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奇遇满满的世界(1/2)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太平盛世,文人墨客游览华山,出口成章,留下传世名作。
王朝末年,豪杰四起战争频发,华山险地,远离纷争兵戈。
自古华山一条路。
即便是在这个有“武功”存在的世界,华山上仍旧只有一条路。
狄光磊身着儒袍,背着书箱,装扮成一个文弱书生,沿着奇险的栈道上了华山。
这倒不是伪装,一个书生登临华山绝顶,白衣胜雪,一尘不染,任谁都能发现有鬼。
穿儒袍,只是因为狄光磊喜欢儒袍的样式。
到了一方新的天地,脱离了以前全部因果,狄光磊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快。
管他实用不实用,我舒服就行了。
不多时,狄光磊登临玉女峰峰顶,到了华山派驻地。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六年,大明王朝到了尾声,天下动乱,民不聊生,本就不富裕的华山派更加的破败。
放眼望去,只有稀稀拉拉十几棵古树,五六间普普通通的石屋。
与其说是门派驻地,倒不如说是穆人清和袁承志的住所。
石壁之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剑痕,一株大松树上面,有一个透明的窟窿。
那是剑孔。
多年前,穆人清演练剑法,招式施展到极处,一招“天外飞龙”把长剑脱手飞出。
剑身刺入松树,全部没入。
以狄光磊的神力和武艺,挥舞亢龙锏或者凤翅镏金镋,打断松树轻而易举。
但若是只有一把寻常铁剑,刺入这么粗的松树,却是万万做不到了。
狄光磊看准松树上的剑孔,五指如钩,一招“恶虎挥爪”抓了过去。
“碰”的一声,五指插入松树,没入两寸,留下虎爪形状的孔洞。
比对了一下剑孔和指孔,推测了一下穆人清的实力,狄光磊转身离开,去往峰西绝壁。
那里是金蛇郎君的墓穴,金蛇秘籍被袁承志取走,金蛇剑还在。
狄光磊并不练剑,对于剑法并不怎么精通,但这不代表狄光磊对金蛇剑没兴趣。
日后无论以这把宝剑为借口结交袁承志,或者和五毒教合作,都是不错的事情。
穿越之前,狄光磊通过那些网络大神做好了攻略,选择的时间点正是袁承志下山的时候。
华山无人,只有两只猩猩,大大方便了狄光磊的行动。
峰西绝壁光滑如镜,没有凸起的石头,也没有石坑,猿猴都攀不上去。
猿猴不能,人可以。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可以制造工具。
狄光磊带着飞虎爪,如同蜘蛛侠一样在石壁之上来去自如,几个起落便寻到了金蛇郎君的墓穴。
洞**部幽深黑暗,但这难不住狄光磊。
一拍传送令,取出一个大功率头灯。
摘了儒冠,带上头灯,狄光磊快步进入洞穴。
也不知华山石壁有什么妙处,魔教长老被关入石洞后在石壁上刻录剑法招式,金蛇郎君也在石壁上刻录剑法招式。
最终,这些都成了主角的“奇遇”。
从这点来说,查大侠对于华山派当真不错。
招式图形下边,是一个金光璀璨的剑把。
伸手握住剑把,轻轻一拔,一把金灿灿的宝剑出现在眼前。
整柄剑好似由一条蛇盘曲而成,蛇尾勾成剑柄,蛇头则是剑尖,蛇舌伸出分叉,是以剑尖有两叉,剑身上有一道血痕,发出碧油油的暗光。
狄光磊挥舞两下,兴致大减,收起金蛇剑,转身去看金蛇剑法。
不是看不上这把削铁如泥的宝剑,而是狄光磊习惯使用重武器,武道境界也还没到举轻若重的地步,这把剑太轻了,用不惯。
金蛇剑法是专门配合金蛇剑的剑法绝学。
金蛇剑在手,剑尖两叉既可攒刺,亦可勾锁敌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伤敌,威力无比。
若是用寻常铁剑,不仅招式不连贯,还会露出致命的破绽。
狄光磊算是行伍出身,认同“以正合以奇胜”的大道。
所学武艺无论拳法锏法镗法都是势大力沉,堂堂正正,不可能转修金蛇剑法。
钻研招式,不过是吸收其中的奇诡路数,让自身武艺更加灵活,变化更加流畅。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反而加快了对于金蛇剑法的领悟。
看了几遍,狄光磊取出亢龙锏,在山洞之内指东打西,演练武艺。
练了一个时辰之后,狄光磊停手,收起亢龙锏,拿出了一台手机。
借着头灯的光,对着那几百个图像一阵拍摄。
在选择去新的世界之前,先去一趟现代世界,实在是一件非常完美的算计。
虽然没有搞到枪支弹药,但头灯、手机之类的科技物品足以抵消花费的因果点数。
出了洞穴,狄光磊下了华山,连夜到了华山脚下华阴县,随便寻了一家客栈住下。
翌日清晨,狄光磊早早离去,对于华山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
在“神探狄仁杰”世界,狄光磊把能学到的武艺尽数练到大成,武功已经到了尽头,需要新的高深秘籍来强化实力。
这份秘籍必须足够高深,所在的世界不能太强,能大量捞取因果点数。
在论坛上一番查找,狄光磊看上了金庸笔下那门能够让人死而复生的绝学——《神照功》。
这门内功足够博大精深,连城剑法舞剑吟诗也足够潇洒。
