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金丹篇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泉清站起身来,眺望着洞天入口处。  

他见到一名名熟悉的族人修士驾驭灵船云舟飞来,顿时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终于回来了,这次老族长出去的时间可真够久的,足足有小半年。  

李泉清脚踏虚空迎上去,没曾想,李宗耀的脸色却并不好看,像是有些阴沉的模样。  

他只是点点头,交代道:“日后碧潮珠就归你执掌了,去忙吧,万鱼池继续由我坐镇。”  

甚至,老族长都没有心思察觉到李泉清的修为变化,便自顾自离去了,看上去心情很差。  

“发生什么事了?”  

李泉清有些摸不着头脑,忍不住望向旁边的李昆离,目光中带着问询。  

李昆离耸了耸肩,身躯魁梧如同铁塔,传音入密:“李泉庚在宗门内有了新欢,加上感情淡薄,所以把泉漪这个女娃娃给休了。”  

“这…”  

李泉清闻言,顿时吃惊起来,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要知道,修仙界同样是个古代社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李泉漪毕竟是老族长都认可的重孙媳妇,如今李泉庚不带任何商量便休了她,无疑是在挑战李宗耀的权威。  

怪不得他脸色那么难看呢。  

李泉清目光转动,轻易便望见了人群中的李泉漪,依旧是面无表情,气质清冷,宛如一朵雪白的的冰莲在山巅静静绽放。  

她察觉到窥探的目光,微微扭过头来,对着李泉清淡淡点头,随后便独自远去了。  

似乎对她而言,休妻这件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猜猜看,泉庚那小子新近结识的伴侣是谁?”  

李昆离讲完这件事后,忽然神神秘秘开口,似乎还有着后续。  

李泉清沉吟片刻,他认识的修士并不多,其中年龄合适的女修,那就更少了。  

瞬间而已,一个名字便从他的脑海里钻了出来。  

“难道是…周采薇?”  

李泉清想起来这个拜入水华剑宗的女娃,身具上品水灵根,而且天资聪慧,修行速度极快,很得剑宗的高层看重。  

自从当年升仙大会之后,一晃十数年过去,她恐怕也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正是她,如今已经有了炼气后期的修为,没想到居然会跟李泉庚搞在一起。”  

李昆离摇了摇头,许是二人在宗门内长年相处,积累出感情了罢。  

李泉清也懒得管这些,严格来说,这些都是老族长自己家的私事罢了。  

他来到玉龙潭岸边的洞府之中,盘坐在蒲团上,继续取出碧潮珠参悟其中的金丹经文。  

嗡嗡!  

白玉菩提子微微发光,释放出一缕缕光雾,那些翡翠色的花纹好似活了过来,将他浑身笼罩其中,增强着自身悟性。  

李泉清以神识感悟碧潮珠,碧波荡漾间,一道道字符凝结而出,缓缓化作一篇金丹经文。  

如今,李泉清差不多已经将碧海无量凑齐了,还有部分凝聚金丹的法门,同样领悟了小半。  

时光流转,不紧不慢,却又坚定地朝着未来前进着,一点一滴的流逝。  

李泉默率先宣布闭关,先行炼化离火真煞,而后又服用一枚筑基丹,最终成功筑基。  

李泉漪紧随其后,仅仅凭借一道筑基灵物,竟然也成功突破,而且成为李家的又一位阵法大师。  

短短数个月时间而已,李家便接连诞生出两位筑基大修士,称得上格外惊人。  

若是再算上李泉清的那些二阶大妖,如今李家的整体实力,居然还要超出当年的司徒家一筹。  

于是乎,李家决定将两位筑基修士的大典合在一起举办,顺带再举办一场升仙大会,召集麾下所有的势力和家族前来。  

以此巩固自身的统治。  

借助这段时日,李泉清也顺利闭关而出,成功参悟出《碧海潮生功》的金丹篇章,能够借此结成金丹。  

加上之前得到的玄水菁英,凝丹之路再无障碍,已经有了约莫两成的成功几率。  

看起来有些低,但对于大多数筑基修士而言,可以说已然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李泉清也尝试过将金丹篇的经文记录在玉简中。  

可惜却失败了,仿佛碧潮珠拥有一种约束力,只能通过这枚珠子来承载经文。  

寻常的玉简根本无用,难以承载,全都会四分五裂。  

这也让李泉清意识到,李家先祖恐怕有可能,也是意外得到的这一枚碧潮珠,没有完全掌控。  

“金丹之路,已在脚下…”  

李泉清身后碧潮珠高悬,霞光氤氲,好似化作一道碧水神轮,将他全身笼罩。  

一份玄水菁英还是不够保险,最好再凑齐一枚天火结晶,借助水火炼金丹之法,那才叫足够稳妥。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本。  

筑基中期的龙炎雕,无疑是最有希望的,有极大概率开出这份奖励。  

李泉清神识笼罩洞府和鱼塘,如今差不多可以笼罩六十多里地,一一查探着自家灵兽们的状态。  

确定鱼塘平安无事后,他缓缓站起身,朝着万鱼池深处飞去。  

今天正是升仙大会举办的日子,家族统领的九千里海域所有小势力都将前来,前所未有的隆重。  

这是青玉李氏在紫血海域站稳脚跟,实力大增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召见群臣。  

没有任何小家族和宗门胆敢不重视,全都战战兢兢,备好了珍贵而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