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元丹。  

其中的「元」既有囊括精气神概念的「元气」之意,又通「浑圆丶圆满」的「圆」意。  

在元丹境成的这一刻,李纯钧整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一种圆满状态。  

透过对自身的绝对掌控,他能精准控制身躯的每一个部位。  

甚至,他能精确的感知到侵入体内的每一丝异力,影响器官的每一道伤口,  

乃至导致病变的每一个细胞。  

通俗点说,当他感冒丶中毒时,他能精确的感觉到「病毒」在哪里活动,然后透过对周边血液的流动丶细胞的裂变,迅速的阻隔「病毒」在体内的感染和传播,再引导体内的巨噬细胞进行针对丶围剿丶剪除,直至彻底消灭。  

对外抗性如此,而对内力量的运用·—·  

同样如此。  

当他想要爆发力量时,他将能引动肌细胞丶结缔组织丶毛细血管丶神经纤维等所有结构,使其能量传递丶释放,再重重叠加,最终打出远超常人想像的一拳。  

同样,原本炼化大日精华丶天地元气沉淀在肉身每一个细胞中的能量,亦能在一念之间,全面释放,形成比炼气阶段时强出几倍丶十几倍丶乃至十几倍的毁灭性一击。  

再通过特殊的术法丶杀招丶秘术扩大,最终造成的破坏力,将几十倍丶上百倍于炼气境修士。  

炼气九重的剑修,以最强杀招全面爆发,剑气不过撕裂数百米!  

但到了元丹境,剑气纵横,甚至能斩断数千米的山峦!  

当初真丹境的秦舟就曾以一手凰炼日,直接将大商青鸾山一座纵横十几里的山峰斩裂。  

剑光煌煌,如若天谴!  

现在的李纯钧···.  

同样可以。  

当然,得等他将自身强行普升元丹境遗留下来的伤势调理好才行。  

「元丹!」  

李纯钧一伸手。  

无数暗金色流光凝聚,不多时,化气为液,最终凝固成剑。  

赤霄剑。  

本命飞剑丶玄凰剑气丶神识,全面增强。  

且是呈倍数增强。  

最立竿见影的就是神识。  

当将心神之力全部凝聚化作神识激发出去—  

「十里丶十二里丶十六里丶二十二里——」  

李纯钧激发神识。  

眨眼间,神识便一去二十二里。  

而且,二十二里仍不是他的极限。  

只因心神调动太多,有些控制不住自身伤势,不得不将神识收敛回来。  

他估计—  

他的神识极限,应该有二十六到二十八里。  

这个数值再往上一点三十里,就是金丹境标准。  

收回神识。  

李纯钧静静感应本命飞剑在精气神的供应下自体内凝聚成型过程对身躯造成的影响。  

「晋升元丹有些勉强,还得修养一番,不能剧烈爆发,否则,伤势必将恶化不战斗的情况下,需要修养半年到一年。  

这倒符合很多炼气境修士晋升元丹境时闭关巩固所需时间。  

但·—·  

「太久了。」  

李纯钧道了一声:「全力爆发———只是可能会死而已,又不是发挥不出元丹境的力量。」  

他看着手中聚散随心的本命飞剑。  

他很清楚,如果他不遗馀力引动浑身上下的精气灌注于赤霄剑中,能让这柄本命飞剑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威能。  

若再辅以临近大成的剑意.··  

除了极少数专门为战斗搏杀而生的真传金丹外,可横扫所有元丹修土!  

如江遇雪丶张维迁丶周跃尘这样的金丹也不例外。  

等修为再进一步,达到真丹境,又或者剑意大成——」  

真传金丹都难堪敌手。  

他将真正做到元丹无敌!  

再进一步.··  

就是焱凰剑子战力!  

剑压当世,横扫元丹!  

哪怕八宗真传金丹联手,都挡不住他的锋芒!  

媲美元婴!  

接下来十天,李纯钧好好适应了一番迈入元丹境带来的种种变化。  

这麽一点时间,显然不足以挖掘出炼气境到元丹境的所有变化,更别说他身上有伤,根本体会不到圆满状态所具备的杀伤力。  

于是.···—  

李纯钧走出院落,破空而起,直往太虚剑宗外飞去。  

元丹一成,原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完全可以放手施为。  

他一破空飞出,居住于他周边,负责他安危的江遇雪丶秦舟丶张维迁丶周跃尘几人同时心有所感。  

「是李剑子?」  

「李剑子怎麽突然御剑出去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对付赤阳剑宗时,无极宗突然冒了出来,搅风搅雨,又有觉得唇亡齿寒的周天宗丶飘渺宗,不断以老好人自居,打着劝和名义阻止我们对赤阳剑宗动手,局势不明,剑子还是不要随意出门的好。」  

几人心中担忧,连忙纵剑而起,追上李纯钧的身形。  

这一追,江遇雪丶秦舟等人赫然发现———  

李纯钧的御剑速度居然极快!  

快到根本不像一位炼气境修土!?  

虚丹。  

之所以有个「虚」字,就是因为他们虽然打破了自身极限,但却尚未百分百掌握自身力量,还残留着一些炼气特徵,不具备真丹那般一目了然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兼之双方隔了一点距离,几人一时间居然没看出他已练就元丹。  

直到周跃尘稍稍加速,追至李纯钧身后时,才猛然意识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