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交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虚空剑势!  

星震会大范围破坏宇宙星空,其引动的能量除了毁灭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虚空之力。  

而李纯钧本身不止毁灭剑意圆满,虚空剑意亦是早早迈入圆满范畴。  

眼下毁灭剑意突破,竟是带动了虚空剑意的晋升。  

两种剑意双双迈入到剑势领域。  

使得自身在“精神”“意志”显化层面,正式追上了炼虚。  

“剑势,相当于心灵之力承载法则之力的运用,在没有任何神通、道术傍身的情况下,剑势就是炼虚大能心灵之力和法则之力的显化。”  

李纯钧心有所悟:“我虽然兼修毁灭法则和虚空法则,可目前还是以虚空法则为主,虚空法则的进度更在毁灭法则之上,也因如此,毁灭剑意突破,才能带动虚空剑意晋升。”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已经具备了虚空道体和毁灭道体。  

对这两种法则的契合度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再加上剑势这种东西,偏向于心灵侧。  

而他的心灵境界已达第四重。  

以至于两种剑势的突破,都称的上水到渠成。  

哪怕没有这次星震,李纯钧能够好好沉淀一番,参悟一番,十年八年仍能将其悟出来。  

“这一下,剑势、道术、心灵之力,都追上炼虚了。”  

李纯钧心道。  

炼虚一境,他欠缺的只剩道器和法则领悟。  

但一些新晋炼虚手上同样没有道器。  

而法则领悟方面…  

第四重心灵境界带来的优势亦能有效弥补。  

因此,现在的他,已经真正具备和那些刚晋升不久炼虚交锋的资格了。  

李纯钧心中满意。  

同时亦是抓紧着时间,趁着星震之际尽快参悟虚空法则和毁灭法则的玄妙。  

相较于沧海界域那场平均能量强度达到11级的星震,这次仅9级能量强度的余震不止烈度低,持续时间也短了不少。  

李纯钧刚将虚空法则推升至811种,毁灭法则推升至595种时,星震带来的空间扭曲渐渐平息。  

更大范围的秩序之力抚平了混沌、毁灭对这片区域的损坏。  

可惜,李纯钧本身并未参悟秩序之力,倒是无法在这一过程中悟出些什么。  

充其量利用自己虚空道体、毁灭道体抓紧时间,再多领悟一两种法则玄妙。  

一天后,李纯钧重新回到了金乌号。  

他一到,金乌号上所有有些身份的元神真君全部上前拱手:“恭贺剑主,剑势有成。”  

李纯钧冲着几人点了点头:“星空余震已过,接下来,应该四年时间里,余震不会再度爆发,而且…即便爆发了,没有储蓄到足够的力量,烈度也会越来越低,可能降到8级,乃至7级也不例外。”  

说完,他扫了一眼场中十九人。  

尤其在其中十四人身上停留了片刻。  

这十四人,便是这段时间里修出过心灵之力的十四人。  

“我打算乘坐金乌号以最快的速度跨过不朽长城,再通过不朽长城的传送阵前往仙神族大本营——天庭,再通过天庭的星门,返回玄黄大世界,冲击宙光榜,用宙光榜第一奖励兑换来一件洞天至宝。”  

李纯钧阐述着自己的计划:“拿到洞天至宝后,我会全速返回葬魔之地,将蓝星小千界打包带走,而在这期间…”  

他的语气停顿了片刻:“我需要一些修成心灵之力的真君自愿留在蓝星小千界,守卫蓝星小千界的安危。”  

“我来吧。”  

余进毫不犹豫道:“我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炼化了三尊心魔的存在,心灵境界最高,留在蓝星小千界最适合不过!”  

“余统领还要将这边的消息带回冷玉要塞,并向玄弥将军道明情况,我留在这里就可以了。”  

夙方亦是马上开口。  

“李剑主这几个月里不断打击周边小千界,已经将周边小千界的心魔肃清的七七八八,恐怕现在,所有心魔、小千界对我们这边都充满了惧意,有多远跑多远了,因此,我留下来也能确保蓝星小千界安危不失。”  

其他元神真君们纷纷附和。  

这段时间的相处,所有人对李纯钧的大方都是有所感触。  

心魔这等宝贵的修行资源说给就给。  

还在旁护法,确保他们能将心魔顺利炼化。  

就连征战一些小千界缴获的修行物资,也是随手赐下。  

这种出手大方,为人和善,且还拥有惊人天赋,未来前途无量的剑主,谁不想追随?  

谁不想在他此刻“落难”之际好好表现?  

从李纯钧不惜多等一个多月抗住这波余震都要保住蓝星小千界来看,这座“故乡”在他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  

他们只需要将这方小千界看好了,李纯钧绝对不会忘记他们这份功劳。  

等他修成炼虚,乃至凝聚法相、乃至问鼎圣尊之位时,稍稍从指甲缝里漏出一点资源来,就足以让他们受用一生。  

弄不好…  

他们这些人未来都能有冲击炼虚,寿及十二万九千六百载的可能性!  

在延寿百倍、身份地位彻底实现阶级跨越的诱惑面前,足以让任何人担负上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李纯钧就选择了左城、元吉两位修成心灵之力的真君随行。  

这两人中,左城作为冷玉要塞守将玄弥将军的副官,眼界、见识,以及待人处事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