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心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阶段目标。”  

一座简略的遮掩阵法中,李纯钧祭炼着手中赤霄剑。  

在浓郁到极致的精气神熔炼下,虚空粒子正在以极快速度融入赤霄剑中。  

那种效率,纵是用上十份八份造化灵液都无法媲美。  

尤其是利用精血祭炼,赤霄剑和修行者本身的契合度高到极致,宛如手足延伸,控制起来,更加轻易。  

连带着御剑搏杀时对自身的负荷、消耗,比利用造化灵液等外物炼剑来也小得多。  

在用精气祭炼完飞剑后,李纯钧的目光扫了一眼那位被各种手段禁制住,发挥不出任何实力的圣灵。  

这尊圣灵听到了李纯钧和赵玉盘的对话。  

尽管李纯钧用精血祭剑这种方式让他有些惊愕,可在他的目光望过来时,却是冷笑不已。  

桀骜不驯。  

那表情…  

就差没有明说“我倒要看你究竟有什么手段能逼的我开口”这番话一样。  

挑衅意味十足。  

似乎真的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于是…  

“咻!”  

李纯钧抬手,一道剑气迸射着,贯穿了他的头颅。  

顿时,这位圣灵脸上表情凝固了。  

在被剑气贯穿头颅的那一刻,他似乎有些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说好的审问呢?  

可惜,没有人能给他答案。  

或许他撑的久一点,看到李纯钧身上的变化能联想到什么,只可惜…  

他不死,人皇旗上的“经验”就不会增加。  

他死了,自然就看不到接下来的画面了。  

“击杀24级生物,经验571!”  

生命等级:30(81/100000)  

熟悉的感觉再度涌上心头。  

伴随而来的还有浑身上下精气神的澎湃勃发。  

对任何修炼者来说,精气神都是一切的根基。  

炼气修士的法力也好,剑修的剑气也罢,本质上都是对精气神三者的利用。  

就连神识,都得先将精气修炼到极致,再用蕴养精神的方式养出神识。  

哪怕神秘的“心神”之力,也和精气神三者息息相关。  

在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前,精气神是智慧生命一切存在的基础。  

李纯钧生命等级提升,不增加剑气、不增加法力,但却让自己的精气神变得更为磅礴。  

就像一头大象。  

纵然行动再迟缓,性格再温顺,甚至可能被体积远不如它的老虎猎杀,但谁也无法否认其体型庞大,精气浑厚。  

在这种情况下,李纯钧不止觉得自己的玄凰剑气威能再度攀上一个全新台阶,神识强度更是暴涨一截。  

尤其是心神深处,那种萌芽欲出,含苞待放之感变得更加强烈。  

似乎只要一点引子,就能呼之欲出。  

“心灵之力。”  

李纯钧道了一声。  

在生命等级到29级时他就感应到过这种力量。  

甚至在后来的一系列战斗中,心灵之力对于感知周边、锁定目标还有神识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所以当时的他就想着,去大本营时要兑换一门修行心灵的功法。  

只可惜,最差的心灵之力修行法往往也要几万小功,这对当时的李纯钧来说负担太大,不得不遗憾放弃。  

现在…  

这种感觉变得更加强烈。  

“心灵,是返虚境的前置条件之一,就像神识是炼神境的前置条件一样,当年我在生命等级18时感应到了‘神识’的萌芽,更能粗糙的利用精神产生类比‘神识’的效果,后来在19级得到神识法门,一口气练出了神识之力。”  

以此推算,他现在,30级,如果真有心灵之力修行法门,练出心灵之力的概率绝非空话。  

甚至就算没有心灵之力修行法门,到31级时,自然就能掌握心灵之力的玄妙。  

“神识,我倒还能理解,但心灵之力…比神识更为玄妙,类似于一种冥冥中的感知。”  

李纯钧想到他在和其他敌人交手的状况。  

在一些生死一瞬之际,他的理性尚在衡量是否能先对手一步将其灭杀,心灵之力却已给了他准确答案,让他坚定不移的将这一剑刺下去。  

那种感觉告诉着他,这一剑刺下去,他必然能成为最终的胜者。  

这就是心灵之力的玄奇。  

“我拿出一枚硬币,而在我未曾将硬币丢出去时,就已经能判断出硬币是正是反…这是一种预知之力,也是知前之能,这种能力,如果我现在就掌握了,我的战力,绝对能再攀升一个新的台阶。”  

李纯钧心中思忖。  

而且,他所说的台阶,是在他现有基础上,再攀升一个台阶。  

真到了那一步,他以金丹之身,登上玄黄日耀榜亦非奢望。  

不过片刻,李纯钧还是摇了摇头。  

没必要做的那么极端。  

金丹境登临日耀榜有意义吗?  

但最终的收益,可能还不及所面临的风险大。  

所以,玄黄日耀榜,等他修成元婴了再去冲击不迟。  

“先看看我的神识现在达到了什么程度。”  

收敛思绪,李纯钧很快将自己的神识展开。  

在他生命等级提升至29级时,神识从二百四十六里增幅到了三百六十五里,增幅达一百一十九里。  

眼下提升至30级…  

神识轻而易举跨过了四百里的界限,并以极快的速度继续延伸。  

四百二十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