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元婴自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银白色的虚空战场,空间无垠,辽阔无边,到处都弥漫着规则之力,山丘起伏如同白银矿脉延伸到远方。  

三股元婴气息在这里碰撞,轰隆作响,法力滔天,血色的长河流淌在大地上,魔气森然。  

很显然,经过虚空战场的压制,血河老祖直接落入下风,被两名元婴战力联手,打得节节败退。  

“李家小友,这次是我血河宗认栽。你我就此退去,立下天道誓言,日后永不侵犯如何?”  

血水翻涌,化作一道人形身影,魔光散去之后,面容出乎意料的年轻俊美。  

血河老祖实在年轻的过分,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出头,身姿挺拔,面容英俊,带着一股妖异的气息。  

看得出来,这个老魔头是真的急了,一身强横法力被压制,落入下风。  

血河宗虽然是魔道上古宗门,但其经文传承,杀伤力并不意外强,更多的是保命能力比较强悍,堪称不死不灭。  

“唳!!”  

冰凤傀儡发出一声啼鸣,颅骨中魂火熊熊跳动,残破的羽毛披在骨架上,张口吐出玄冥真气,如同冰蓝色的仙剑劈落。  

李泉清用实际行动给予回答,玄冥寒冰层层蔓延,直接将大片血河冻结成冰,将魔气击溃,化作一片虚无。  

“这难道是…玄冥之力!该死,你祖上出身北域玄冥道宫?不对…你是天河道留下的传承!”  

血河老祖活了很久,眼界开阔,知晓许多上古秘辛。  

北寒之域,玄冥道掌握着七大真水之一的玄冥真水,与天河道渊源颇深,乃是人世间最为顶尖的化神势力。  

最为重要的是,玄冥真意天生克制血河传承,冰气冻结万物,哪怕无影无形的血神子也难以逃遁。  

“道友,当真要鱼死网破不成?”  

大片血水化作齑粉,魔气笼罩的范围越来越小。  

血河老祖的情绪反倒平静下来,猩红色的双目中闪烁着凶戾的光芒。  

一个老魔头,越是这种平静的姿态,便愈发危险,就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露出獠牙,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  

“既然来犯,便要做好陨落的觉悟。”  

李泉清的身躯藏在鲸皇圣甲之中,法力弥漫四周,强大到不可思议。  

纵然如此,他依旧心生警惕,随时准备着将燃寿丹取出,不留给对方同归于尽的机会。  

百年寿元虽然悠久,他还烧的起,有把握在一甲子岁月之中,真正破丹成婴,位列人间绝顶修士。  

“说得好,生死之战,老祖愿赌服输。”  

“就看你小子,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血河老祖哈哈一笑,这个时候,浑身反倒涌现出一股坦坦荡荡,真正显露出元婴真君的风骨。  

“化血魔砂,万灵寂灭!”  

滴答!滴答!  

血河老祖浑身皮肤开裂,一滴滴殷红的血珠,从中滚滚坠落,瞬间将他染成一个血人。  

诡异的是,这些血珠凝而不散,颜色愈发幽深,最后居然化作一粒粒的魔砂,雕刻邪异纹路,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这正是血河老祖祭炼数百年的本命魔宝,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化血魔砂遮天蔽日,发出呼啸的风声,在剧烈的旋转之中,比之法宝飞剑还要锋利,足以将生灵的血肉层层剜去。  

“威力还算不错。”  

李泉清眸光淡定,他手中的强大灵宝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化血魔砂在他看来,也就一般般,并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  

实际上,许多修仙者突破元婴境界,便已经耗尽了所有潜力。  

许多人终其一生,消耗千载岁月,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元婴初期,不得寸进。  

像血河老祖这般,通过魔道秘法,吞噬麾下弟子,最终突破元婴中期的老魔头。  

甚至可以称得上一句佼佼者。  

“魔砂血奴,出!”  

血河老祖双手不停结印,神通变幻,只见一粒粒魔砂穿梭在血海之中,居然与血水相结合,化作一尊尊身披铠甲的血红色魔影。  

这些血影魔奴,每一名都有媲美金丹修士的战斗力,此时密密麻麻,再加上魔砂之威,威力简直不可想象。  

轰!!  

血海咆哮,数百尊金丹血奴一同冲天而起,气势汹汹,如同雨点般席卷天穹,令元婴色变。  

“不愧是积年的老魔头,果然底蕴深厚,如今才算拿出了真正的实力,准备殊死一搏吗?”  

看着数百尊金丹修士同时出手,哪怕李泉清也有一瞬间的失神,这种场面太过于震撼。  

轰隆隆!  

他元婴级别的法力灌注,伴随着龙吟滔天,漆黑色的魔龙瞬间变得无比巨大,身躯隆隆碾压而过。  

魔戟发挥,化作一头元婴蛟龙,浑身鳞甲铮铮作响,大爪子呼啸而过,顿时将数尊魔砂血奴碾碎,重新化作一滩血水。  

这是四阶灵宝之间的比拼,双方法力相近,最终拼的便是各自的底蕴。  

“这杆魔宝,有些眼熟,怎么像是黄泉宗那一柄魔戟…”  

血河老祖微微面色,似乎有些知晓,为何姚琛会找上这个小小的金丹世家,竟然关乎隐世的黄泉魔宗。  

两尊元婴魔宝碰撞,血影漫天,魔龙咆哮,最终自然还是魔龙戟占了上风,身躯坚不可摧。  

“爆!!”  

血河老祖毫不留情,袖袍落下,顿时操纵着一粒粒化血魔砂剧烈的颤动起来,最终轰然炸开,掀起滔天的法力波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