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七章 鸿门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这就是名声带来的好处了。  

徐渭的名字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知道,毕竟这人和胡宗宪的事实在是让很多人感动。尤其是作为文人,他们都希望自己有这样一个朋友。  

王用汲连忙说道:“他怎么到这里来了?”  

那人直接说道:“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徐先生想见大人。”  

闻言,王用汲的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如果是奉了皇帝的圣旨的话,那这些事就不简单了,徐渭到这里来肯定是有特殊的事。而且他现在要见自己,那就说明这件事牵扯到自己了。  

王用汲点了点头说道:“前面带路。”  

很快,他就跟着这人来到了一辆马车的前面。  

“大人请上车一叙。”  

闻言,王用汲也不客气,直接上了马车。  

走进车厢,王用汲看到里面有一个人。  

上下打量了一番,王用汲直接问道:“徐文长?”  

他没有见过徐渭,这个人略微有些苍老,但是看模样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只不过他也不确定这个人是不是徐渭。  

徐渭点头笑着说道:“是我,王大人快请坐。”  

王用汲也没有客气,直接就坐了下来,问道:“你把我找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吗?”  

“是有件事应该和大人说。”徐渭轻轻地点头说道:“钦差大人让我告诉大人,他是在装病,希望大人不要介意。”  

“已经猜到了。”王用汲点头说道。  

“不愧是王大人!”徐渭赞赏道:“在我出京城之前,陛下曾经和我说过大人。”  

“陛下对大人盛赞不已,说大人是朝中难得的德才兼备的臣子。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既然大人能理解,自然就是最好不过了,这件事也就不用我再继续多说什么。总之,为国为民,失礼之处还请大人不要在意。”  

王用汲倒是没有关注徐渭这些话。  

他没想到陛下会这样评价自己,心里面顿时就觉得安慰了不少,自己在西北的苦没有白吃。  

“说正事吧。”王用汲懒得和对方绕圈子。  

徐渭点了点头说道:“朝廷已经做了决定,这一次要册封三娘子的儿子卜他失礼、要打击辛爱黄台吉。最好是他们能打起来。”  

闻言,王用汲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想到朝廷会有计划,甚至会册封三娘子的儿子,甚至想到了如果有人不听话的话很可能会打仗。但是他没有想到皇帝会主动想要打仗。  

王用汲想了想问道:“有把握吗?”  

“这要问马芳了。”徐渭笑着说道:“同时也要等辽东那边的结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辽东那边应该已经打起来了。”  

“如果辽东大胜,这边压力也会小很多。毕竟东察哈尔也参战了,那可是辛爱黄台吉的重要支撑。如果没有了这支人马,我不知道辛爱黄台吉还有没有胆子和三娘子对着干。”  

“辽东已经开打了吗?”王用汲有些迟疑的问道。  

“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徐渭点了点头说道:“在我离开辽东的时候,双方已经开始对阵了。戚继光和李成梁都不是那种拖延的人,想必现在已经有了结果。”  

王用汲面色凝重的轻轻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明白辽东这一战可不光光是辽东的问题,这是大明自先帝登基以来少有的大战,甚至几十年都没有的一场主动出击的大战。  

如果这场大战能打赢的话,对朝廷的好处不言而喻,甚至对当今陛下的威望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让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帝所掌握的的实力。这样无论是对草原,还是对国内,都是一种震慑。  

尤其是草原上的这些人,畏威而不怀德,一定要把他们打服了才行。  

如果辽东那边传来了捷报,对西北的局势肯定会有影响。只不过要大胜才行,普普通通的一场小胜或者打退了蒙古人是不可以的。  

王用汲没有去询问徐渭关于辽东的事,既然现在差不多已经开打了,那就等消息就可以了,其他的事再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王用汲说道:“先生能不能和我说一说朝廷关于西北的安排?”  

“当然可以。”徐渭笑着说道:“其实操作很简单,他们双方的使者不是到了吗?我们马上会让人把消息传出去,让三娘子带着卜他失礼到这里来,让辛爱黄台吉也来。”  

王用汲顿时神情古怪地看向徐渭,显然这个办法应该是眼前这个人想出来的。  

大明现在表露出来的态度非常非常不利于辛爱黄台吉,这一路上都在做这种戏,刚刚的情况就是如此。  

这会让辛爱黄台吉以为朝廷不想帮他,这个时候你让他到城里来,你觉得他有胆子来吗?  

他不怕朝廷和三娘子联手弄死他?  

即便是不一定,可是有这个风险,他都不一定敢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想把他找来城里,基本就不可能。  

除非是那种有大魄力的人,显然辛爱黄台吉不是。他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而且做人还不如他的父亲。  

在王用汲看来,这个时候你让辛爱黄台吉干这种事,他是绝对不敢来的。  

朝廷对他有那么大的恶意,他能来吗?  

实际上,辛爱黄台吉真的来城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朝廷真的不可能杀了他。即便是三娘子都不可能杀了他,在那个时候杀了他的话,就会出大问题。  

三娘子是绝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