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金丹真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青玉李氏来了。”  

在场的都是大修士,炼气小辈口中的老祖级别存在,神识自然格外敏锐。  

一瞬间,李泉清就察觉到许多探寻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  

众人目光各异,他却已经有些习惯了,凡是参与这种类似的聚会,他总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  

没办法,谁让自己太优秀了呢。  

“果然,李家又多了一位筑基修士,破境功成!”  

“不得了,四位大修士,李家已有崛起之势!”  

“好年轻的筑基,听说还是自行突破成功,李家有大气运啊!”  

“李家还有位筑基种子,名为李泉庚,正拜入剑宗修行,突破的可能性同样很大!”  

一时间,在场修士间各种神识念头碰撞,虽无言语,反而在夜里掀起阵阵风声涟漪。  

族长李宗耀微微一笑,拱手开口,带着些许欣慰和得意:“如各位所见,我李家泉清长老筑基功成,到时举办大典,在场诸位道友们可要赏脸!”  

那些与李家交好的各大势力,自然是纷纷应承下来,巩固关系。  

“这么巧,我司徒家也有一位新晋自行筑基成功的族人,不若交流一二如何?”  

哈哈笑声传来,走过来一群乌泱泱的筑基修士,足有八位之多,身上穿着统一的家族服饰。  

正是太渊群岛司徒家。  

司徒家族长是一位高冠博古的老人,发须皆白,面容硬朗,气势上很有威严。  

他侧开身子,让出身后一位三十余岁的年轻男子,长得还算俊朗,可惜太傲气了,嘴角噙着一丝不屑的冷笑。  

仿佛像是在说诸位家族修士,连给司徒家提鞋都不配。  

其余几位司徒家的筑基也好不了太多,神色傲然,坚信自己家族有无敌风采,气运昌隆,即将回归金丹世家之列。  

“此乃司徒玉,我司徒家新晋筑基修士,自行冲破瓶颈,筑基功成。”  

司徒长青悠悠开口,作为一族之长,他已然有筑基大圆满境界的实力,堪称在场最强。  

自行筑基?  

李宗耀哼了一声,想到李家丢失的那枚筑基丹,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  

李泉清也觉得不太可能,怀疑是司徒家抢了那枚筑基丹,让这位司徒玉服用。  

“九位筑基大修士,还有一头护岛灵兽,太渊玄龟…”  

李昆仑以神识传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即便李家实力翻了一倍,面对强横的司徒家,依旧是力有未逮。  

“九为极数,物极必反…”  

李泉清心里反而生出另一个念头,看向面前这座巍峨通天的山峰。  

剑宗这座压在所有筑基家族头顶的大山,会允许有人捅破天吗?  

很快,水华剑宗和掩月宗麾下,所有筑基势力尽数到来,足有五十多位大修士。  

加上两大金丹宗门内的高层长老,数量已然破百,堪称惊人。  

铛!!  

月上中梢,山峰之巅。  

一道悠扬钟声回荡,在夜里传荡出去很远,悠扬清亮,涤荡人心。  

“真人有请各位前辈上山。”  

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修士踏剑而来,剑眉星目,卓尔不群,穿着剑宗亲传弟子的服饰,已然有炼气大圆满境界。  

他足踩剑光,悠然开口,出身金丹大族后裔,天然就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韵味。  

李泉清跟随众人走上山峰,几位真人在上,自然是不敢踏空而行的,要有礼数。  

一路所见,到处都是剑宗的修士护卫四方,执法而行,最低都有炼气七层修为。  

每位小队统领,都有炼气大圆满修为,放在李家可以说是妥妥的高层,位高权重。  

但在剑宗内,也只能算是有点地位罢了。  

不成筑基,终究与凡人无异。  

山峰最高处,一片巍峨殿宇高耸,悬崖而建,俯瞰沧海,琉璃瓦沐浴月华辉光,好似天人宫阙临尘。  

“拜见真人!”  

李泉清走入大殿之中恭敬行礼,用余光瞟去,顿时见到一男两女端坐在半空之中,曦光缭绕,仙风道骨。  

男修样貌奇古,鹤发童颜,头戴高冠,身后五柄飞剑如同孔雀开屏般展开,闪烁各色霞光。  

正是剑宗的水华真人,修五行飞剑大道。  

另外两位女修,一人穿月白长袍,一人穿素青长袍,面容绝美,精致无双。  

她们笼罩在月华照耀中,气质圣洁出尘,如同九天仙女降落凡尘,气质清冷如月。  

正是掩月真人与素心真人。  

“妖族肆虐,瀚海不宁,多谢各位鼎力相助,剑宗感激不尽…”  

水华真人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都是些客套话,听得人昏昏欲睡。  

李泉清正神游天外之际,这位真人终于说到了重点:“鲸皇宗遗迹即将破开最后的核心阵法,为避免妖族作乱,各位再随我去看上一看。”  

掩月真人同样点头,微微一笑:“便由我出手,护送诸位同道前往,免得被妖族趁夜偷袭。”  

她素手一点,周身月光蓦然大放光明,化作一轮月盘,裹住众人飞出大殿,直奔遗迹而去。  

这么久以来,这还是李泉清第一次进入这座古老遗迹。  

穿过那通天光柱后,顿时进入到其中,一股尘封的岁月悠久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  

可惜的是,整座遗迹大都要被搬空了,只剩下空落落的山门。  

经历过数次搜刮过后,只剩下残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