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对大明皇家的嘲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重视,所以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工部那边他是亲自去的。  

要知道,修建一个忠义祠对于工部来说就是个小事。可是这样的小事,皇帝却亲自吩咐交代了,显然是对工部那帮人不相信,害怕他们在这件事上让徐渭生气,或者搞砸了让徐渭吃亏。  

这也能看出皇帝对徐渭有多看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矩当然不敢怠慢。  

宫里面这样的人不少,从当初的海瑞身上就可见一斑。  

朱翊钧点了点头。  

陈矩办这种事,自己还是放心的。  

工部那边自己交代了,让他们好好地配合徐渭,选一个好的地址,然后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了。  

这个时间要耗很长,毕竟要准备很多的物料和调集人手。  

朝廷在打仗,短时间内可能完不成,所以你先去草原走一趟吧,等你回来,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刚刚没有和徐渭说,是因为如果自己刚刚那么说了,就有一种交换的感觉。好像自己在用徐渭去草原来交换给胡宗宪修忠义祠。  

这种行为绝对不能有,哪怕稍稍有这个意向都不行。所以朱翊钧刻意安排了工部的人去办这件事,他们会把备料的时间稍稍拖一下。  

现在修不了,徐渭总不能在京城呆着吧?  

你来到京城,除了修建忠义祠之外,你还有去草原的事。这边既然暂时办不了,那你就先去草原吧。  

合情合理,非常完美。  

事情是朱翊钧安排的,执行的也很到位。两天之后,徐渭就和工部那边商量完了,地方也定了下来,就在京城的西边。  

事实上,除了西边,也没有地方给徐渭了。  

西边风景好、山水也好,那里修建忠义祠也够大。地址定在了西边,完全不出乎朱翊钧的预料。  

工部那边不敢怠慢,非常配合,整个过程都很顺利。  

该怎么修,其实工部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矩。什么样的级别修多大、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全都有现成的规矩。  

徐渭对这种事也没有办法说什么,因为这个叫规制。如果你采用了超标准的,那叫逾制,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罪名。  

不是说你生前做的事叫逾制、死后就不叫了,修坟逾制的也不少,被发现了说不定人家把你坟都给你刨了。  

工部去准备材料,徐渭也就跟着王家屏开始忙草原上的事。两人又一次去驿馆见了厄鲁特。  

朱翊钧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反正厄鲁特准备回草原去了。  

朝廷这边也准备好了钦差卫队、圣旨等等,选定了一个差不多的日子,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  

他们走的那一天,朱翊钧没有去,只是在皇宫里目送他们离开。  

与此同时,俞大猷和刘显两人也终于带着人马来到了宣府。  

一路上行军速度倒是不快,两人除了行军之外,还练习了很多战阵,一边走一边练兵,实现了很多的想法。  

当他们赶到宣府的时候,这里已经弥漫着大战的气氛了。  

宣大总督吴兑也赶到了宣府。要知道,他的驻地可不在这里,这属于亲临前线了。  

这是刘显和俞大猷都没有想到的。  

在听说两位老将军来了之后,吴兑非常高兴,亲自带着人马出城迎接。这也让俞大猷两人没有想到。  

见到俞大猷两人之后,吴兑一脸兴奋的走了上来。  

没等俞大猷等人行礼,吴兑就先开口了。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动作十分标准,而后笑得热情洋溢的说道:“两位将军来得实在是太及时了!本官代宣府上下多谢两位将军援手之恩!”  

吴兑这态度摆得可以说是很低了,让俞大猷两人有些受宠若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