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出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训练一天,提升一级,这效率着实不高。  

这还是有“前世经验”的前提下,不然效果可能还要打个折扣。  

但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好。  

除去等级提升,技能也提升了不少,尤其是武器技能,单手与长杆两项直接提升到了大师级别。  

武器技能,不仅能提高武器使用的伤害,还是学习某些特殊技能的前置条件,向来都是越高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次对练,许阳的武器技能也提升到了大师级别。  

技能的提升没什么好说的,许阳更在意是这提升的背后,单论技巧,他的剑法枪法绝对是仙级神级的,但此前属性面板上却没有达到这个等级,现在经过对练才达到大师。  

这说明什么?  

说明通天塔无法“扫描”他的灵魂与记忆,只能扫描他的身体形成数据,所以他虽然有仙级神级的技巧,但在属性面板上武器使用的技能却不高。  

这是一件好事,许阳可不想一直给人扫描记忆,这跟搜魂有什么区别?  

等级,技能,此次对练的收获就差不多了,至于最后的好感度…  

可以理解为英雄的士气,只不过有更多的功能,更多的效果。  

兵种的士气属性,直接影响兵种工作战斗的效率,士气越高效率越高,士气越低效率越低,低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倒戈叛逃等极端情况。  

兵种尚有“叛逃”的权力,作为更高层次的英雄,自然也有选择的权力。  

如果领主与英雄的好感度过低,轻则英雄辞职,离你而去,重则撕破脸庞,直接叛逃,甚至带兵作乱,毁灭领地。  

通天塔历史上就有不少因为“职场关系”处理不好,与核心英雄闹掰甚至反面成仇,最终导致领地灭亡的惨痛例子。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好感度有坏处,自然也有好处,好感度越高英雄的工作效率越高,除此之外还能“开发”英雄的能力,甚至与领主生成十分强大的组合特技,直接华丽逆袭,改变一个领地的命运。  

所以,怎么与手下的英雄相处,一直是通天塔领主的必修课。  

有人以王道,有人以霸道,也有人以“舔道!”  

许阳就不同了,他打算以教道,教化之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如此这般,一月之后。  

校场之中,众目睽睽,男女分坐四方,观看两人比斗。  

“啪!”  

许阳一枪,直刺而来,荡开对方阻碍,点在敌手心房。  

花木兰退开半步,站住身躯,看着点在自己心口的长枪,略微失神又做苦笑,向许阳拱手说道:“主公神技,木兰愚钝,不能及也!”  

“哈!”  

许阳一笑,也不多言,只将长枪撤去,再看属性面板。  

“你们完成了一场对练!”  

“花木兰获得5000点经验。”  

“花木兰提升到6级!”  

“花木兰的武器掌握技能提升到一阶LV9。”  

“花木兰与你的好感度提升到80点。”  

面板方才打开,便见虚幻光屏,忽明忽暗的闪烁,似乎有什么力量在其中激烈冲突。  

如此纠缠片刻,才见一行小字,在那特殊技能一栏缓缓生出。  

特殊技能:教师技能介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可以训练英雄与士兵,获得更多的经验,一定概率进入明心,顿悟,觉醒等状态,获得大量经验,提升各项技能,觉醒英雄天赋)  

一月苦练,外挂再度发力,生成了第二项技能特性——教师!  

特性效果,已然说明,对于培养英雄,发展领地有着极大作用。  

尤其是明心,顿悟,觉醒等特殊效果,完全可以将一名普通英雄提升为稀有英雄甚至史诗英雄。  

当然了,许阳也知道,这玩意的触发概率一定十分感人,不比直接入手史诗英雄低多少,但不管怎么说有总好过没有。  

毕竟,这是技能特性,可以升级的技能特性,现在几率感人不代表以后也几率感人,时间是最神奇的魔术师,终有一天小草会长成参天大树。  

他要做的,就是积累,发展,以及等待!  

姓名:许阳种族:人等级:10(一阶领主)  

体力:1813  

智力:6  

魅力:51  

无双:130/130  

声望:1860  

基础技能:一阶强身LV6,一阶强击LV109,二阶强弓LV1,一阶武艺LV10,一阶骑术LV6,一阶后勤LV1,一阶统帅LV11,一阶教练LV5。  

武器技能:单手武器(大师),弓箭武器(大师),长杆武器(大师)  

特殊技能:布衣(天赋),教师(天赋),黄巾(文明),猛龙破军(无双奥义)  

装备:纶巾,长裤,虎皮衣,古锭刀,芦叶枪,破旧手套,绑腿布鞋,精制铁背弓,将军箭袋。  

属性面板,变化不大,重点还是领地,虽然限于海岛大小,但一月时间也有不少发展。  

领主:许阳领地文明:黄巾领地建筑:黄巾营地X1,黄巾校场X1,码头X1,鱼市X1,伐木场X1,采矿场X1,铁匠铺X3,金国铁匠铺X1,水井X10,箭塔X20,农田X10,鱼场X60,民房X120。  

领地部队:800黄巾众,100黄巾步卒,100黄巾枪兵,20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