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阶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玄黄大世界、魔族的天魔大世界维持着相对平衡的局面,可随着玄黄大世界并入仙盟,神族、魔族、万化族的处境岌岌可危。”  

这位帝君对这些情报显然十分了解:“纵然三方联合,面对强大的人族仙盟,仍然有种绝望之感,时至今日,神族内部也好,魔族内部、万化族内部也罢,分裂都十分严重,主战派、主降派争论不休…”  

他顿了顿:“但主战派也好、主降派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人族一旦发起攻势,神族必败!主战派之所以主战,完全是担心他们投降后,要么仍被斩尽杀绝,要么沦为奴仆,想要用这种玉石俱焚的信念换得人族退让。”  

“你的意思是…仙盟如果愿意给予神族相对公平的待遇…主战派也会选择投降?”  

“是。”  

南极帝君苦笑道:“您以为我们仙神族为什么能够顺利从神族中分裂出来?有人族支持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是神族那边想看看,我们仙神族的路径能不能走通,他们,亦是否能够通过我们仙神族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延续自己族群的传承。”  

李纯钧听得有种恍惚感。  

仙神族对人族充满恭敬、阿谀也就罢了,眼下…  

神族居然也想方设法的要并入人族体系?  

只是人族不愿意?  

或者,神族的一些述求,人族无法答应?  

这让他先前在元丹、元婴、元神阶段了解到的人族和神族间的战争状况,截然不同。  

“实际上,根据我们仙神族这么多年来对人族和神族、魔族、万化族之间的战争观察,理论上,人族,拥有摧枯拉朽般消灭神族、魔族、万化族的力量,只是…”  

南极帝君苦涩道:“人族需要留着这些族群,以确保玄黄大世界的稳定性。”  

“留着这些世界确保玄黄大世界的稳定性…”  

如何确保?  

李纯钧可以猜到,但…  

却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我们根本理解不了人族高层的想法,又或者说,触及不到合道、至尊,乃至无上至强者那一层级的认知。”  

南极帝君道:“可能在合道,及其以上存在看来…各方大界、各方族群之争,皆无意义可言,就像我们,看一群元丹、元婴,为了几十枚、几百枚灵晶打生打死一样。”  

李纯钧听得南极帝君这番言论,沉吟不语。  

他不是合道,也理解不了合道对世界的认知究竟如何。  

但元丹、元婴为了几十枚、几百枚灵晶打生打死之事…  

他还真有所感触。  

两界山战场,就有不知道多少人是奔着灵晶去的。  

好一会儿,他才道:“沧海界域的毁灭一事你应该有所听闻,这件事,是哪些神主在背后推动的,你们可能查清楚?”  

“可以!最多一年,我们会给李天君详细情报。”  

南极帝君毫不犹豫应了下来。  

“再给我一份天宫的情报和无极宗的情报。”  

李纯钧道。  

“无极宗的情报我们这边有,但天宫…我们只掌握他们在玄黄大世界这边的力量分布,这家势力的全部实力,知道的并不算多,毕竟他们的大本营并不在玄黄大世界。”  

“先拿过来吧。”  

李纯钧道:“都要对上那位普化尊者一脉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南极帝君马上操作了起来。  

不多时,一旁的天禄天神已经拿出了一枚玉符。  

李纯钧心神之力一扫,很快将玉符中的大致内容扫了一遍。  

无极宗…  

能和太虚剑宗这家霸主对抗的本土势力,实力倒不可谓不强。  

但天宫…  

“荡魔大帝!?”  

李纯钧愕然的看着南极帝君:“天宫驻守于玄黄大世界的,就荡魔大帝一位至圣!?”  

“是。”  

南极帝君道:“他们的驻守者万年一换,千年前驻守者是长生大帝,到期后换成了荡魔大帝,以确保天宫在玄黄大世界的利益,不过这位大帝不喜俗事,平日里以打磨修行为主,甚少露面,我们对其资料掌握的尚未详尽…”  

片刻,他像是意识到了李纯钧这个问题中的关键。  

停顿了一下,继续道:“让一位至圣坐镇…已经是很高的重视度了!毕竟,强如大本营的本土势力无极宗,驻守的至圣也不过九人!”  

李纯钧看了一眼这位南极帝君…  

感情,仙神族六大帝君的阵容,居然还不算弱?  

“我还以为,类似于天宫、无极宗、太虚剑宗这样的仙盟理事级宗门,怎么着也得有数百、上千至圣,否则,怎么配得上合道级势力的称呼?”  

“数百、上千至圣…”  

南极帝君嘴角一抽,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不过片刻,他倒是理解了李纯钧这种疑问的逻辑。  

“天君是觉得,唯有如此多的数量,才能诞生得了合道?”  

“不应当如此么?还是说,至圣到合道,比元神到炼虚更容易一分?”  

“有没有一种可能…”  

南极帝君斟酌着:“是因为寿命问题。”  

“寿命?”  

李纯钧听南极帝君这么一说,顿时醍醐灌顶。  

元神和炼虚,寿差四五十倍。  

但炼虚和合道…  

寿差何止千倍!?  

李纯钧重新将目光放到了天宫的资料上。  

至圣一位!  

法相七十三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