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再见长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泉清取下风雷蟒额头处的光团,心中惊诧中带着欣喜,没想到会开出这样令他满意的四阶灵宝。  

这种能够辅助修士渡劫的法宝,他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足见其珍贵之处,单论价值已经足以媲美一件结婴灵物。  

元婴三关之中,天雷劫虽然不如心魔劫诡异莫测,但同样极为可怕,陨落在劫雷中的修士不在少数。  

他将光团收入乾坤镯之中,而后以法力捏碎,光芒闪烁中,一柄精致小巧的弥罗伞出现在视野之中。  

这柄宝伞色呈五彩,分别对应五行之力,其间布满了形状奇特的雷霆花纹,形成密密麻麻的符文,交织在宝伞的内外,打开之后令人目眩神迷。  

雷伞轻轻转动,一股不动如山的气息流转而出,仿佛自成天地,隔绝内外,哪怕面对雷劫天威也能轻易渡过。  

“好宝贝,不愧是渡劫灵宝,当真是令我欣喜。”  

李泉清十分满意,对于破丹成婴,已经有了九成九的把握。  

他修行天河道法,自身金丹法力层次极高,沾染了天一真水的特性,浩瀚无垠,绝对能够将金丹打磨地完美无瑕。  

面对雷劫则有弥罗伞相助,凭借此渡劫灵宝,再加上自身强大修为,足以平安无虞。  

至于心魔乱道,他不仅有一枚轮回珠尚未使用,可以经过百世轮回,磨砺一颗不灭道心。  

更能借助圣婴丹之力,以圣光庇佑真灵,心魔难度,借助这枚夺天地造化的丹药,顺利突破。  

“如今三关尽数准备周全,只待修为打磨圆满,便真正尝试破境,一气呵成。”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泉清心潮澎湃,周身法力都有些不稳,衣袍猎猎,恨不得现在便尝试破丹成婴。  

当然,这不过是他一时激动,如今诸多准备尚未齐全,几个呼吸的时间,便重新调整完毕,恢复了曾经的平淡从容。  

“大伯,您准备如何处置这尊雷灵?”  

李金莲静静开口,看着被禁锢中的银白色雷灵,心中升起一丝好奇。  

李泉清正准备解释,忽然眉毛一挑,察觉到两道强大气息在靠近,全都是金丹修士。  

“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两位同道,想必是被风雷蟒渡劫的动静吸引而来,不知是敌是友。”  

李泉清袖袍一挥,直接将魔龙戟收入乾坤镯之中,此物魔气滔天,并不适合展露于人前。  

他同时将雷灵收入瀚海碗之中,此物同样干涉甚大,虽然很难被人看出根底,但还是小心为上。  

风声呼啸,两名金丹修士结伴而来,道袍雪白,上绣金纹,居然全都是熟悉之人。  

“长青道友,赵谦道友!”  

李泉清愣了一下,认出这两位,主动笑着开口打招呼。  

出现在他眼前的,赫然都是长生道修士。  

一位十数年前曾在结丹论道大会上见过,名为赵谦,乃是金丹大圆满修士,曾经替众人讲述元婴之秘,见识颇广。  

另一位则名叫李长青,李家二人曾经探索域外星空,寻找星辰炼制天舟之时,便侥幸遇到此人,搭了一程顺风车。  

也是从这位长青修士口中,得知了许多长生仙朝的政策和事情,令人颇有好感。  

“原来是青玉海的泉清道友!”  

李长青同样认出他来,脸上显露出真诚的笑容,姿态和善,令人如沐春风。  

赵谦的态度就显得冷清许多,但依旧保持着礼貌,并未盛气凌人,也未另眼相待,同他攀谈几句。  

“好厉害的雷属性妖兽,怪不得能引发这般巨大的动静,想必刚才是在渡劫?”  

二人打量四周,仿佛是在寻找着什么,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一旁的风雷蟒身上,眼神莫明。  

李泉清应付几句,本来不想说太多,没想到对面二人最后忽然开始转移话题。  

“泉清道友…不知你这头妖兽方才渡劫之时,可否见到一道拥有自我意识是雷霆?”  

“换句话说,就是一只传说中的雷灵,此物并非此方世界之物,而是从域外偷渡而来,因此对于生灵有着天生的厌恶之情。”  

“我二人已经追寻此物月余时间,可惜一直没能捕获其踪迹,藏匿在这片三千里雷暴之中,颇难寻觅。”  

李泉清本来不想将雷灵之事说出来,未曾想李长青一番话语,顿时令他颇为吃惊。  

他没有想到,那头雷灵居然是从域外世界而来。  

这样一来,许多事情都说得通了,此方天地早已破碎,这种天生地养的生灵早应该绝迹才对。  

这样凭空出现一只雷灵,确实不太正常。  

沉吟片刻之后,他还是选择将雷灵取了出来,展露于二人面前。  

按照李泉清本来的打算,是想将这只雷灵养一养,或许可以收获全新光团。  

即便最终雷灵性格不屈,或者是这种生灵受天赋影响很大,实力进展缓慢,也能够用来炼化出本源,增强风雷蟒的实力和资质。  

甚至可以尝试着炼制成为丹药,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此时听到这只雷灵来自其他世界,受到天道针对,而且格外仇视修仙者,顿时便觉得是个烫手山芋。  

“居然是元婴灵宝…”  

看着被禁锢在冰球之中的雷灵,李长青二人对视一眼,全都有些吃惊。  

没想到眼前这位平平无奇的修士,居然还隐藏着这种底牌。  

他们取出一个白玉匣子,表面刻满封印灵纹,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