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天魔(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战至最终,胜败将分。  

无需多言,因陀罗倾尽全力,将毁灭之矛怒掷而出,恍惚之间众人似见到了一尊魔神,在那错乱的时空之中悍然起舞。  

祂的舞姿,那样的激烈,那样的狂乱,每一道舞步的跳动,都叫雷火喷张,万物生灭。  

在这舞步之中,雷霆消去了,火焰熄灭了,时间虚无了,空间消失了,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都在此刻走向终焉,走向寂灭,走向虚无。  

最终,只剩一颗眼瞳,一颗漆黑的眼瞳,竖立在寂灭的虚无之中。  

天地不存,时空不在,只有这一颗眼瞳,于寂灭终焉之中开启,射出一道言语难以形容,难以描绘的辉光,携着世界终焉,天地起源的毁灭之力,击向对手。  

许阳对此,也不多言,只将两指并起,奉向九天苍穹。  

“这…!?”  

霎时,煌煌剑光,粲然而出,此方世界,无数生灵心生悸动,犹若浪潮汹涌,难以抑制。  

随后,天地作动,雷霆轰响,九天苍穹之中,风也成剑,云也成剑,电闪雷鸣皆尽成剑,甚至虚空虚无之处,都有元灵之气化为剑形。  

剑气剑气,数以兆亿的剑气,自从此方世界,万事万物,众生众灵之中凝聚而出,汇成浩荡剑流,纳入这方剑阵。  

九仪三才,权御天地!  

轩辕神剑诀,九仪天尊法,圣道最终招!  

“轰!!!”  

如此一剑,轰然斩出,亿万生灵感同身受,皆有剑斩诛魔之势。  

“轰!!!!!!!”  

最终一击,万物湮灭,光辉与光辉,声响与声响,都在那震撼的碰撞之中化作虚无,一切都不复存在,只剩一口威煌圣剑横立苍穹。  

“砰!!!”  

片刻沉寂之后,又闻破碎之声,在此铿锵响动。  

众人凝目望去,只见战场之中,万象皆尽消散,只余一道身影。  

是因陀罗!  

只见这位婆罗天帝,身躯踉跄,步步而退,四只臂膀骨肉迸裂,千只眼瞳鲜血溢流,每退一步都有撕心裂肺之感,手中的矛与杵,风与雷,也随之迸裂,破碎,飘散,湮灭。  

“上主!!!”  

这一幕,看得残余的婆罗诸神目眦欲裂,侍奉三相神的几名梵仙更是难以接受,甚至忽略了眼前的对手,发出惊恐的吼叫,随后便遭到无情的重创。  

但他们却顾及不上,双眼死死的盯着中央战场,盯着战场之中的因陀罗。  

“砰!!!”  

踉跄身躯,终是不支倒地,因陀罗仰面屈膝,左右生长的梵天之首碎成光影,骨肉迸裂的四只臂膀无力垂下,象征维护与毁灭的金刚杵与阿摩迦,如今只剩残缺的握柄,其他全数粉碎,化作尘埃消散…  

他败了!  

败得这般干脆,这般彻底!  

纵然凭着体内的三相之力,催发出了一分合道之威,也未能战胜对手,反被对方一剑挫败。  

为何,为何?  

他只是一个九阶人仙而已啊!  

如何能够抵挡这三相之力,如何能够摧撼这合道之威?  

为何!?  

自是因为…  

“天帝!”  

“大权!”  

“劫运!”  

“人心!”  

许阳立于虚空之中,又有一番深刻体会。  

不错,他之修为,不过人仙,未入极道之境,成就地仙之果。  

哪怕凭借九阶天工造法,营造出堪比极道帝兵,甚至更胜一筹的九仪天尊,其战力也不过与地仙相当,还得靠技能特性额外加持,才能与极巅地仙争锋。  

但也只是争锋而已,常规而言,胜算渺茫,除非玉石俱焚,否则至多战平。  

反观因陀罗,虽非极巅地仙,但凭着体内的三相之力,催发出的合道之威,便是极巅地仙也要退避三舍,不能正面相抗,否则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场。  

如此,他怎会败,三相之力,合道之威,怎会不敌那九仪圣剑?  

自是因为许阳不止此等相加。  

天神地祇法!  

天地大权,人心大势!  

早在数万年前,许阳“招募”到地藏的时候,就自这位玄黄界顶尖的地仙大能手中得到了地仙境的天神地祇法,并随着“领主”等阶的不断提升,他对这天神地祇法的领悟与理解,越来越深刻透彻。  

此法乃是玄黄独有,造化非凡,不仅可以敕封仙佛神圣,还能成为一界共主,执掌“天帝”大权,获得整个世界的权柄与位格加持。  

世界的位格越高,天帝的权柄越大,这加持的力量就越强,以玄黄界为例,天帝“穹高”本是天仙,但在此界中,凭此加持,却可以发挥出金仙的伟力。  

许阳做过研究,如玄黄界这般的仙神大世,可称大千世界,可以造就仙神,甚至容纳金仙,时间流速与他本尊所在的太玄界为十比一。  

大千世界之后,便是中千世界,虽也可造就真仙真神,乃至天仙地仙,但却无望诞生金仙,时间流速与现世太玄为一百比一,如今的道法世界,神武世界,便属此等世界。  

最后是小千世界,几乎不可造就仙神,大乘合体就要飞升,甚至化神返虚都不能留存,时间流速与现世为三百六十五比一,首次入梦的大周世界,还是神武前身的大唐世界,便属此等世界。  

三等世界之中,大千世界最高,若得天帝大权,加持之下,可当金仙,中千世界与小千世界逊色许多,但倾力加持,应当也有天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