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零章 万历驾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成梁理所当然的说道:“这种事情谁敢耽误?”  

王锡爵点了点头,没有搭理李成梁。  

他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总觉得这一次辽东的军改不会这么顺利。  

第二天,太阳还没有升起,沈阳城外已经聚起了不少的人,全都是前来迎接皇帝的。  

幸亏现在天不是很冷,否则还真挺难熬的。  

站在人群的前面,王锡爵的面容很严肃。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远处扬起了一阵尘土,地平线的尽头出现了一支队伍。  

随着千余名穿着黑色甲胄、骑着高头大马的明军骑兵快速靠近,阵阵马蹄声如奔雷般传来。  

车队也缓缓地向这边行驶了过来。旗帜高高地扬着,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朱翊钧坐在马车上,面无表情地眺望着面前的沈阳城。  

这里是大明的城池,现在是,以后也是。  

当皇帝的车队驶近之后,所有人连忙跪在地上行礼。  

朱翊钧坐在马车,都没和这帮人打招呼,直接就让马车进了沈阳城。  

等到皇帝的马车进了沈阳城之后,王锡爵和李成梁才从地上爬起来。  

两人面露苦笑的对视了一眼。  

王锡爵说道:“行了,走吧,快进城吧。”说完,就转身向城里走了进去。  

走了两步之后,王锡爵又转身说道:“等一下咱们可要互相帮衬着一把。”  

李成梁苦笑着说道:“大人,你放心吧。”  

“你说这是什么情况?”王锡爵点了点头,又凑到李成梁的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看起来陛下似乎不太高兴。”  

“这谁知道?”李成梁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圣心实在是难以揣测。在这件事上,你应该比我擅长啊,人家都说大人你是陛下的心腹。”  

“这话你也信?”  

正在这个时候,前面突然有一个身影拦住了王锡爵两人。  

两人一愣,同时看去,发现来的居然是一位公公。  

王锡爵连忙走了上去,对着来人拱了拱手之后,笑着说道:“陈公公。”  

一边的李成梁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你还说你不是皇帝的心腹?  

你看看,这是谁来接你了?传说中陛下最信任的那个太监——陈矩。  

我怎么没有这样的待遇?你看他都不看我!  

陈矩打量了一番王锡爵,笑着说道:“几年没见,王大人风采更胜往昔,不愧为朝廷重臣,国家的栋梁楷模!”  

“陈公公,”王锡爵苦笑着说道:“您就不要说这些了。”  

“王大人这是怎么了?”陈矩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陈公公何必装糊涂?”王锡爵无奈的说道:“陛下让公公过来,难道不是叫我们过去了吗?辽东的事让陛下操心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心里实在是惭愧的很。”  

“这些年,辽东在王大人的治理之下日渐繁华,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陈矩笑呵呵的说道:“王大人就不必妄自菲薄了。陛下平日里对王大人也是赞赏有加,这次让咱家传话给王大人,陛下身子不适,就不下车了,让王大人和李将军到行宫觐见。”  

“陛下没什么事吧?”王锡爵连忙说道:“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请陈公公一定相告。辽东这个地方别的不多,但好药材还是有一些的。我马上吩咐让人去准备,需要什么,陈公公但说无妨。”  

“这就不必了,”陈矩笑着说道:“离开京城的时候,皇后娘娘已经给陛下准备好了。王大人还是好好准备一下晚上的觐见吧。”  

“多谢陈公公。”王锡爵连忙拱手。  

陈矩点了点头,对着旁边的李成梁笑了笑,说道:“告辞。”  

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李成梁这个时候凑到了王锡爵的身边,直接问道:“杨大人,你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晚上准备找我们的麻烦?”  

“别瞎说,”王锡爵没好气的说道:“肯定不是。”  

李成梁看了一眼王锡爵,觉得王大人怪怪的,这个时候居然还来这个?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算赞同了王锡爵的话。  

“希望吧。”李成梁感叹道。  

入住行宫之后,朱翊钧安排人收拾东西,自己百无聊赖地在行宫里乱逛,一边想着晚上该怎么和王锡爵两人商谈。  

在城门口没有见他们两个,朱翊钧就是故意的。  

辽东的事比较多,自己需要敲打一下他们两人。这一段时间辽东搞出来的事比较多,要让他们知道谨慎。  

转眼之间,就到了黄昏时分。  

王锡爵和李成梁两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王锡爵甚至凑到陈距的身边压低了声音问道:“陈公公,陛下在这里住得可好?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请陈公公一定告诉我。”  

王锡爵想了想又说道:“如果陛下有什么不满意的,也请陈公公一定告诉我。”  

陈矩看了一眼王锡爵,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却没有戳穿他的意思。  

跟官员打交道的时候多了,陈矩很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比如眼前的王锡爵,其实就是想打探皇帝的心情如何。  

只不过这种规矩是没有的,打探皇帝的心情这可是非常非常坏规矩的事,甚至都能和谋逆牵扯到一起。刺探宫中的秘密,你想干什么?  

于是王锡爵换了一种说法,毕竟这里是他准备的,所以他关心一下皇帝是不是满意啊、还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