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铜豆傀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剑胎:天生灵器,可以化作一柄本命剑器,以法力与血脉蕴养,能够伴随修仙者一同成长,珍贵而罕见。  

李泉清捏碎光团,化作一柄尺许长短的飞剑,色泽如同琉璃,看起来尚未开锋,剑刃显得有些圆钝。  

“灵器级别的剑胎?”  

李泉清将这柄小剑握在手中,触感很沉,摸起来像是光滑的金属,又带着玉石般的润泽。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灵器“镇海剑”。  

当初他修补好镇海钟上的裂痕后,除了领悟到一篇上古神魂秘术《养念铸剑术》。  

还有一篇炼器术,可以用来锻造灵器镇海剑,与镇海钟属于配套法器。  

只是因为炼器水平不够,一直搁置。  

铮铮!  

他掌心之中碧海法力涌动,将剑胎裹住炼化,缓缓缩小,而后放入镇海钟内部蕴养。  

铛铛!!  

钟体无风而鸣,蔚蓝色的花纹仿若海浪般涌动,如同真正完整一般,绽放一道道音波涟漪。  

李泉清同样将魂魄心剑投入剑胎内,同时以魂魄与法力打磨,准备将镇海剑打造而出。  

咔嚓咔嚓!  

李泉清看向剩下的铜甲蟹们,在丹药的作用下,螃蟹们陆陆续续开始突破。  

一时间,鱼塘里风起云涌,天地灵气汇聚而来,化作妖气澎湃四方。  

白色的气流从灵蟹们浑身各处绽放,化作一个又一个的光团,摇曳而诱人。  

李泉清迫不及待,将所有光团抓在手里。  

收获炼气中期铜甲蟹一只,奖励铜豆傀儡一尊!  

收获炼气中期铜甲蟹一只,奖励铜豆傀儡一尊!  

出乎意料,剩余的十五只铜甲蟹,全都开出了一模一样的光团奖励。  

李泉清在储物袋内捏碎光团,现出一枚黄铜豆子,闪烁金属凛冽光泽。  

他托在手里仔细观察,铜豆约有龙眼核大小,刻满了各种纹路,摸起来反而十分光滑。  

铜豆傀儡:高人以铜豆炼制道兵,化作一尊铜甲傀儡,以灵石催动,具备炼气后期至大圆满境界的战斗力。  

我之前还在思索,如何布置碧水剑阵,这就把傀儡开出来了?  

李泉清看着足足十五枚黄铜豆子,顿时有种从天而降的幸福感。  

这种傀儡该怎么用?  

少年指尖一缕法力涌动,钻进豆子里,顿时发现了其中蕴含的秘密。  

原来每一粒铜豆中,都开辟出一处小空间,里面盘坐着身披铜甲的魁梧身影,浑身刻满仙家道文。  

原来不是撒豆成兵啊?  

李泉清心想,不过这样反而更好理解,毕竟把豆子变成人形傀儡什么的,听起来就十分高级。  

唰!!  

他催动豆子,顿时取出来一尊铜豆傀儡,足有两米高,身披甲胄,魁梧如熊,气息古拙。  

皮肤如同金属黄铜般润泽有光,尽显坚固和不朽。  

傀儡周身雕刻着细密而神秘的符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如同天然生长而出的植物纹理。  

“这枚铜豆不仅是储存空间,同样也是操控傀儡的中枢,可以远程操纵。”  

李泉清把玩着豆子,法力汹涌而出,触发了某道指令。  

顿时咔嚓一声,铜豆傀儡体内传出齿轮转动的声响,后背处自动弹开,露出其中隐藏的特定凹槽。  

李泉清数了片刻,发现总共有五十个凹槽,密密麻麻,如同花瓣一样绽放。  

此时有钱,不缺灵石,自然也不会吝啬,直接用五十枚灵石填满。  

嗡!!  

下一刻,铜甲傀儡双眼骤然亮起,浑身一道道傀儡符文点亮,灵气澎湃,一股汹涌气势释放而出。  

居然有种面对三长老的感觉。  

炼气大圆满!  

“完全爆发状态下,可以坚持约莫三个时辰的时间。”  

“真贵啊!完全就是在拿灵石换战力!”  

李泉清咋舌,可以通过手中捏着的铜豆操纵傀儡的一举一动,得心应手,十分方便。  

他操纵豆子上的纹路,下达自己的指令。  

顿时,铜豆傀儡身躯表面,耀眼的灵光暗淡下去,气息维持在了炼气七层的层次。  

这种状态下,可以维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性价比很高。  

“十五尊傀儡,便是十五位炼气大圆满境界的修仙者!”  

李泉清欣喜不已,只觉得安全感满满的,整个李家都不一定能够凑齐如此多的大圆满修士。  

他取出四尊铜豆傀儡,用灵石填充满,手持碧水飞剑站立四方,灵气充沛,瞬间激发最强模式。  

铮铮!!  

一阵清脆而响亮的剑鸣声骤然响起,仿佛要划破这片寂静的空间。  

下一刻,无穷无尽的剑气喷涌而出,阵纹于虚空中交织,封锁天地,与李泉清手中的阵盘交相辉映。  

四尊铜豆傀儡也微微颤动起来,它们身上的符文光芒大盛,立刻全力催动浑身灵力,将其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手中飞剑内。  

顿时,这座剑阵的威势完全爆发出来。  

只见伴随着玉盘发光,复杂而神秘的阵纹快速蔓延开来,笼罩了足足百丈空间。  

四周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了,碧水剑气密密麻麻,如同细密雨丝,如同一泓碧水,笼罩每一寸空间。  

上天入地,无处可逃!  

“这种状态下,我有可能与筑基修士争锋吗?”  

李泉清心潮澎湃。  

若是十五尊铜豆傀儡尽数出动,再加上这座二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