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金丹后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泉清打量着自己的金丹,上半部分蔚蓝如海,湛蓝似琉璃,宛如天空与海洋的结合体,仿佛汇聚天下水之奥义。  

下半部分则是深邃如同大渊,蓝的近乎黑色,道痕交织,化作星辰般的光芒在闪耀,完美融合在一起。  

菁纯至极的天一法力运转,不停吞吐收缩,仿佛有着自己的呼吸般,带来极度强大的感觉。  

自从他神魂增长,真灵强大之后,整颗金丹内部,居然孕育出一缕婴气在弥漫,弥漫大道之意。  

李泉清试着调动这缕婴气,想要试探有何威力,可惜最终毫无所获,只得作罢。  

他从修行状态中退出,此次短暂闭关,总算是将神魂这块短板弥补,可以试着借助轮回珠尝试打磨道心,百世轮回。  

李泉清收敛心思,目光看向鱼塘,那些青角鱼龙早已经散去,回归玉龙潭深处嬉闹。  

“等到瀚海碗晋升四阶灵宝,内部洞天世界再次扩张,倒是可以考虑将这些青角鱼龙饲养在里面。”  

李泉清在心中做着规划,开始查看此次在五行宗中的收获,逐个整理归纳。  

首先自然是五色宝莲的莲种,若是能够再度种出来,生机复苏,李家便不用再为结丹灵物所发愁。  

可惜这件事情的难度太大了,想要这件神物复苏,不亚于修士突破元婴劫难。  

接下来便是《五灵真经》,阐释五行大道真谛,单论古老玄奥,已经接近化神层次,乃是难得的上古传承。  

李泉清取出一片树叶,材质非金非石,但却格外坚硬,呈现出五彩之色,上面记载着蝇头小字般的蝌蚪文。  

但这不过是表象,他已神魂触碰这些文字之后,方才能够得悉真正的元婴经文,乃是赵谦从莲花池中翻译而出,古老玄妙。  

李泉清参悟过真正的仙人传承《天河真经》,十分轻易便能辨别出真伪,弥漫着一股古老气息。  

他虽然对于五行轮转大道,兴趣不大,但其中水行经文的部分依旧可以提供参考。  

更何况,李泉清还要替自家灵兽考虑,教会它如何参悟这篇经文。  

他将木孔雀从瀚海碗中放出来,翠绿色的翎羽之间,已经染上一抹耀眼的红色,宛如熊熊火焰之燃烧。  

孔雀妖的两根修长爪子,更是在朝着土黄色在改变,弥漫着大地的厚重气息,巍峨如山,在火焰的灰烬中领悟出土之真谛。  

李泉清将五灵真经交给它,木孔雀一声清澈啼鸣,高昂着脑袋,满脸不屑一顾的模样。  

区区人族经文,哪有我妖族传承来得厉害!  

实际上,这家伙最开始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可惜刚开始参悟真经,便倒在了第一步。  

身为妖族,它连人族的文字都不认识,更别说那些古老晦涩的修仙词语,看的是两眼发晕。  

李泉清也有些无奈,大道相通,无论是人族还是妖族,对于修行的本质认知都是一样的。  

最终,他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青月虬。  

敖青从小随他一起长大,颇通灵性,早就学会了人族的文字,甚至连许多上古仙文都通晓。  

由它来作为木孔雀的老师,共同参悟五灵真经最为合适不过。  

“实际上,这些灵兽像龙炎雕,沧海鲸,玉麟兽全都属于五行灵兽血脉,都能够参悟这篇经文,至少可以钻研其中的法术神通应用…”  

李泉清摩挲着下巴,等到木孔雀修行成功,便试着教导其他灵兽,做一只会识字,有文化的上等文明妖!  

接下来,他继续查看收获,便是那一头四阶万寿龟的骸骨。  

山岳般庞大的龟甲,落入瀚海洞天之中,占据了大半的海面,墨绿色的颅骨探出,直抵云霄深处。  

即便血肉早已经消失,那庞大的骨架依旧高耸入云,古拙的纹路纵横交错,宛如山脉之间的深渊裂隙。  

甚至在四阶万寿龟的尸体表面,还藏纳着许多妖族的尸骨,如同承载万物的岛屿,一同共赴黄泉。  

他饲养的万寿龟不动,正攀爬在这座骸骨山脉之间,浑身长满青苔水草,慢悠悠地向上爬着,龟甲边缘有水珠滴滴答答。  

对于万寿龟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机缘,汲取这位妖族前辈的血脉气息,加速自身成长。  

“万寿龟一族天赋特殊,突破境界并没有瓶颈,对于资源的依赖也不大,只是消耗的时间太过悠久,倒是不必替它担忧结丹灵物…”  

李泉清目光落在不动身上,心中微微一松,这可以说是他最省心的几只灵兽了。  

如今有即将面临金丹瓶颈的灵兽,除了木孔雀,还有便是沧海鲸这家伙,同样修行到了筑基大圆满境界。  

但思来想去,他好像没有能够帮助沧海鲸太多的地方,倒是可以将天河真经的部分重水奥义,传授给它。  

李泉清目光扫过鱼龙岛,手指轻轻落下,顿时漫天水蓝色霞光绽放,一枚晶莹剔透的宝珠飞出来,流淌神秘气息。  

“咕呱!”  

水灵珠表面,宝光蟾正死死抱着这枚珠子的表面,根本不松开,贪婪吞食着其中蕴含的宝气,一股陶醉无比的模样。  

可以看出,这家伙的修为同样抵达筑基大圆满,甚至在朝着金丹境界蜕变。  

这家伙身为天地异兽,没有什么瓶颈存在。  

只是过往开出的光团奖励,实在没有太多惊喜,中规中矩,李泉清也不抱什么期待。  

他把玩着水灵珠,已经初步弄清了这件元婴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