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开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01章开战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李纯钧并不是不信任秦舟。  

他只是觉得,不能按别人的安排走。  

在赤阳剑宗境内遭到袭击,秦舟能第一时间想到去最近的雁荡山避难,  

赤阳剑宗高层怎麽会想不到?  

如果他们想到,会不会在前往雁荡山的路上设伏?  

又或者,乾脆就在雁荡山外以逸待劳。  

毕竟,哪怕雁荡山都属于赤阳剑宗地盘,只是被太虚剑宗「买」了下来。  

赤阳剑宗有的是办法瞒过太虚剑宗耳目,在雁荡山外布置陷阱等待他们自投罗网。  

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个猜测告知秦舟。  

一方面这只是猜测,并无证据。  

另一方面·——·  

秦舟不知道,遮掩或许效果更好。  

所以,他使用小挪移符时,挪的,并不是雁荡山方向。  

而是赤阳剑宗大商王朝方向。  

根据秦舟的说法,他已经向太虚剑宗宗主求援,如果他这个未来的焱凰剑子真的有那麽重要,太虚剑宗很快就会有所动作。  

只要耐心躲上几小时,最多一天,等局势明朗,就能高枕无忧。  

所以,他只需要维持高速移动状态,不让人发现即可。  

强如元丹,也不可能时刻掌握方圆几千里所有风吹草动。  

尤其是在市面上九成九监控已经拆了的情况下,  

靠着能收敛自身气息的虚无玉,他反其道而行,不故意朝被重点搜索的区域钻,藏上几个小时并不是不能做到。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李纯钧这一手,打了所有人一个出其不意。  

秦舟和白阳丶天鉴丶燕无涯等人纠缠小半个钟头,横跨千里,精修瞳术的天鉴长老终于在双方交锋时炸散的能量波动中窥破秦舟的护身罡气。  

「不对!不在了!那个凰剑修不在了!」  

天鉴长老一声低喝。  

此话一出,另几位长老心中一惊,  

见多识广的一位长老马上道:「小挪移符!」  

炼虚大能炼制的符篆。  

唯有为宗门立下大功者方可赐予。  

但秦舟出身乃是传承六峰中直指焱凰仙尊的焱凰峰,又是为搜寻凰剑修而来,带上一张小挪移符亦非奇事。  

不过,虽然猜出李纯钧用小挪移符跑了,可几位长老神色很快恢复,当作什麽事都没发生过一般,继续追杀秦舟。  

这一追杀,就是一个多小时。  

雁荡山都已经近在哭尺了。  

可天鉴长老那边仍然没有传来任何消息。  

「什麽情况!?」  

白阳忍不住追问。  

「我问了。」  

天鉴长老脸色有些难看:「他们没等到。」  

「什麽意思,李纯钧没回雁荡山?」  

燕无涯忍不住询问。  

「有两个可能!」  

天鉴长老沉声道:「其一,太虚剑宗接洽这位焱凰剑修的元丹修士不止一个,又或者恰好有太虚剑宗的元丹修士在赤阳剑宗境内游历,那元丹修土和秦舟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已经偷偷将燚凰剑修接回太虚剑宗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二,焱凰剑修身上有敛息宝物,偷偷绕过了那些废物躲进了雁荡山中。」  

听得天鉴长老所言,几位长老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真让李纯钧跑了!?  

不久前他们几乎相当于将这位凰剑修彻底得罪死了,一旦让他跑到太虚剑宗,接受太虚剑宗剑子级培养—·—  

「一定要逼他现身!」  

天鉴长老眼神狠辣。  

他转向白阳:「你先前说的那些凡人之事是真的?」  

「倒是不假,但我估计除了更加加深他对我们赤阳剑宗的恨意外不会有其他效果。」  

白阳沉声道。  

这一点天鉴长老丶燕无涯长老等人倒没有怀疑。  

他们看过李纯钧此子的简略资料。  

尽管他究竟是如何成为先天武师的那段信息还没弄明白,可从他的狠辣坚决可以看出,这种人,绝不是会受人威胁之人。  

即便他们将整个光州市屠光,充其量也只能让他未来对他们的报复手段更加狠辣。  

无论如何,总得试试,否则,不出一甲子,此叛徒必将成为等以及我们赤阳剑宗心腹大患!」  

天鉴长老道。  

白阳点了点头:「我弟子已带人过去——  

他话没说完,似乎接到什麽消息一般,微微一。  

紧接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惊惧:「宗主传讯!太虚剑宗宗主焕亲率众修大举侵入我赤阳剑宗境内!所有非坐镇长老速往东境龙泉山要塞商议对策!」  

「太虚剑宗!?人他们不是已经接过去了吗!?还敢侵入我赤阳剑宗境内!?简直欺人太甚!还有没有将我们赤阳剑宗半点放在眼里!?」  

燕无涯怒声道。  

「借题发挥丶得寸进尺,这种事他们还做得少了?雁荡山这枚钉子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明是我们赤阳剑宗境内的矿藏竟被他们强行占据!何其霸道!?」  

天鉴长老冷声道:「但这一次,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忍了!我赤阳剑宗土生土长的人才,是生是死,那也该由我们处置!哪怕烂在锅里,又关他们太虚剑宗什麽事?可他们偏偏闯入我们赤阳剑宗,将人抢走不说,更敢兴兵犯境!这已触及我赤阳剑宗在蓝星的利益底线!若我们不能雷霆反击,乾脆退出这方小界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