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东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吱!!!”  

那车队正在高速路上疾驰,哪儿想到前方突然横现一人,根本反应不过来,便被对方重拳轰中。  

先是一声轰鸣,随后便是车胎摩擦与部件炸裂的混乱响动,头车直接爆开火花,好像撞上了一辆重型坦克,车身变形,挤压成块,后方的几辆车子也急刹不住,轰然撞上前来变做一团钢铁麻花。  

瞬间,只是瞬间,一个惨烈的车祸现场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直播间内,众人见此,也是沉默。  

虽然相比之前种种,这截车算不得什么,但那钢铁机器与血肉之躯高速对撞的力量感,依旧予人无比的震撼。  

这样的力量,这样的身躯,这样的武功…  

着实难言!  

直播间内死寂一片,现场亦是寂寥无声。  

几辆轿车,撞成一团麻花,加装的车身完全变形,成为死亡的钢铁囚牢。  

这样恐怖的撞击中,还有人能够幸存吗?  

无人知晓,现场也无响动,似乎已无生命迹象。  

但许阳却是不顾,迈步来到这“钢铁麻花”的中央,粗粝的一双大手犹若铁钳动作,直接将扭曲变形的车厢撕开。  

就是在这车厢撕开的瞬间,一道金光喷吐而出,直向武者眉心而来。  

金光如虹,贯日而来,欲要贯穿武者脑颅,却在眉心之前被一道无形罡气所阻,双方碰撞,迸溅火花,陷入无比激烈的对冲。  

“轰!!!”  

也是同一时间,后方车辆炸开,一道身影飞出,袭向武者背心。  

“二叔,三叔!”  

见此一幕,众人反应不说,叶辰首先惊呼。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叶家深明此理,所以此次动作,调用了两大筑基,便是他的二叔三叔。  

虽然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一些福地的崩解,筑基修士已不像几百年前那样罕见,但也是凡俗中的顶尖战力,他叶家也不过四人而已。  

调动家族一半的筑基战力,拿一个发展不过一年的仙缘者,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但如今…  

一道金光在前,犹若毒龙电钻,直刺武者眉心。  

一道红光在后,好似烈火燎原,直扑武者背身。  

此时画面放缓,再成子弹时间,将那一金一红两道光华分剖呈现。  

金光之中,是一剑器,锋芒凌冽。  

红光之中,是一印玺,烈焰腾腾。  

“这是…”  

“庚金剑!”  

“离火印!”  

“叶家的两大法宝!”  

“伏龙山…不愧是炼器宗门。”  

“筑基修士,都能佩戴法宝,甚至人手一件。”  

“哼,凡俗元灵稀薄,寻常炼气士修行都不易,哪有多余法力蕴养法宝?”  

“看来传闻不虚,那伏龙山福地快要维持不住了,不得不将战略方向转移,经营尘世,否则也不会将法宝赐给叶家这样的外门势力。”  

“一个武夫,对两大筑基,两大法宝在手的筑基!”  

“这…”  

看那剑印双宝,众人心绪更乱。  

就在此时,画面恢复,庚金剑如龙急转,欲穿武者护身罡气,离火印呼啸而来,直击武者背身脊柱。  

两大筑基修士法力贯注,催这法宝威能,也有几分气象。  

然而…  

武者仰头,竟做一磕,犹若巨锤重击,砸在那庚金剑上,直接将法宝金光轰碎,连带剑器激射而回,反向修者身躯而去。  

“噗!”  

那叶家修士闪避不及,直被反射而来的剑器贯穿身躯,带出一道绚丽血花,整个人向后翻倒,最终瘫软在了钢铁车厢之中。  

后方袭来的离火印,也在同一时间击中武者背脊,但依然被一道无形罡气所阻,印玺重击,离火焚元,法宝威能急催,但还是难将武者罡元破除。  

武者对此,竟也不顾,任由那离火印在后轰击,径自步上前去,对那重创倒地,满面惊恐的叶家修士,举起了粗粝宛若砂锅的重拳。  

“二哥!”  

一声惊呼,一声闷响。  

武者重拳轰下,修士脑颅粉碎,红白之物,溅满车厢。  

叶家筑基——死!  

一人身死,一人惊逃。  

眼见对方顶着自己的离火印,一拳轰碎了二哥的头颅,后方那名叶家修士终是意识到双方差距,急忙收回离火印,化作一道火光遁去。  

逃逃逃!  

修士前脚方逃,后脚便见武者回身,也不纵步追赶,只将武道罡气一运,立时掌下生辉,金光凝就龙影,昂首啸动,震撼而出。  

“轰!!!”  

降龙之掌,如龙过境,力强速快劲更猛,刹那赶上敌手,轰碎赤红遁光。  

遁光炸碎,烈焰纷纷,犹若烟火绚放,一人身影跌出,重重坠击在地。  

“三叔!”  

叶辰惊呼一声,面色惨白,也不由自主的向后倒去,瘫软在了沙发之上。  

一瞬之间,两大筑基,一死一伤。  

“这…!”  

直播间内,众人见此,亦是大骇。  

两大筑基修士,还有法宝在手,都破不得他那护身罡气?  

这要多么雄厚的根基?  

难道他的修为,已入武道三境,堪比仙道金丹?  

这凡俗之间哪来的三境武夫?  

众人骇然,难以言语。  

直播镜头,随之转移,落向那叶家修士,只见其衣衫褴褛,周身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已无起身之力,只能倒在地上,惊恐得抽搐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