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神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生命等级:32(541/200000)  

李纯钧静静感受自身从内而外的全面变化。  

精气、神识。  

虚空道体、毁灭道体。  

心灵之力。  

随着他对自身的掌控力越来越强,所有增长,立竿见影。  

至于伤势、负面状态…  

包括心灵层面的污染,自然也随着生命等级的晋升一扫而空。  

“神识,突破两千里了。”  

李纯钧首先感应着神识流转。  

在没有神念的增幅下,他的神识感应范围已经达到二劫真君的地步。  

但凡在雷劫的碰撞下阴阳交汇,激发神念,怕是能轻松让神识强度突破到五千里以上。  

随着分出的神念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上万里,乃至两万里亦非难事。  

紧接着,他再感应了一番自身精气增长对体内剑气、本命飞剑带来的增益…  

他心中的判断有了倾斜。  

等他再仔细感应自身对虚空法则和毁灭法则的参悟速度增幅,这种倾斜,瞬间成为了决定性筹码。  

“虚空法则和毁灭法则玄妙的领悟速度显著增加…如果说先前的虚空道体和毁灭道体仅仅有了一丝雏形,那么现在,则是真正入门了。”  

这种感觉,就像灵根从下品,直接提升到了上品。  

两大法则展现的玄妙在他眼前都变得清晰起来。  

“除了神识法则外,心灵之力增长同样十分显著,就像天心永恒法第三层的进度直接提升了一半,接下来我即便不炼化任何心魔,修成第三层所需时间仍然缩短到了百年以内。”  

李纯钧稍稍衡量。  

想来炼化的心魔数量也能减少到一两百之数。  

“且以两百心魔数量计算,击杀两百心魔,不止心灵境界能提升到第三层,生命等级亦将提升至33级,这效率比积累底蕴等待天劫来参悟法则玄妙,快了何止一丁半点?”  

一念至此,李纯钧巩固起生命等级提升带来的变化。  

生命等级越高,每次提升后带来的变化越发显著。  

这次提升,除了血炼未能让赤霄剑彻底兼容破碎流金外,堪称完美。  

而破碎流金…  

“焱凰之力还能进行一次涅槃…再来一次的话,赤霄剑完全炼化破碎流金不难…”  

李纯钧心神在赤霄剑上集中片刻,终究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这次没能炼化,就等等。  

生命等级提升至33级时,总能升上去。  

目前在这片星空他们的主要对手是心魔,而对付心魔,赤霄剑是否再次晋升用处不大。  

“对付心魔,重点还得集中在心灵层面上。”  

李纯钧思绪流转。  

心灵层面,天心永恒法到了第四层,会衍生特性,焚心似火。  

点燃心灵之力,化作熊熊烈火,焚烧万物。  

到时候再要灭杀起完全体心魔来,完全可以靠着这把心火将一尊尊心魔焚烧殆尽,根本用不着花费时间去磨灭。  

甚至都不会留下心灵污染。  

不过现在…  

心灵之力第三层都没到,更别说第四层焚心似火,那就只有在心灵之力运用技巧上下功夫了。  

“心灵之力需依附于神识存在,就像神念相当于神识的催化剂一样,如果将神识比喻成一个浮动性基础数值,神念相当于按百分比强化神识作用,心灵之力则是让神识的浮动恒定…”  

李纯钧在天心永恒法中搜寻片刻,很快察觉到了很有用的两门秘法。  

心灵神种,心灵之火。  

其中,心灵神种实际上是一种上位者施恩下位者的方式。  

将一枚蕴含心灵之力的力量之种放置于修行者体内。  

修行者通过对施展心灵神种之人的信任,可以不断以神识、精神信念往其中充能,维持其正常运转。  

必要的时刻可以将这股力量引用,增幅自身实力。  

像李纯钧当初在两界山战场对抗的冬霜、寒冰两大圣灵使,体内就拥有类似的力量种子。  

第二门秘法则是心灵之火。  

和焚心似火类似。  

不过,两者间一个属于被动效果,另一个属于主动释放。  

“心灵神种正常情况下可用于增幅自身实力,但现在,却能协助下面的元婴、元神,很好的抵御心魔的侵蚀,甚至还能用于磨灭一些弱小的心魔。”  

毕竟现在的心魔大部分刚从休眠中苏醒,实力尚未完全恢复。  

李纯钧估计,以他现在的心灵之力和神识之力,应该可以种下一百来颗能抵御心魔短时间侵蚀的心灵神种。  

若要让分出去的心灵神种强大到能磨灭完全体心魔…  

九颗就是极限了。  

但分出九颗心灵神种势必影响到他实力发挥,安全范围内应该是不超过三颗。  

思忖间,李纯钧摇了摇头:“让重要人物能抗住心魔即可,绞杀心魔这个任务,我亲自负责。”  

当下,他仔细的研究了一番心灵神种的玄妙,紧接着也不敢浪费时间,迅速走出修炼室。  

修炼室外,赵玉盘正等候着。  

看到李纯钧出来,他第一时间迎了上去:“剑子。”  

“嗯?”  

李纯钧看了他一眼:“来了一段时间了?为何不叫我?”  

“心魔可被炼化为提升心灵之力的养料,却也同样容易留下心灵污染,所以,黄天真君等人让我们不要打扰你…”  

赵玉盘说着,又补充了一声:“虽然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