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锋芒(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三看书,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龙啸惊天,声震苍穹。  

身为魔龙之子,嫡脉血裔,龙伊的实力不用多说,在魔龙岭一干化神长老之中位列前茅,乃至头首,不然魔龙子也不会孤注一掷的将他派出。  

实力虽强,但龙伊却不敢有半点轻慢,毕竟天劫高悬于顶,随时可能加身,必须尽快结束战斗。  

所以,他直接显出真身原形,一头黑鳞蛟龙,直冲九仪高坛。  

就在此时,远方一点寒芒乍现,叫他心中警兆大作!  

惊惊惊!  

心惊肉跳,亡魂皆冒!  

惊从何来,凶在何处?  

龙伊不知,但身体已在警兆之下本能动作,团成一团,转为防守之态,更将法力加摧,注入颈间那片宝鳞。  

身在现场,纵是元婴,眼光触及之下,也觉双目生痛,似连心神都为剑芒所伤。  

法力注入,宝鳞闪烁,隐隐传出一声龙啸,团成一团的魔蛟瞬时笼上一层乌黑宝光。  

九仪高坛周边,一干道童见此,纷纷就地打坐,抓紧机会吸收元灵之机。  

“求收徒,求授法,我也想玩飞剑啊!”  

对那凛凛剑锋,金丹也好,元婴也罢,都是身躯僵直,半点不敢动作。  

剑者却不言语,收剑入匣,转身而去,一道背影渐行渐远。  

剑者负手,不作言语,唯有剑光飞回,没入匣中,重归平常。  

许阳手捧剑匣,默不作声,将这破山伐庙所得的天道功德,全数注入匣中,蕴养轩辕之剑。  

静寂许久,才听佛号诵起,枯荣僧双手合十,满面悲悯:“劫数劫数,只望天下之人,能够引以为戒,勿令此事重演,再叫无辜死伤!”  

下方绞杀结束,上方雷劫也至终点,天宇震动,雷霆万钧,一名名魔龙修士化作飞灰,劫灭于雷霆之中。  

几年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足够事物变化了,当初在伏龙山拜门的一干飞禽走兽,得他传授,再加指点,苦练太阴化形法数年终于有成,步入精怪之境,化为人身修行,此次更是随他主持罗天祭仪。  

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但别无他法,只能强渡。  

真龙宝鳞!  

如此这般,不过片刻,魔龙岭一干修士便死伤大半,仅有少数侥幸仓皇而走,逃过了剑光绞杀。  

直播间内,众修惊骇,难以言说。  

破山伐庙,攻打各大洞天福地的战略已经展开。  

对此,各大洞天福地,将会如何回应,如何选择?  

魔龙子——死!  

“老实说吧,你们到底有多少人?”  

不止直播间,檀山枯荣寺,亦是死寂一片。  

有些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剑芒作动,凛然而出,绞向魔龙众修。  

“阿弥陀佛!”  

就在众修纷乱猜测之际…  

“怎一回事?”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前者,因为此世正历魔劫,可以获取大量天道功德,乃是铸炼轩辕的最佳时机。  

一剑西来,穿云破日。  

数年前,他得伏龙山遗产,有两个发展选择,一是炼制轩辕,二是组建机甲。  

何等锐利的一剑!  

如此剑光,瞬过虚空,刹那穿入战场,更引天地之势,顺那人心之潮,展出凛凛天人之威,连那漫天劫云,都被剑光映照,一时失色。  

但轩辕错过就真的错过了。  

“剑修,这等的剑修!”  

却不想…  

至于修为提升…用功德来提升修为,实在有些暴殄天物,尤其是当下这个关口,修为如此低微,完全可以自己重修,没有必要用功德提速。  

这也是他攻打洞天福地的原因之一,当下关口没有什么能比这破山伐庙进境更快了。  

那剑如何,无人看清,只见得一道利芒,一道锐利至极的锋芒。  

这魔龙岭便是例子,合体返虚劫灭雷霆之下,印证了“九死”之险,但也有一名化神长老侥幸渡过天劫,雷下生还,说明了“一生”之机。  

“嗖!!!”  

“一剑诛化神!”  

最后一声啸动,是身体残存的本能,随后便是蛟龙陨落。  

合体身死,返虚皆亡,只有化神见得一线生机。  

“嗡!”  

“嗖!”  

“嗖!”  

“这…”  

凭此,纵是返虚一击,龙伊自认也能生受。  

如此,凭什么一剑诛杀龙伊这样的化神大修,还有魔龙岭的一众元婴金丹。  

最终,地动山摇之中,一切落下帷幕。  

剑诛化神,何等威慑?  

龙伊身为化神龙子,又有真龙宝鳞在手,如此都被一剑诛杀,那他们这些元婴金丹…  

逃逃逃!  

宗祖太上,都已入劫,留下他们这些弟子,金丹元婴的修为,如何挡得住能诛化神的剑锋?  

魔龙众修作鸟兽散,夺命剑光却是不停,展出惊人剑速,绞杀一众魔龙岭修士,又是血染长空。  

“大大大大佬,请受我一拜!”  

剑匣方才回返,虚空便见金光,竟是实质的功德之力,落到了修者之躯。  

此战消耗甚大。  

“这剑,这剑…”  

入世天劫,九死一生!  

九死虽险,但仍有一线生机存在。  

起码要到渡劫境界,功德提升修为的性价比,才能大于炼制轩辕。  

直播间内,乱作一团,众人言语纷纷,难掩心中激动。  

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必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