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功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238章功法「根据您的优异表现,我手上有三门心灵之法供您选择。」  

琉玉一挥手。  

蓝丶紫丶金三团流光在她手上浮现。  

「第一门,红尘炼心法,四层,优点是修行难度较低,只要肯下苦功,类似于你们这种天赋之人都可以练成,对大道法则的承载力适中。」  

这位器灵耐心介绍:「第二门,苦狱往生法,七层,修行难度中等,对天赋要求较高,对大道法则的承载力同样较高。」  

说着,她顿了顿:「通俗一点来讲,如果你能将这门功法练成二层,并将1024种空间玄妙参悟完毕,你成就炼虚的概率将高达10。」  

李纯钧听得微微一。  

「多少?」  

「一成。」  

琉玉道:「当然,若能到第三层,则可增长三成。」  

「那第四层呢?」  

李纯钧问道。  

「苦狱往生法七层,对应七重心灵之力,可实际上,心灵境界到第一重时,  

就能承载空间法则冲击炼虚了,第三重—」  

琉玉微微一笑:「只要你自身不是存在太大缺陷,以心灵承载法则,已是十拿九稳。」  

「七重—.」  

李纯钧问了一声:「若能修成七重心灵之力呢?」  

「修行需循序渐进。」  

琉玉道:「没有足够的经历,天赋再高的人也很难实现真正将心灵境界提升上去。」  

这位器灵显得很有耐心:「心灵的修行就是一场人生的实践,知行合一,有再多的知却没有足够的行也无法使心灵真正圆满。」  

李纯钧神色微微一正。  

这已经算是修行指点了。  

「何谓心灵圆满?」  

「九重之后,打破桔,便是心灵圆满,也称十重心灵不朽境。」  

琉玉给出了他问题的答案,也适时说出了自己介绍详细的原因:「若能在炼虚境前,将心灵之力修到第三重,并顺利承载大道法则,即可成为至尊记名弟子,若能到四重,可为至尊正式弟子。」  

李纯钧微微颌首。  

玄黄榜就是玄黄至尊所留。  

一是为了提携玄黄大世界天骄。  

二来—·  

也是为了招收传人。  

只可惜,玄黄榜立下至今何止千万年?  

但能真正成为玄黄至尊弟子者,一个都没有。  

充其量也就那种连玄黄至尊一面都未必有资格见得的记名弟子罢了。  

当下,他将目光转向了第三团金光。  

「这是天心永恒法。」  

琉玉轻声细语:「年龄三十以内登顶星辉榜第一者,才会出现这一选项,共九层,修行难度大,对天赋要求极高,对大道的承载力同样十分不错,并且,这一修心法有鲜明特点。」  

她看了一眼李纯钧:「前三层,心灵坚韧,中三层,焚心似火,后三层——」  

心灵永不退转。」  

永不退转!?  

李纯钧纵然不知道心灵修行难度如何,但也能明白「永不退转」这四个字的意义。  

到了炼神境界,虽然不至于像凡俗武者一样,一身功夫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可如果常年不修行丶不战斗,其反应敏锐性丶战斗意识,乃至自身实力,也会有显着下滑。  

而琉玉口中的天心永恒法,竟可让人的心灵境界永不退转?  

可见这门心灵之法何其贵重。  

这个时候,他又意识到了什麽:「九层?没有十层?」  

「心灵圆满,不可言述,再伟大的存在也无法助人踏入这重境界,甚至教的越多,障碍越多。」  

琉玉道:「这一步唯有修行者自己窥破。」  

「那麽,不用考虑了。」  

李纯钧直接将目光放在金色光团上:「就它了。」  

「我需重申一点,此法,修行难度,极高。」  

琉玉说着,补充道:「这番评判标准从来不是我留下的,是至尊!」  

她将目光转向红尘炼心法:「以难度较低的红尘炼心法为例,这门功法,本就奔着通俗易懂,人人能学去的,而历届修行这门功法之人,很多人寿终就寝,  

都未必能修炼至第二重。」  

她再看向李纯钧:「而能得红尘炼心法传授者,无一例外,都是星辉榜名列前茅之人。」  

「所以?」  

「无数年来,自天赋横溢选择这门炼心法者不下百人,半数以上却是至死都未曾练成哪怕第一层。」  

「那就证明还有小半数练成了。」  

「不!他们大多数转修其他炼心法了。」  

琉玉道:「练成这门炼心法之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那就够了。」  

李纯钧平静道:「此生不能登峰,那就腐朽大地,化作尘泥,灰飞烟灭吧。  

琉玉存活至今何止千万年?  

漫长的生命中,类似于李纯钧这种天才也见到过一些。  

所以,尽到自己劝导的义务后也没有再劝。  

「那麽———」  

琉玉将金色光团一推,撞向李纯钧。  

要时,李纯钧感觉到自己体内早就蠢蠢欲动的某种神秘之力迅速就被引动,  

且自己的感知正在飞速拔高。  

攀升!攀升!再攀升!  

恍惚中,他已经脱离了玄黄榜开辟的这处空间,正式回归了自己的肉体,但在回归肉体后心灵继续升华,变得浩荡丶磅礴,似乎要和周边的天地丶宇宙融为一体。  

只是,天地丶宇宙太过浩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