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天赋终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237章天赋终现之前每结束一场比试,看台之上,都会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但这场比试结束之后,场间却安静了好一会儿。  

许久,才有稀稀落落的掌声传来。  

不是众人对两位宗师有什么意见,实在是这场比试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宗师和宗师,也是有差距的。  

像蜀山掌门这般,三十年前,就已经名震武林,晋入宗师之境。  

三十年过去,如今的他,无论是修为,还是剑道造诣,宗师之中,都鲜有人能比。  

苏长老纵然天赋出众,但也不过三十多岁,晋入宗师只有区区六七年,无论怎么说,都不可能是蜀山掌门的对手。  

可事实是,除了比试刚刚开始时,她陷入了一些小小的劣势,之后很快就将劣势扳回,以绝对碾压的态势,将蜀山掌门横扫出局。  

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苏青的实力,显然还没有这么厉害。  

那就只可能是蜀山掌门放水了,但他为什么要相让呢?  

无数人百思不解。  

几位蜀山的宗师,却是看出了问题所在。  

论真实实力,苏长老当然是远不如掌门的。  

但大会切磋,又不是生死相斗,所有人都会收着一点,点到为止。  

但即便如此,真正的实力差距,也无法抹平。  

三清宗的苏长老之所以会赢,是因为她预判了掌门预判了她的预判,这之间,还要再多加几个预判。  

先是以上清剑法,诱使掌门用出上清剑法的破解剑招,但她早已想出了那剑招克制之法,等到师兄想到剑招应对,她又变为克制的剑招…  

在比试之前,这场比试的过程就已经注定了。  

苏长老虽然实力弱一些,但也是宗师,又不是生死相斗,掌门师兄的每一步反应,都在她的预料和算计之中,师兄怎么可能不输?  

场上,苏青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这个结果,反应过来之后,才对蜀山掌门仓促的行礼:“前辈,得罪了。”  

输在晚辈手上,蜀山掌门也不气恼,微微一笑,回礼道:“真正的集百家之所长,不拘泥与一道,随势而变,老夫心服口服。”  

这世上没有绝对厉害的剑法,无非是见招拆招而已。  

倘若他没有取巧,就不会落入对手的算计,如今输了,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他服的是苏青背后的人,能在比试之前,便设计好了比试的流程,将这么多门派的剑法融合到一起,此人的剑道造诣,已经登峰造极。  

两人各自回到宗门所在的看台位置,周围各派之人的目光,也时不时的望向他们,甚至连已经开始的下一场比试,都不怎么关注了。  

蜀山派,一人看着蜀山掌门,开口道:“师兄…”  

蜀山掌门抬起头,笑道:“不必多言,比试有比试的规则,输了就是输了,不必找什么借口。”  

三清宗所在的位置,众人看向苏青的目光,也满是诧异。  

他们三清宗,虽然是大夏武林最强大的宗门,但蜀山掌门,放在三清宗所有宗师里面,实力也是首屈一指。  

苏师妹未来不可限量,可她毕竟年轻,实力还排不到门派长老的上游。  

苏青的手,缩在袖中,拿着李诺刚才给她那张纸。  

她也是上场之后才意识到,这纸上的招式,是用来克制蜀山掌门的。  

他不仅仅知道自己用出上清剑法之后,蜀山掌门会怎么出招,还能据此推演出克制的招式,使得整场比试,每一步都按照他设想的进行——莫非他会未卜先知不成?  

李诺当然不会未卜先知,这是阴阳家才有的本事。  

只是他太了解蜀山掌门了,知道他会怎么做,再针对性的做出克制就行了。  

这一会儿的功夫,场上的比试,已经结束了。  

三清宗的陈姓老者,望着手中断成两截的剑,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居然输给了一个不修边幅,籍籍无名的家伙。  

而且对方从始至终,都只用双拳,没有用任何兵器。  

老黄对这位三清宗的宗师抱了抱拳,说道:“承让了。”  

陈姓宗师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眼看着已经坐上的十大宗师席位,又要多生出一些波折,明日他的对手若是蜀山掌门,肯定必败无疑,就只有那一次宝贵的挑战机会了。  

心情郁闷之下,他烦躁的将手中的断剑摔在地上。  

正要离开,心中忽然警醒,对那老者抱了抱拳,象征性的回礼。  

他以为这样就已经结束,捡起地上的断剑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  

“陈前辈,输一场比试而已,您摔兵器是什么意思?”  

他心中暗道不好,抬起头时,看到苏师妹的女婿,礼部那位年轻官员,正向他缓缓走来。  

输掉比试,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天都有许多宗师输掉比试,但就算是心中不甘,他们也不会有过激的举动。  

输了比试还摔兵器的,三清宗的陈长老是第一个。  

这种输不起,且不尊重对手的行为,当然是不值得提倡的,他因此被罚反省两个时辰,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李诺原本也是抱着既然看到了,不罚白不罚的想法。  

这位陈长老,也是为数不多的,他没有找到机会处罚的宗师了。  

他一边和娘子与安宁聊天,一边观看比试。  

忽然间,李诺的身体微微一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