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太渊之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吟!!”  

漆黑色的魔龙盘旋,浑身菱形鳞甲转动不休,发出凌厉的鸣叫声,张牙舞爪,活灵活现。  

李泉清打量着魔龙戟灵,这可以说是他目前最为强大的灵宝,甚至融入了一枚化神蛟龙的鳞片,坚不可摧。  

“宝光凝形,金甲护婴…”  

李泉清双手结印,不停变幻印诀,施展出这一道元婴秘术,古老而强大。  

他睁开多宝灵瞳,顿时望见魔龙戟表面,一丝丝宝光被抽取而出,化作蛟龙咆哮的形状,沿着经脉钻进丹田之中。  

与此同时,李泉清大道金丹深处,那一缕婴气蠢蠢欲动,蓦然游走,像是要突破金丹的束缚,破壳而出。  

但很可惜,李泉清尚未破丹成婴,能够调动这缕元婴之气,已经可以窥见宝光金甲术的神秘。  

最终,天河金丹表面微微泛起波澜,宝光与婴气融合,最终化作一枚金灿灿的铜钱形状,镶嵌着漆黑色的纹路,花纹如同魔龙盘踞。  

“成了!”  

李泉清眉间一喜,看着这枚铜钱形状的宝甲,游走于整枚金丹,涌动着强大力量。  

嗤!!  

下一刻,他以金丹法力催动,顿时金币宝甲轻声嗡鸣,那些漆黑道纹仿佛活了过来,发出一道锐利的戟芒。  

单论威力,已经约莫有催动魔龙戟的三成战力,堪称非凡。  

如今,他的金丹也算是拥有了自保之力,面对敌人,或许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泉清尝试过威力之后,十分满意,于是将目光看向第二缕婴气。  

凝聚成宝光金甲之后,这些元婴之气并非消耗掉,依旧存在于金丹中,只是可以发挥出蕴含的部分力量。  

他原本的打算,是想要借取天一鼎那部分残躯的力量,但抽取宝光时,却受到了巨大的抵抗。  

最终无奈之下,只能选取虚空剪作为选择,毕竟是极为少见的空间之力。  

秘术施展之后,一枚全新的金币形状宝甲凝聚而出,只是表面的花纹化作银白色,与第一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枚宝甲游走在金丹表面,仿佛阴阳太极旋转,释放出强大的气息。  

李泉清尝试施展虚空之力,没想到伴随着金币光芒一闪,他的大道金丹竟然直接穿梭虚空,出现在身体之外。  

“空间跃迁!”  

他愣了一下,而后便是涌现出无限欣喜,没想到居然觉醒了这种保命神通。  

若是日后遇到强敌,哪怕施展全力,依旧无法战胜,他也可以拥有逃命的底牌。  

哪怕抛弃这具肉身,仅凭着残存的金丹,夺舍重生,再加上自身的金手指,依旧有着再次崛起强大的可能。  

当然,这可以说是李泉清最坏的打算,几乎不可能发生。  

“咕呱!”  

宝光蟾一声响亮蛙鸣,成功将李泉清的吸引力拉回。  

他看着金光灿灿的灵蟾,忍不住上手摸了摸,这次总算开出了一件极有价值的宝贝,值得表扬。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是平淡而悠闲的修行时光。  

李泉清每日打坐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用来喂养鱼群,炼化灵宝,修行秘术,倒也过得十分充实。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般悠哉悠哉的日子,并没有维系多长时间,便受到了外人的打扰。  

这日,李金贵忽然到来,带来了一个令他颇为皱眉的消息,连喂鱼的心情都没有了。  

“你是说…司徒家和逍遥云家发生了冲突,想要夺回太渊群岛的拥有权?”  

李泉清轻轻一叹,没想到居然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真是令人头疼。  

李金贵同样也很无奈:“如今云家实力大增,司徒家虽然没落,但同样展现出数位筑基大修士,几乎谁也不服谁。”  

“为了争夺太渊群岛上那座三阶灵脉,他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次筑基大战,可惜势均力敌,最终云家只能求助于我们,想要由青玉李氏仲裁。”  

李泉清揉着眉心,沉声开口:“老族长如何交代的?”  

“他老人家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展示我李家的实力和威严,于是决定由一位金丹强者出手,完成的干脆利落。”  

如今的青玉李氏,总共有三位金丹大修士。  

甚至这些年间,在充沛的香火神力供养下,老族长李宗耀实力同样突破金丹神灵的层次。  

“昆离长老刚刚凝聚金丹,正在闭关稳固道行,昆仑长老试图突破金丹后期,同样闭了死关。”  

“所以这个苦差事,最终落到了我头上?”  

李泉清轻声叹气,最终无奈之下,同意了前往太渊群岛一趟,调解矛盾。  

如今李家实力大增,同样可以适当朝外扩张地盘势力,完全能够安排司徒家,作为开拓地盘的刀锋。  

当然,这些都属于家族的核心政策机密,就不必说太多了。  

这次行动,为了彰显青玉李氏的实力,出动的全都是筑基境界的修士,足有七位。  

再加上李泉清这位金丹真君,还有瀚海碗中许多三阶妖兽,足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嗡!!  

天舟嗡鸣震动,载着众人一飞冲天而起,划破蔚蓝色的海水,朝着太渊群岛的方向而去。  

李家修士的动作很快,不过一个多时辰,便望见了太渊群岛的景象,此地海水都呈现出深邃的蓝黑色。  

“族长,我们到地方了。”  

李泉清从打坐中伸开双眼,并不是很在意,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