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强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三看书,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小小大乘,可笑可笑!  

小小返虚,更加可笑!  

所以,对于此事,许阳还是有所重视的。  

南海旁门之地,有百宗十派之说。  

百宗不用再提,此时此刻,已经难上台面。  

十派水平,也是一般,只有三家拥有大乘修士。  

南海派,明月阁,玄阴岛!  

明月阁商行天下,以和为贵,少入争端。  

南海派为南海之主,虽为旁门但偏属正道,勉强也算守序一方。  

玄阴岛则偏属邪道,修法诡异,手段狠辣,乃是南海一大祸害。  

见此一幕,无论南海修士,还是玄阴众邪,全都倒抽冷气,惊心不已。  

玄阴众修,无不胆寒,纷纷避让开来。  

随后…  

黑衣老叟牙关一咬,翻手取出一物,赫是一本书簿。  

李苍梧见此,也未继续厮杀,只纵起天雷双剑,向玄阴大阵中枢而去。  

“哼,云老鬼,你死到临头,想拉老夫一同上路,简直痴人说梦!”  

这些年明月阁置身事外,由南海派与玄阴岛争夺“旁门之主”的权位。  

“天雷双剑!”  

玄阴岛内,万鬼声啸,一名黑衣老叟稳坐阵中,调动千万恶鬼与玄阴众修,抵挡南海修士兵锋。  

陆明玉眉头一挑:“何种悬念?”  

“这…”  

许阳笑道:“如何?”  

这让黑衣老叟很是无奈。  

如此,双方血战,性命纷飞!  

大乘老祖,寿元将近。  

陆明玉看他,一时惊疑不定。  

大量南海修士,或纵飞舟,或驾楼船,或起剑光雷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向那阴气森森,暗无天日的鬼蜮攻杀而去。  

若玄阴岛得势,那肯定会来与他清算,他虽不惧,但也是重麻烦。  

而他…  

许阳喃喃一声,暗自思量。  

哪怕没有这一重关系,他为李苍梧炼制天雷双剑,也对玄阴岛造成了间接打击,这些年陨落在天雷双剑下的玄阴岛修士,大半都要记在他身上。  

“赌南海派成败,玄阴岛生死!”  

李苍梧乃天剑修士,战力极强,不弱正宗,百年前又炼得那天雷双剑,对他这左道大乘,旁门老祖威胁甚大。  

“助老祖一臂之力!”  

“不破玄阴,此战不还!”  

“是尔等逼老夫的!”  

“杀!”  

一番话语,激将诛心!  

对此…  

正是南海派!  

作为南海第一大派,旁门之中的正宗,南海派传承极盛,有“万修来朝”之称,门内修士众多,合体都有十余,返虚化神更达千百。  

“三长老!”  

可惜,旁门终究是旁门,不仅日后无望渡劫,就连大乘都难进境。  

南海老祖,寿元将近?  

许阳看向陆明玉:“此事是真是假?”  

所以,李苍梧果断动作,欲凭自身与天雷双剑之力,助云天河斩杀玄阴老鬼。  

数月后,玄阴岛。  

大乘老祖坐化之后,南海派就算不被玄阴岛覆灭,也很难继续在南海活动,大概率是封山闭门,龟缩不出,直至李苍梧或者其他合体进境大乘。  

虽是激将,却也阳谋。  

可南海派此战用的是大义之名,为门人弟子,为道统传承,为南海大局所计,如此强攻玄阴岛。  

“六阶绝阵?”  

当年他为李苍梧炼制天雷双剑,之后李苍梧便时常登门,共论剑道,一来二去,百年相交,两人便成好友,万剑阁的生意也颇受南海派帮衬。  

凭地仙界功果,他的诸法百艺,已踏入七阶境界,可谓上品仙师。  

这便是战况由来!  

南海派倾巢而出,更邀四方同道助拳,近万修士强攻玄阴岛。  

若让其得势,那南海修界必起大乱,不符合他稳步发展的战略。  

现在玄阴岛老祖死守山门,摆明是要等南海派老祖寿尽坐化,再出来与南海派做清算,最终威压南海修界,成为新一任旁门之主。  

所以,全无顾忌,直入阵中。  

南海老祖寿元将近,纵然舍身,拼死一搏,也很难攻破玄阴老鬼固守的玄阴鬼蜮。  

陆明玉摇了摇头,叹息说道:“大乘修士普遍只有三万载寿数,纵然服用丹药,修行延寿秘法,也难过四万年界限,南海老祖成名已有三万余年,算算时日,差不多了。”  

南海派倒下之后,万剑阁若不想被玄阴岛清算,那最好的选择就是投入另一方大乘势力明月阁。  

双方大乘,各有优劣,南海派老祖实力强悍,但寿元无多,玄阴岛老祖战力较弱,但手段诡异,且为后进,寿元充沛,虽然不敌南海派老祖,但凭玄阴岛大阵,也能固守老巢,稳如泰山。  

强攻至今,双方损失惨重,玄阴岛没什么好说,生死存亡,不得不战。  

但如今,却被那天雷双剑一招瞬杀!  

以至堂堂南海大派,走到这等生死危关。  

主打一个拼命!  

黑衣老叟见此,也是全神贯注,玄阴地脉调转,鬼蜮阵势极催。  

其中以一道剑光最是犀利,雷火齐动,惊天而走,在阵内肆意纵横,斩杀了不知多少玄阴恶鬼,妖魔邪修。  

“哼!”  

玄阴阵中,黑衣老叟面色沉凝,调动玄阴围观困阻云天可。  

“哼!”  

二是代明月阁,招揽于他。  

“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