算,但本尊却还是推算到,之前女娲师妹在和西方两位道友战斗时,通天恰巧就在娲皇宫之中。”  

伴随着太上老子的开口,其他人不由倒吸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