只是《连城诀》时间跨度比较长,剧情相对简单,获取因果点数的机会较少,不够去下一个世界的。
好在,金庸作品处于同一个世界观,论坛大神无所不能。
《碧血剑
太平盛世,文人墨客游览华山,出口成章,留下传世名作。
王朝末年,豪杰四起战争频发,华山险地,远离纷争兵戈。
自古华山一条路。
即便是在这个有“武功”存在的世界,华山上仍旧只有一条路。
狄光磊身着儒袍,背着书箱,装扮成一个文弱书生,沿着奇险的栈道上了华山。
这倒不是伪装,一个书生登临华山绝顶,白衣胜雪,一尘不染,任谁都能发现有鬼。
穿儒袍,只是因为狄光磊喜欢儒袍的样式。
到了一方新的天地,脱离了以前全部因果,狄光磊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快。
管他实用不实用,我舒服就行了。
不多时,狄光磊登临玉女峰峰顶,到了华山派驻地。
此时已经是崇祯十六年,大明王朝到了尾声,天下动乱,民不聊生,本就不富裕的华山派更加的破败。
放眼望去,只有稀稀拉拉十几棵古树,五六间普普通通的石屋。
与其说是门派驻地,倒不如说是穆人清和袁承志的住所。
石壁之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剑痕,一株大松树上面,有一个透明的窟窿。
那是剑孔。
多年前,穆人清演练剑法,招式施展到极处,一招“天外飞龙”把长剑脱手飞出。
剑身刺入松树,全部没入。
以狄光磊的神力和武艺,挥舞亢龙锏或者凤翅镏金镋,打断松树轻而易举。
但若是只有一把寻常铁剑,刺入这么粗的松树,却是万万做不到了。
狄光磊看准松树上的剑孔,五指如钩,一招“恶虎挥爪”抓了过去。
“碰”的一声,五指插入松树,没入两寸,留下虎爪形状的孔洞。
比对了一下剑孔和指孔,推测了一下穆人清的实力,狄光磊转身离开,去往峰西绝壁。
那里是金蛇郎君的墓穴,金蛇秘籍被袁承志取走,金蛇剑还在。
狄光磊并不练剑,对于剑法并不怎么精通,但这不代表狄光磊对金蛇剑没兴趣。
日后无论以这把宝剑为借口结交袁承志,或者和五毒教合作,都是不错的事情。
穿越之前,狄光磊通过那些网络大神做好了攻略,选择的时间点正是袁承志下山的时候。
华山无人,只有两只猩猩,大大方便了狄光磊的行动。
峰西绝壁光滑如镜,没有凸起的石头,也没有石坑,猿猴都攀不上去。
猿猴不能,人可以。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可以制造工具。
狄光磊带着飞虎爪,如同蜘蛛侠一样在石壁之上来去自如,几个起落便寻到了金蛇郎君的墓穴。
洞**部幽深黑暗,但这难不住狄光磊。
一拍传送令,取出一个大功率头灯。
摘了儒冠,带上头灯,狄光磊快步进入洞穴。
也不知华山石壁有什么妙处,魔教长老被关入石洞后在石壁上刻录剑法招式,金蛇郎君也在石壁上刻录剑法招式。
最终,这些都成了主角的“奇遇”。
从这点来说,查大侠对于华山派当真不错。
招式图形下边,是一个金光璀璨的剑把。
伸手握住剑把,轻轻一拔,一把金灿灿的宝剑出现在眼前。
整柄剑好似由一条蛇盘曲而成,蛇尾勾成剑柄,蛇头则是剑尖,蛇舌伸出分叉,是以剑尖有两叉,剑身上有一道血痕,发出碧油油的暗光。
狄光磊挥舞两下,兴致大减,收起金蛇剑,转身去看金蛇剑法。
不是看不上这把削铁如泥的宝剑,而是狄光磊习惯使用重武器,武道境界也还没到举轻若重的地步,这把剑太轻了,用不惯。
金蛇剑法是专门配合金蛇剑的剑法绝学。
金蛇剑在手,剑尖两叉既可攒刺,亦可勾锁敌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伤敌,威力无比。
若是用寻常铁剑,不仅招式不连贯,还会露出致命的破绽。
狄光磊算是行伍出身,认同“以正合以奇胜”的大道。
所学武艺无论拳法锏法镗法都是势大力沉,堂堂正正,不可能转修金蛇剑法。
钻研招式,不过是吸收其中的奇诡路数,让自身武艺更加灵活,变化更加流畅。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反而加快了对于金蛇剑法的领悟。
看了几遍,狄光磊取出亢龙锏,在山洞之内指东打西,演练武艺。
练了一个时辰之后,狄光磊停手,收起亢龙锏,拿出了一台手机。
借着头灯的光,对着那几百个图像一阵拍摄。
在选择去新的世界之前,先去一趟现代世界,实在是一件非常完美的算计。
虽然没有搞到枪支弹药,但头灯、手机之类的科技物品足以抵消花费的因果点数。
出了洞穴,狄光磊下了华山,连夜到了华山脚下华阴县,随便寻了一家客栈住下。
翌日清晨,狄光磊早早离去,对于华山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
在“神探狄仁杰”世界,狄光磊把能学到的武艺尽数练到大成,武功已经到了尽头,需要新的高深秘籍来强化实力。
这份秘籍必须足够高深,所在的世界不能太强,能大量捞取因果点数。
在论坛上一番查找,狄光磊看上了金庸笔下那门能够让人死而复生的绝学——《神照功》。
这门内功足够博大精深,连城剑法舞剑吟诗也足够潇洒。
只是《连城诀》时间跨度比较长,剧情相对简单,获取因果点数的机会较少,不够去下一个世界的。
好在,金庸作品处于同一个世界观,论坛大神无所不能。
《碧血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