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水华群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日,紫气东来,红霞灿烂,大日沐浴东海,照耀世间万物生灵,生机勃发。  

李泉庚脚下踩着飞剑,化作一道流光从远处破空而来,剑气撕裂长空,将云层劈成两半,锋芒毕露。  

他并不是一个人来得,还有一位女子同行,看起来不过二八芳华,长得娇俏可人,眉眼如画,法衣五色斑斓,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难以言喻的贵气。  

显然,这位正是他准备迎娶的妻子周采薇。  

很难想象,十数年前,她还只是一位身份卑贱的渔家幼女,如今却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明媚而大方。  

李泉庚降落在青玉洞天入口处,神色肃然,并没有贸然闯进去。  

这里有三阶阵法守护,他并没有进入的权限,在李家看来,或许他已经快要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外人。  

四周来往的族人微微戒备,有些甚至已经不认识他了,感到颇为陌生。  

李泉庚看着眼前的家族,同样感觉阵阵发自内心的陌生感,忍不住微微长叹,浑身筑基法力冲天而起。  

他毫不掩饰自身的修为气息,如同一柄冲入云霄的仙剑,气息迫人,搅动风云。  

这股气势激荡开来,顿时惊动了洞天深处的李家筑基大修士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  

“庚儿,你怎么回来了?”  

老族长李宗耀是最先反应过来的,急忙踏空而起,飞出青玉洞天,将护族阵法打开。  

“采薇筑基功成,特来向您老人家道喜,顺带请两位父母大人拜堂证婚成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修仙界还是很讲究这些的,成婚需要至亲的认可与祝福。  

李泉庚牵起身侧佳人的纤细手掌,脸上顿时显露出甜蜜的微笑来,英雄沉迷温柔乡。  

老族长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一旁的周采薇,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只能一声长叹:“先回家吧,我将你父母他们喊过来。”  

“拜见太爷爷!”  

周采薇浅浅一笑,脸颊上显露出两个酒窝来,明眸善睐,两人站在一起当真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  

李泉清同样注意着这边的动静,见到这一幕,心里同样微微吃惊。  

周采薇恐怕还没有三十岁吧,居然就已经筑基成功了,而且看模样气息稳固,根基深厚,绝对称得上一句金丹种子。  

怪不得李泉庚会倾心于他。  

李泉清收回自己的目光,并不准备参与太多,这毕竟是老族长自己的家事,外人也难以干涉。  

但没想到,李泉庚此次回归家族,除了拜堂成亲外,还带回来了一个关于水华剑宗的惊人消息。  

“水华真人…居然薨了?”  

玉龙潭岸边,洞府之中,李泉清泡好一壶灵茶,心中顿时有些震惊不已。  

除了他之外,李昆离,李泉默,李泉漪几人同样也在,同样在为这件大事感到心惊。  

李昆离点了点头:“这是从泉庚那里传出来的,必然不会错,说是有司徒家余孽潜入剑宗深处,水华真人的闭关地,闹出了很大动静,最终同归于尽了。”  

“威压数万里海域五百年的金丹真人啊…”  

李泉清微微一叹,心中感慨莫名。  

即便凝聚金丹,傲啸天地又如何,强如水华真人,孤身镇压这片海域数百年。  

到头来终究还是免不了寿元耗尽,只能黯然坐化。  

甚至,他还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因为年老体衰,苟延残喘之际,和一位筑基修士同归于尽。  

何等唏嘘!  

“因为这件事,九剑真人格外愤怒,又不宜大肆宣扬,只能秘密召集各大筑基势力,联手清剿这片海域中潜藏的那群司徒家余孽。”  

李昆离沉声开口,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但李家总归要做全样子,表表忠心。  

“那这一次,就换我前往吧。”  

李泉清开口,主动揽下了这次责任,毕竟李昆仑闭关,老族长年事已高,又刚参与过金丹大典归来。  

当然,他主要还是想见识下九剑真人,这位传说中的假丹修士。  

以李泉清如今的实力,近距离观察下,完全能够探查出二人之间的差距。  

之前是忌惮水华真人这位真正的金丹中期修士,如今他一死,只剩下一位假丹。  

李泉清还真没有多么忌惮。  

“那我也去吧,前往长长见识。”  

李泉默看了眼李泉漪,同样开口说道,避免她和李泉庚同行前往剑宗,发生什么尴尬的事情。  

数日后,李泉庚二人在父母见证下,成功拜堂成亲,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李泉庚的父亲李玉淼还是挺高兴的,儿子年轻时他就有些看不上李泉漪,认为她乃是旁系族人。  

如今娶了一位金丹宗门的核心弟子,确实是一件大喜事,一连喝了好几坛的美酒,大醉而归。  

此事结束,众人便再度启程,前往水华剑宗。  

此行并没有太多族人跟随,毕竟是金丹真人坐化,并不是光彩的事情。  

四名筑基修士乘坐着龙炎雕,化作一道赤红火光冲天而起,罡风猎猎,云层扑面,青冥天穹仿佛触手可及。  

李泉庚盘坐在龙雕背部,顿时心里暗自吃惊,仅凭这一只灵兽,他就感觉自己不是对手。  

想当年在炼气境界时,他还曾压过李泉清一头,如今却已经被远远甩开了,根本难以察觉他到底有多强。  

甚至还有一种,面对师尊段东扬的感觉,深不可测。  

旁边,周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