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涅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  

“道爷,收了神通吧!”  

“现在的道士这么暴力的吗?”  

“我总算知道狂徒大佬为什么不来了,感情你俩风格一样啊?”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要看法术,法术你懂吗?”  

直播间内,一如既往,热闹非常。  

虽然还是那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这次并没有多少人在行内。  

哪怕聂海龙,也是眉头紧皱,惊疑不定。  

修真者,炼气士!  

联邦虽也有这样的力量,但那已经是顶层的存在,他接触不多,了解更少。  

所以此刻,对这道人,除去一个强的认知,他再看不出什么端倪。  

但好在他久经沙场,跟黑莲教打过不少交道,知晓另一方的底细。  

“血肉菩萨!”  

“大黑佛母!”  

“黑莲教以黑莲经为本,信奉血肉菩萨大黑佛母,其教上下最大的追求就是让大黑佛母降临世间。”  

“为此,黑莲教自立教之初就一直四处作乱,暗行血肉祭祀,挑动各方纷争,时至今日已有一千三百年之久。”  

“在这一千三百年中,黑莲教一共举行过五次佛母祭,以大量血肉生魂祭祀,欲要创造出能够容纳佛母,化身降世的躯体容器。”  

“这五次佛母祭,每次都造成了极为血腥的动乱灾祸,甚至直接颠覆了一个古代王朝的统治,间接造成数千万人口死亡。”  

“黑魔尸,便是这容器的雏形,由大量血肉肢体构成,并能吞噬血肉生魂进化,配合黑莲教密咒,有近乎不死之能,寻常手段根本无法消灭,反倒会刺激它的进化,黑莲教称之为——涅槃!”  

“血肉涅槃!”  

“黑莲胎,血菩萨,肉佛母!”  

“这是该容器的三个阶段,据说只要涅槃成为肉佛母,便可接引大黑佛母的意志降临,让祂的一道化身显现人间。”  

“黑莲教作乱至今,掀起过五次佛母祭,只有一次成功制造出肉佛母,也就是那一次,让古明王朝覆灭,黑佛母化身现于人间,横行无忌,吞食了多位筑基大修,最终遭到天雷轰击,覆灭于良山之地。”  

“若无这天雷灭魔,黑莲教说不定真能掀起一场灭世之劫,让这黑佛母真身降临人间。”  

看着那被一脚踏住的黑莲胎,再回想黑莲教的“光辉历史”,聂海龙的面色更是难看了几分。  

联邦机关很清楚,红月过后,必有大乱,所以对于黑莲教这类的势力一直严厉打击,严加监管,避免再有“佛母祭”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没想到还是避不过,这一次黑莲教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在这九曲山培养出了“黑莲魔胎!”  

若是任其发展,血肉涅槃,成为第三阶段的肉佛母,并接引成为大黑佛母的化身,那就是以联邦现在的力量,恐怕也很难镇压,最后不知会有造成多么恐怖的破坏。  

所以…  

“砰!!!”  

形体扭曲的黑莲胎被死死踏住,激烈挣扎震得大地轰响,但却动摇不得那道人丝毫,猩红血液干枯,漆黑咒文蒸发,眼看就要灭于对方天罡雷斗之下。  

“嗖!”  

就在此时,破空声响,数道乌光从各个角度飞射而来,刁钻狠毒的向道人射去。  

“雕虫小技!”  

却见道人一言,拂尘挥扫,电光错动,好似雷鞭扫荡,截击飞来乌光。  

“砰!砰!砰!”  

只见拂尘鞭抽,雷电惊走,犹若银龙盘身,炸碎道道乌光,化作碎片落地。  

定睛一看,正是漆黑长钉,已然断成几截,还有雷电纠缠,阵阵黑烟蒸腾,恶毒黑煞尽消。  

正是黑莲教看家法宝——黑魔钉!  

“这…”  

“道长好雷法!”  

“凡间竟有如此高人。”  

“莫不是哪方古宗的传人,出了洞天,步入人世?”  

“这黑莲教的黑魔钉恶毒无比,污秽至极,专破武者罡气与修者法力,不想今日遇到了克星。”  

“黑莲魔胎都弄出来了,这一次莫不是黑莲教主亲至?”  

“当年的大黑佛母化身,便是灭于天雷之下,说明雷法对这邪魔大为克制,只要速战速决,灭了这魔胎,那大黑佛母就没有降下化身的机会。”  

“雷法威力大,消耗也大,这黑莲魔胎又有血肉涅槃之能,抗击极强,不知他的法力能否支撑得住?”  

直播间内,仍是吵闹,更吸引来了不少“业内”之人,暗自思量。  

就在此时…  

“嗖!!!”  

破空之声再起,乌光如箭而来,煞气几何倍增,威能远胜方才。  

“这是…”  

众人眼神一凝,惊骇欲绝,还未言语,便见画面一瞬放缓,又是进入“子弹时间!”  

时间放缓,清晰呈现,汹汹乌光之中,一根长钉尖锐,钉上丝丝血红,却非气流,而是实物,实质的血肉,生在这黑魔钉表面,透出诡异的鲜活质感。  

“血肉钉!”  

“法宝!”  

“黑莲教主!”  

众人色变,更是骇然。  

法宝!  

在这筑基都可称“大修”的凡间,法宝的价值不用多说,每一件都是压底之物,不到生死关头,根本不敢动用。  

黑莲教,便有一件这样的法宝,据说是当年那佛母化身灭于天雷之前,用大量血肉生魂合黑莲秘法炼成,赐予了当时的黑莲教主。  

而后,那佛母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