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陷阵之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黄昏下。  

残阳如血。  

山坡上,两只衣甲迥然各异的军伍,又一次撞在了一起。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喝!”  

一排身披重甲的悍卒移开左手大盾,左手三尺阔剑重重向下劈斩而去。  

剑刃所至,血雨纷飞。  

数十名红衣黑甲的曹军步卒应声而倒。  

“杀!!”  

看着前面的同袍齐齐倒下,后排曹军步卒们犹豫了一瞬,群情激愤吼叫着冲了上去。  

一名红衣黑甲的步卒红着双眼,趁着前方大汉尚未回盾的空挡,将手中长矛奋力往大汉的脖颈处刺去,那是最为致命且又未披甲的地方!  

眼看就要刺中,步卒心中一喜,却感觉手中长矛一顿,这是刺在硬物上的触感。  

他的身体因为巨大的惯性收不住向前扑去,定睛而望,却见又一面大盾从大汉露出的空挡中推了出来,将他的矛尖挡在盾外。  

大盾后,露出一个狰狞的面孔。  

腰腹间的突然传来的剧痛感让他明白,自己应该是受伤了。  

然而还未等他低头,自己的身体就轻飘飘飞了出去。  

恍惚中,他看到那个狰狞的面孔收回了手臂,手上依然是和杀死他同袍一模一样的阔剑…  

两排身披重甲的大汉交替掩护而进,红衣黑甲的步卒们少有一合之将,步步后退。  

“丢你老母!乃翁今日运气不好,竟然抽到左翼对上了这群杀神,还是右翼舒服,不用怎么打就能抗到收兵,呸~”  

一名身穿都尉军服,手按剑柄的武将吐了口唾沫,吩咐道身旁亲卫:“钱三儿,去告诉弟兄们,不要蛮上,他们又不会下山,咱看着他们,别让他们趁机冲出去就成!”  

“喏!”  

亲卫领命而去。  

“丢你老母!不到千把人硬是打出了一军的威势,已经十天了,还是围不死,眼看都要过年了,这仗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都尉看着半坡上的战场,轻叹了一句。  

他还不知道。  

就在他身后数里大营的瞭望塔上,也有三人盯着这面战场。  

“公达,奉孝,陷阵营真乃天下锐士也,若是这高顺能为我所用,那该多好!”  

曹操大赞了一句,望向左右二位谋士。  

“主公,据侯成所说,他已说服了魏续、宋宪一起,愿寻机降于主公,这高顺乃是愚忠之人,若无吕布之命,他是断然不会降于主公的,这陷阵营,主公还是别想了。”  

荀攸毫不留情打断了曹操的念想,拱手说道。  

“不错,吕布的陷阵营,主公的虎豹骑,皆为天下精锐,可都是无数钱粮堆出来的,就算这陷阵营降于主公,以许都现在的府库恐怕也难以供养。”  

郭嘉也是摇了摇头,诚恳进言道。  

“哎~也不知道子和那里怎么样了,若他能拦下刘琦,让吾先入寿春,吾也要建一支陷阵营出来!”  

曹操说着,扭头看了一眼后方。  

却见地平线上。  

忽然多出几道影子。  

接着,那影子已然越来越多,‘隆隆’马蹄声也随之而来。  

“奉孝,你眼神儿好,你快看看,那是不是子和回来了!”  

曹操急忙招呼到身旁之人。  

荀攸和郭嘉连忙回头而望。  

“不错,是我军的旌旗,为何看起来只有千余人…”  

郭嘉手搭眉头挡了挡夕阳余光,带着些许疑惑道。  

“千余人?!”  

曹操疑了一瞬,立刻满面喜色道:“难道是子和大破刘琦,特地遣人回来报捷?走走走,我等快去迎接于他。  

荀攸眉头一皱和郭嘉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几分忧色。  

他们可没这位主公这么乐观。  

若是报捷,几个人回来就够了,哪里又需要千余人?  

只回来这些人,只能说明不是惨胜,就是大败!  

“公达兄请。”  

“奉孝,这个时候你我就不要谦让了,赶紧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吧。”  

二人跟随着曹操的脚步,顺爬而下。  

“子和,子丹,你们可是大破刘琦,特意回来与我报捷…”  

曹操领着一众心腹和亲卫跑出寨门大喜问着。  

可越往前跑一步。  

他脸上的喜色便减一分。  

在这支熟悉的虎骑身上,他未感受到半分胜利的喜悦。  

只有死气沉沉和数不尽的沮丧。  

直到看见盔甲歪斜、眼中含泪的曹纯,还有早已精疲力尽只是强打精神站立的士卒。  

曹操才疾步上前盯着曹纯道:“子和,子和,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不见子丹?!”  

“主公,曹纯对不起你,是我轻敌,中了刘琦诱敌之计,子丹不知所踪,五千虎豹骑也只剩这千余人…”  

曹纯跪在曹操膝下痛哭流涕。  

“子丹不知所踪?!!五千骑卒也仅剩一千?!!”  

曹操闻言愣神。  

双目发直重复了一遍。  

“主公,曹纯甘愿一死赎罪,还请主公务必小心刘琦手中那奇物,此物定不会大,还可分散而装。”  

曹纯摘下头盔泪眼望着曹操道。  

曹操忽然以手捂头,身子摇摇欲坠。  

“子和将军,快!主公头痛症又犯了,你快背主公进大帐!”  

郭嘉和荀攸连忙上前扶住曹操,急呼曹纯道。  

曹纯顾不得再哭,丢下手中头盔,急忙背着曹操入了大帐,放在铺着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