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九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生命等级:40(999997/1000000)  

黑暗角狱内。  

李纯钧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已经把离40级圆满所缺的经验补全。  

随着他再稍稍修行,使得40级经验彻底圆满后,那种“时来天地皆同力”的玄妙感悟涌上心头。  

31级到40级期间对应炼虚大境。  

炼虚大境的核心在于法力、法则和心灵境界。  

这一重大境圆满后呈现给李纯钧的种种感悟,亦是尽数集中于此。  

这一刻的他,仿佛化身为一尊法力圆满、法则圆满、心灵圆满的准十阶,并且…  

还是那种正在将一生经历,尽数浓缩在极其短暂时间内的准十阶!  

不是浓缩!  

而是全面!  

他就像在同时体验无数个准十阶对法力、法则、心灵圆满的感悟。  

又或者说,他触及到了整个宇宙在炼虚大境最圆满的演绎方式,并沉浸其中,与之交汇,贪婪的进行体悟、学习。  

“所以,我这种顿悟,不叫顿悟,应该是对一个大境界最完善的一场归纳与总结。”  

李纯钧细细思量。  

似乎每一次他以为的圆满顿悟,都没有悟出超过这个境界限制的东西。  

哪怕有,也仅仅是超出了极少部分。  

又或者说,这些部分,完全可以被这个境界掌握,只不过这个境界的修行者尚未将修行体系推衍到这个阶段罢了。  

“至强种族人族的修行体系远胜异族,随便一个顶尖法相,就可以吊打异族除了特殊生命外的所有八阶,至强法相越级对抗异族九阶更如同吃饭喝水般轻易,可即便人族的修行体系已经如此强大了,仍然远远称不上真正的圆满。”  

他每次陷入“圆满顿悟”状态的时间并不算长。  

可就是这么堪称“短暂”的时间里,却能让他实力暴涨一大截。  

若能真正实现宇宙层面的“圆满”境界…  

无法想象,他将强大到何等地步。  

元神伐炼虚!?  

至圣斩合道!?  

绝非奢望。  

李纯钧思绪流转,心驰神往。  

好在,他现在的状态不叫顿悟,想停就停,想继续就继续,倒不至于像其他人那样,会因为心神起伏从顿悟状态下脱离出来。  

凝神体悟了一番这种玄妙状态后,他很快将心神集中在了天心永恒法上。  

相较于主宰道典,他个人认为,天心永恒法优先级别更高。  

主宰道典练不成,充其量是不走主宰路径。  

但天心永恒法难以推进,他的心灵境界提升就将变得举步维艰。  

而心灵境界不达标,亦会影响他不久后将自身转化为法则生命的进度。  

所以,最重要的是将心灵境界升上去。  

一时间,李纯钧的心神沉浸到了天心永恒法内。  

先前他在元婴阶段时参悟天心永恒法难度极大,每提升一重境界,往往花费一两个月。  

那是因为他未曾修出神念,心灵之力也没有转化为心神之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刻用了心神之力,完全沉浸到天心永恒法后,他的参悟进度无疑是快上不少。  

再加上他生命等级提升,除了精气神增长外,本质上也会提升他的天赋、悟性。  

在这种情况下,他修行起天心永恒法第七层来自然信心十足。  

结果,就是这种自信满满的状态下,他直接迎上了当头棒喝。  

两个半月!  

天心永恒法第六层到第七层,他熬了整整两个半月!  

比当初天心永恒法入门花费的时间都要漫长。  

两个半个月,他才艰难跨过了这道门槛,将心灵境界推升至第七重境界。  

“天心永恒法第七层。”  

李纯钧眼中带着惊异。  

真的很难!  

但修成后,这门永恒法带来的影响比他预料中的神异来,也丝毫不差。  

他那原本被“加固”过的心灵,仿佛被“心火”重新锻造了一遍。  

这种锻造,完全循着他的意志进行!  

而在锻造的这一过程,心灵这种虚无缥缈的力量,如同被具现化了一样,竟是变得可以接触,可以掌握。  

不再是像先前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重塑心灵!”  

天心永恒法就是用这种重塑心灵的方式,让修行者做到了对自己心灵境界的绝对掌控。  

至于那些掌控不了的心灵之力…  

竟被直接被舍弃了。  

不被绝对掌控的力量,宁可不要!  

用绝对掌控的方式确保心灵境界的永不退转!  

“我终于明白,玄黄至尊一脉中修行天心永恒法的人不是没有,却无一人能将这门炼心法提升到第七层了。”  

李纯钧吐出一口气:“这一层功法,只有那种心灵境界极高的人以高屋筑瓴的方式才能修成!因为,修成第七层时必须舍弃很大一部分心灵之力,相当于自废一部分武功,没有足够的底蕴在,谁突破得了?”  

那位玄黄至尊…  

还真有点坑啊。  

他是至尊,本就心灵圆满,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废掉一些修为嘛。  

可对于要突破境界的修士来说,突破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在突破时还得舍弃一部分心灵之力…  

“这就不是给一般生灵准备的。”  

李纯钧摇了摇头。  

还好,他不是一般生灵。  

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