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金丹雷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瘫痪脸看起来反倒颇具威严。  

他看向李泉烛和李泉富,低声开口:“我知道他俩没什么战斗经验,会安排他们留在船上,不必厮杀。”  

李泉清微不可察地点头,取出铜豆傀儡和那些符箓交给他。  

“还有这两座大阵,分别是森罗雷狱大阵和碧水剑阵,威力不俗,同样让族人们演练。”  

李泉清取出一堆阵旗,如今他有两座二阶大阵傍身,自然看不上这些了。  

他又将青木弓拿出来:“这个你也拿着,木生火,以你的灵根催动正好合适。”  

“这是…下品灵器?”  

李泉默微微瞪大眸子,顿时觉得太珍贵了,连连推辞。  

“拿着就是,兵战凶危,哪怕能提升半分战斗力都是好的。”  

李泉清开口,直接塞给了他。  

如今家族里有望筑基的,泉字辈也就李泉默和李泉漪二人,族长特意交代过他要格外优待。  

金字辈还没有成长起来,李金诚出身凡人,岁数最高,也就他一名炼气后期,此次反而没有被征召,留作家族种子。  

“泉清,准备好没有,该出发了。”  

李昆仑踏着雷光从天而降,随他一起的,还有剑宗的段东扬长老。  

“准备好了,可以出发。”  

李泉清侧目,没想到段东扬居然也选择了太渊岛作为战场。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回荡,两座大型灵舟缓缓启航,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驶去,在后面留下大片白色的浪潮。  

身后,李家的水幕莲华大阵彻底开启,守护家族,隐约望见玉龙潭方向一头青色蛟龙盘旋飞舞,震慑四方。  

李泉清收回目光,走进自己位于顶层的豪华房间里,缓缓闭目养神。  

太渊群岛距离青玉岛颇为遥远,中间还隔着云家的逍遥群岛,剑宗约定于逍遥岛处聚集会合。  

航行大半日后,临近黄昏,终于来到了逍遥海域,云霞灿烂,残阳似血。  

李泉清走出房间,眺望海域,顿时见到另外两艘大型灵舟同样从不同方向而来。  

那是谢家和王家的修士,同样受到征召,出于保密,麾下的炼气家族反倒不知情。  

“云家这次,看来也是精锐尽出啊…”  

李昆仑走来,看向云层间庞大如山的移山云舟。  

这艘三阶灵舟同样在此时轰鸣,阵法被激活,层层云气逸散而出,灵光逸散,处于战斗状态。  

“那是自然,段长老不是说,鲸皇宗灵脉归咱们李家,太渊群岛归属云家,他们自然要更加上心。”  

李泉清开口,司徒家尚未覆灭,但麾下的诸多地盘却早已经被瓜分完毕了。  

轰隆隆!!  

二人目光微微凝重,忽然见到云层翻涌,一艘庞然大物钻了出来,阴影笼罩下方海域。  

云家的灵舟本就巨大,但在这艘战船面前,依旧小了一圈,就像是普通人和穿着甲胄的壮汉的区别。  

“是水华剑宗的金丹战船!”  

李昆仑沉声开口,只是略略感知,便察觉到二十余位筑基修士的气息,堪称恐怖。  

这艘战船足有九层高,比山岳还要巨大,通体覆盖凛冽金属,七根巨帆张开,密布古老而强横的阵法灵纹。  

单论这种金丹底蕴,李家明显还有些不足。  

“不太对劲的样子…”  

李昆仑盯着这艘战船,忽然喃喃自语。  

李泉清刚要询问,李昆仑便继续开口:“你看,那位负剑老者正是剑宗宗主,按理说他应该前往鲸皇岛才对,怎么会跟咱们一路?”  

二人看着全副武装的剑宗修士们,顿时心里升起些许不好的预感。  

司徒家,真的放弃经营千年的坚固老巢,举族搬迁到三阶灵脉上了吗?  

还是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李泉清吐出一口浊气,此时再说什么,也已经晚了。  

还好,他自身实力强大,底气十足,即便出现什么意外也不惧怕。  

“出发!!”  

剑宗长老开口,声音恢宏,响彻天地,足有筑基大圆满修为。  

战船轰鸣,集体朝着太渊岛而去,所有修士尽皆沉默不言,气氛压抑而死寂。  

毕竟他们即将面对的,可是金丹残族,号称不败第一的司徒家。  

船队航行了一夜时间,终于成功抵达了太渊海域。  

海水哗啦作响,呈现出深沉的墨蓝色,要比青玉群岛的海水颜色深上许多。  

前方,一座恢宏岛屿出现在眼前,被庞大阵法所笼,如同龟壳倒扣,霞光流转不休。  

“各位道友这是作甚,如此兴师动众,倒让妾身好生惧怕!”  

一众司徒家修士驾驭法器,隔着阵法和剑宗的战船对峙,各个脸上都带着紧张之意。  

领头的是一位样貌精致的美妇人,头戴凤簪,身披霓裳花衣,名为司徒黛,同样乃是筑基后期修为,镇定而从容。  

“你家族长司徒长青呢,让他出来见我!”  

剑宗宗主声震苍穹,目光逼视:“你们司徒家勾连妖族,背叛宗门,证据确凿,按理当诛!!”  

“宗主大人,说话可要谨慎,须知我司徒家,如今可是有一位地灵根天才拜入元婴大宗,金丹有望的。”  

司徒黛的神色彻底冷漠下来:“更何况,我家族长如今正在三阶灵脉闭关修行,并不在岛上。”  

“妖女,还想骗我,你们司徒家当真演了好一场大戏!”  

“司徒长青,还藏着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