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魔尸(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年后,魔域,圣城。  

幽幽魔域,巍巍圣城。  

战神图录,不仅能够锁住天地元灵,产出各种奇珍灵物,还能改变天象地势,生成独特的地理环境。  

所以,天下四十八域,每域都各具特色,如铁域多山,盛产玄铁精英,青域多木,各类灵根无数。  

魔域也不例外,以“魔气”为地域特色,在此域中修炼天魔大法的武者可谓如鱼得水,无论修炼效率,还是功体战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反之则受到各种影响,各种削弱,乃是巨大的地势之利。  

凭此地势之利,加之魔门底蕴,纵然百年前黑白相争,魔门最为式微之势,此地也未被进犯。  

但如今…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便是此域写照。  

短短十年,天下之势,又是一变。  

黑白两道,魔门圣地,宛若惊弓之鸟,退入最后两域,彻底龟缩不出。  

至此,天下四十八域,四十六域已被平定,只有武魔二域还在做最后的支撑。  

相比三大圣地合守的武域,魔域承受的压力明显更大。  

毕竟…  

“杀鸡儆猴!”  

“哼!”  

天魔宫中,一声冷哼回响,赫是一名中年男子,面容古拙,身形挺拔,玄墨黑袍之下,透着森森气息,渊渟岳峙一般,令人倍感压力。  

正是天魔左使,阎魔君——阎千秋!  

右座旁又见一名童子,看来不过五六岁的年纪,生得唇红齿白,粉雕玉琢,但却与阎千秋并列同坐,一双眼眸更是饱含沧桑,老气横秋。  

正是天魔右使,罗神君——罗神通!  

左右二使,阎罗魔神,魔门最后的支柱,唯二的绝巅尊者。  

只见阎千秋神情冷漠,望着下方一众跪地之人,问道:“各方准备得如何了?”  

“回禀左使,血祭至今,共得一万三千八百血魔尸,已经充入各军之中待用!”  

“沸血丹与神脑丸已全数分发完毕,天地风雷四门部众也已调回,如今正在四大法王麾下听命!”  

“化血池,魔尸冢,万骨井正全力转化尸傀,预计三日之后便可成军!”  

“锐金旗,巨木旗,玄水旗,烈火旗,厚土旗已照墨大宗师之令排入阵中!”  

“红莲宗,明王寺,七煞门已将三山会等余孽绞杀殆尽,各宗库藏也全数收于魔神渊,依大宗师之言,纵是全力大战,也可撑持三年!”  

众人汇报,准备齐全。  

但阎千秋仍是眉头紧皱。  

如今天下,仅剩二域割据,万道学宫下一次进军的目标,不是白道合守的武域,就是他们所在的魔域。  

很显然,相比三大圣地合力固守的武域,魔域这个软柿子,无疑要更好捏一些。  

不仅好捏,还能杀鸡儆猴,震慑白道一方,令其士气大溃,甚至不战而降。  

毕竟,如今白道的实力比他们黑道强不了多少,魔域守不住,那武域也必定守不住。  

以白道那些人的行事作风,说不定真会在魔域陷落之后,直接向万道学宫纳降。  

所以,无论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他们都是万道学宫的第一目标。  

这点双方都心知肚明,他们也早开始战备,不仅将魔门底蕴全面启出,还吸取天域城陷落的教训,以铁血手段清理了内部存在的隐患威胁,保证不会让迷神宗天星宗那样的事情重演。  

事情到这一步,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可心中的不安,还是徘徊不去,甚至更为强烈。  

阎千秋眉头紧皱,挥手说道:“很好,都下去吧。”  

“是!”  

众人躬身退离,独留座上二人。  

童子模样的罗神通目光幽幽:“天域城陷落,迷神宗与天星宗的叛乱只是其次,重点还是那人,百年前他便力败李横江,十年前陈天劫也亡于他手,此等实力,莫非…已入劫境?”  

阎千秋面色不变,话语沉声:“天魔大阵有墨大宗师主持,还有我圣门与各宗底蕴支撑,足可抗拒地劫强者,此人…应当还未超此界限!”  

这底气寥寥的话语,让罗神通一阵沉默,最终只得轻叹一声:“希望吧!”  

“轰隆隆!”  

话音方落,便听一阵轰动,叫人心惊肉跳。  

“嗯!?”  

二人眼神一凝,随即联袂而出,来到魔宫之外。  

魔宫外,圣城中,骤然天昏地暗。  

望向苍穹,只见殃云层叠,遮天蔽日,更有电闪雷鸣,触目惊心!  

“当真来了!”  

阎千秋眼瞳一缩,当即喝令:“敌袭,开阵!”  

“轰!”  

话音方落,便感天地一震,无边魔气森涌,又有血光冲天,地龙翻将而动,以“天人地”之势,显现出一尊三头六臂,身高万丈的大魔神!  

魔气为天,血光为人,绝脉为地!  

如此凝就的魔神之身,巍巍万丈,顶天立地,自从阵中汹汹拔起,直向苍穹暗幕而去。  

正是——天魔大阵!  

以天魔大法,血海神照,九绝极逆三大神武融汇而成,号称天下第一魔阵,乃是魔门最大的底蕴。  

大阵开启,魔神现世,顶天立地之姿,直冲黑暗天穹,竟是先发攻势,要探对手根底。  

阵分主类,有攻杀之阵,有守御之阵,有迷幻之阵,各不相同。  

天魔大阵,便属攻杀之阵,更善进攻,不擅防守。  

但有时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只见这尊大魔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