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拔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三看书,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原是镇元大仙!”  

见此,那龙子赶忙行礼:“小龙敖江,见过上仙。”  

话语之间,颇为恭敬,一是他只有合体修为,二因为这些年万寿山五庄观丹元之会名动天下,四海皆闻,身为毗邻之修,他怎能不知这位仙真份量?  

许阳一笑,看这南海龙子,又望向后方的太虚海境:“贫道欲探太虚,不知龙子许否?”  

“这…自是应当!”  

敖江迟疑了一阵,随即说道:“不过如今正是盛会之时,父王与诸位仙长正在宫内宴饮,上仙远道而来,大驾光临,何不入宫一会?”  

“这就不叨扰了。”  

许阳摇了摇头,轻笑说道:“贫道此番前来,是为搜罗玄铁精金,炼制一件法宝,听闻南海广袤,奇珍无数,想来必有吾之机缘,这一瓶草还丹,便做贺礼,还请笑纳。”  

说罢,便取出一支玉瓶递给了敖江。  

“此等重礼,小龙怎能…”  

敖江本欲客套一番,但看许阳神情,话到途中实难出口,只能接过玉瓶:“那就由小龙为上仙引路吧。”  

许阳一笑:“请!”  

此次静极思动,出行远游,许阳目标明确,就是搜罗玄铁精金,同时为日后铺垫,搅动风云,营造大势。  

所以,他来到了南海!  

大势大势,不找个有分量的,怎能掀起大势?  

但有分量归有分量,分寸还是要把握好,不然撞个头破血流,那就反成笑柄了。  

因此,他必须在这些足够分量的目标之中,选一个相对软弱的柿子拿捏。  

南海龙宫,便符合这一重标准,仙神道统,分量足够,虽有渡劫老龙,但却元气大伤,不能轻出,正是一个有分量又好拿捏的对象。  

敖江在前,许阳在后,步入漩涡之中,转瞬便无踪影。  

南海众修见此,也是意动起来。  

“镇元大仙?”  

“不想他竟驾临这太虚海会?”  

“莫非此次太虚海境当真有变?”  

“不过一件五阶灵物罢了,入内一探又何妨?”  

心念作祟之间,几名合体上前,纳了贺礼,也入太虚。  

此时,太虚海境之中,敖江正在引路。  

“这太虚海境,乃上古遗留,内有奇珍无数,我南海龙宫数十万年也未探索完全,更有几处关要,藏有机缘重宝,连我龙祖出手都难取得,大仙若有雅兴,也可前往一观。”  

“哦?”  

听此,许阳也来了兴趣:“那其中可有玄铁精金之物?”  

“这…确有一处!”  

敖江听此,略有迟疑,但最终还是说道:“海境之中,有一铁山,乃是关要之一,疑为上古精矿,太虚龙宫取铁炼兵之处,内中蕴有一块精金神铁,天生九窍,合和五行,重亿万斤,更连地气,如山难撼!”  

说罢,便看许阳,故作叹息:“早在十数万年前,太虚海境现世之时,我南海龙宫就发现了这上古精矿与那精金神铁,本欲取之,但却难以撼动,最后甚至惊动了龙祖,结果…仍是无功而返。”  

话语叹息,面露苦笑。  

许阳听此,却不在意:“竟有如此奇物,看来贫道此行不虚!”  

这跃跃欲试姿态,让敖江一阵无语,迟疑问道:“上仙真要去?”  

“自然!”  

许阳一笑,步上前去。  

以他眼力,岂能看不穿此子心思?  

他口中的龙祖,自是那位南海老龙,已过三重真龙劫的龙族劫仙。  

以劫仙之力,都难撼动那精金神铁,你一個大乘还不知难而退?  

这便是敖江心思。  

他却不知,许阳此行,便是为这精金神铁来的,早就做过相关情报,势在必得,岂会退却?  

一个恶客上门,来者不善。  

一个贪财吝啬,心思狡黠。  

不说棋逢对手,也是将遇良才。  

“上仙…”  

见许阳不知难,不欲退,敖江也是无奈,只能硬着头皮随他而去。  

如此这般,两人遨游太虚,很快便至一地。  

海中山,高万丈,巍巍成三角,玄玄暗沉光。  

“此山…”  

许阳观望一阵,便见端倪:“不似浑然天成。”  

“不错!”  

敖江点了点头,附和说道:“疑为上古龙君手笔,以大神通集集亿万玄铁,凝成此山,重如太岳,纵有担山赶月之能,也难将其撼动。”  

“重不过其次。”  

许阳摇了摇头,轻笑说道:“凝山成铁,更接地脉,与这海境连通,如死水变活水,得一分造化玄机,才令山中得蕴那精金神铁。”  

说罢,眼中神光一闪,照向玄玄铁山,便见山心之中,一道金光大放,竟是一块奇物,已成人身体态,生有三关九窍,内蕴五行华彩。  

其质地,似铁非铁,似铜非铜,又有金玉之感,端的玄妙非常。  

正是精金神铁,八阶大地菁华!  

“上仙!”  

眼见许阳窥出精金神铁所在,敖江也是一惊,连声劝说起来:“此铁乃是山心,重达亿万之数,更与铁山地脉接连,上下浑然,内外一体…”  

“因此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强行施为必令海境动荡,甚至波及南海,使得生灵涂炭。”  

话语未完,便被打断,许阳接声轻笑:“所以当年,无论东海龙皇,还是南海龙君,都未强行取走此物,恐有波及,牵连因果,加重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