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秘辛(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各洞真仙?”  

许阳摇了摇头,淡笑说道:“芥藓之疾,何足道哉。”  

“道友当真,直言不讳!”  

君卿听此,亦是一笑:“既不是为各洞真仙,还有何难是君卿可解?”  

“盟天道传承久远,君仙子更是阅览三教,博古通今,必知上古秘辛!”  

许阳赞赏一声,轻笑说道:“还请仙子解惑。”  

“哦?”  

君卿柳眉一挑,眼神莫名:“道友欲知何种秘辛?”  

“神战之秘!”  

许阳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上古之战,究竟因何而起,最后又如何而终,为何战后各大仙境,神国,佛域皆尽封闭,以至绝天地通,使得魔劫肆虐,至今都还不见踪影?”  

“这…”  

君卿眼神变幻,一时无言。  

许阳也不在意,品味茶茗,静候结果。  

这位君仙子,正是盟天道之主,三教同修,九劫圆满的一大真仙。  

十余年前,她悄无声息的渡过入世天劫,重回人间,成为首位入世的九劫真仙。  

对此许阳并不意外,毕竟盟天道法玄妙,乃是三教同修之果,并合佛门宏愿大誓,道门天人之法,以及儒门圣学,对于天道人心的领悟与理解,不是寻常道统法门可比,在这“渡劫”一道有巨大优势。  

当年玉照作为盟天道传人,便与他有过“业务竞争”,凭借盟天道法,开解了不少福地,获取了不少功德。  

由此可见盟天道法之妙。  

身为盟天道主,君卿率先入世,乃是情理之中。  

但情理归情理,这只能做个例,并非普遍情况。  

其他洞天真仙,还在洞中蛰伏,未能一同入世。  

否则三月前,峨眉金顶上,围观他与任白眉大战的,就不是一干劫境仙神,而是一众九劫真仙了。  

除非有与盟天道法相当的渡劫法门,否则各洞真仙想要入世,还得等待时局发展,天道进一步放开限制。  

毕竟,九劫成真,殊为不易,如何都不可能冒险行事,为一时利益之争赌上道途性命。  

就是能,许阳也不太在意,毕竟有玄天剑宗作教训威慑,纵然各洞真仙入世,万道学宫也能保证基本局面,千百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动。  

所以,如他所言,各洞真仙,只是芥藓之疾。  

许阳真正关心,真正重视的,还是各大仙境,佛国,神域,圣地。  

那些天仙帝君,地仙大能,三清道统,三相神灵,三世诸佛…  

这些至上强者,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三月前,峨眉金顶一战,他虽大破任白眉与两仪微尘阵,奠定了自身“真仙无敌”的地位,但也只是真仙无敌而已。  

他的底蕴,已经耗尽了!  

天地三才,九仪剑阵,便是他最强手段,若再有强敌跳出,更胜于任白眉,那他不说必败无疑,十死无生,也要捉襟见肘,受制于人。  

隐患极深,威胁极大!  

偏偏这样的隐患,这样的威胁,不在少数。  

毕竟,此方世界,乃是仙神大世。  

各大神系,汇总起来,有多少天仙地仙?  

许阳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数量绝对不少。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他都要未雨绸缪,落子布局于将来。  

所以,他请来了这位盟天道主,准备向她求教,解去一干疑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至于这是否会暴露什么…  

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些东西已经瞒不住了。  

仙神之中,哪有愚夫,你能蒙住一时,还能蒙住一世?  

所以,暴不暴露,已无所谓,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没有点破而已。  

君卿放下茶盏,神情变幻,许久方才出声:“此事,说来话长啊!”  

许阳一笑,处变不惊:“那就请仙子细细道来,在下倾耳而听!”  

“好吧!”  

君卿摇了摇头,不再矜持:“道友可知诸天万界。”  

“嗯!?”  

许阳眼神一凝,随即点头:“世有诸天,界如恒沙?”  

“不错,世有诸天,界如恒沙!”  

君卿点了点头,喃喃说道:“此方世界,乃是仙神大世,界外还有诸天,万般世界,宛若恒沙,数之不尽,那外道魔世便是其中之一。”  

说罢,君卿目光一转,神情更是玩味:“道友可曾遨游诸天?”  

许阳一笑,不置可否:“仙子这般说,定是遨游过?”  

君卿点了点头,轻笑说道:“九劫成真之后,吾曾遨游诸天,收获甚大。”  

“哦?”  

许阳一笑:“仙子有何所获?”  

“见道,见佛,见儒,见诸天妙法,万界玄机!”  

君卿打了一个机锋,随后又做笑道:“吾游诸天,发现一事,那便是这诸天万界之中,都有各大道统痕迹,道门三清,佛门二乘,儒门圣师…”  

“除此之外,各道传承,修法也都大同小异,甚至一般无二。”  

“如我玄门,炼气筑基,金丹凝婴,元神返虚,合体大乘…”  

“这等境界划分,不止一世,不止一界,有的大同小异,有的一般无二。”  

君卿回转目光,望向许阳:“道友可知是何原因?”  

许阳听此,顿陷沉默。  

这个疑问,其实一直在他心中盘桓。  

庄周梦蝶,神游诸天,修行至今他穿梭过许多世界,经历了许多事情,也积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