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虎狼之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六娘躺在床上,整张脸通红,不用伸手摸就知道她的额头有多么滚烫。  

转头看了一眼陈矩,朱翊钧说道:“把御医找来。”  

“是,陛下。”陈矩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向外走了出去。  

朱翊钧凑到韩六娘的身边轻声问道:“韩六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回陛下,奴婢感觉很好。”韩六娘轻笑着说道:“奴婢感觉身体好温暖,这是奴婢自出生以来都没有过的感受,全身上下也仿佛充满了力气,很舒服。”  

朱翊钧轻轻地点了点头。  

系统给的东西自然没有任何问题,这颗培元丹的丹方系统就要了500声望,那叫一个狠。  

不过效果也是真的不错,的确有固本培元之效。虽然没有修仙小说中那么管用,但的确有固本培元的超凡之效,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朱翊钧看来,这培元丹虽然没有修仙小说中的效果,但已经有武侠小说中的效果了。  

御医很快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皇宫里面,每天都会有当值的御医,他们的值班房距离皇宫的正殿不远。  

御医来了之后,躬身行礼道:“臣李长生,参见陛下。”  

朱翊钧转头看了一眼,发现这个御医有点脸熟,随后就想起来这家伙是谁了。  

这不就是上次装病的时候,给自己看病的那个御医吗?  

没想到今天还是他当值,这还真是有些巧了。  

朱翊钧看着李长生笑道:“原来是你啊!”  

李长生连忙说道:“回陛下,正是微臣。”  

“快给六娘看看,看看她是什么情况,”朱翊钧看了一眼李长生,点了点头,“看看她身体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是,陛下。”李长生点头说道,连忙来到韩六娘床边,伸手搭在了韩六娘的手腕上。  

在这里看到韩六娘,李长生的心里很吃惊。  

韩六娘的干爹韩公公这些年没少在宫里面给她求医问药,李长生也曾经给她看过无数次病。  

李长生知道韩六娘气虚体弱,是刚出生的时候落下的病,也用过一些补气补血的药,只不过都没有什么效果。  

随着韩六娘年纪越大,有了葵水以后,这情况就越来越严重了。如果这么下去的话,她恐怕活不长。  

没有想到她居然到了陛下这里,难道是因为长得漂亮?  

想到这个,李长生有些迟疑。  

如果韩六娘身体没问题,那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以现在韩六娘的身体,根本没办法伺候陛下,恐怕真的留在陛下身边,没多久就会死了。  

如果怀上龙种,估计死得更快;别说等到龙中出生了,一尸两命的可能性太大了。  

一边胡思乱想,李长生一边给韩六娘把脉。  

随后他眼神猛地一变,抬起头说道:“脉搏雄劲有力!这怎么可能呢?”  

陈矩看了一眼朱翊钧,又看了一眼李长生,在旁边说道:“李太医,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是。”李长生连忙答应了一声。  

这话看似是说给陈矩听的,其实是说给皇帝听的。他连忙说道:“臣以前也给韩六娘把过脉,那个时候韩六娘脉搏虚弱、气虚体弱。”  

“可韩六娘此时的脉搏却雄浑有力,这根本不可能啊!以她的身体,怎么会有这么有力的脉搏呢?难道吃了什么虎狼之药?”  

“臣没摸出来,韩六娘的脉搏并没有跳得特别快,不是吃虎狼之药的症状。真是奇哉!怪哉!”  

朱翊钧看了一眼李长生,这个时候哪有时间让他在这里研究这些?  

朱翊钧说道:“韩六娘的身子没什么问题吧?”  

“回陛下,再好不过了。”李长生说道。  

“那她脸为什么这么红?”朱翊钧问道。  

“臣斗胆请问陛下,韩六娘可是吃了什么药?”李长生抬起头迟疑的问道。  

“为什么这么问?”朱翊钧笑着反问道。  

“韩六娘的身体状况,臣知道的很清楚。现在她的情况在好转,这l肯定是服了某种药。只不过臣医术浅薄,实在想不到世上有什么药有如此奇效。”  

“如果按照当下的情况,再过一两日,韩六娘恐怕就可以如寻常人一般了。这些年臣也琢磨了不少方子、研究了不少医书,可终究是没有什么进展。臣孤陋寡闻,实在是不知道这世上有谁能治好她。”  

“这个你就不用问了。”朱翊钧看着他沉声道。  

“是,陛下。”李长生虽然心里很狐疑,可还是答应了下来。  

陛下不想说,那就谁问都没有用。  

“她既然没事,你就先下去吧。”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  

“是,陛下。”李长生答应了一声,恭敬地退了出去。  

“陛下,太后娘娘来了。”陈矩来到朱翊钧的身边小声说道。  

“是吗?那去见见母后。”朱翊钧笑道。  

自己果然没有猜错,母后还是来了。  

等到朱翊钧来到前殿的时候,李太后正沉着脸坐在那里。  

她见到朱翊钧,就有些绷不住,站起身子快步走到朱翊钧身边,拉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松了一口气。  

“母后这是怎么了?”朱翊钧看着李太后缓缓的问道。  

“听说你传了御医,可是哪里不舒服?”李太后紧张兮兮的问道:“太医给你看过了吗?不行就多召见一些太医。”  

“回母后,召见太医并不是给儿臣看病。”朱翊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