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神桥(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突破晋升,没什么好说的,几世重修,已是轻车熟驾,舍利精元一吸,内功真元一转,就成气海元丹。  

值得一提的是体系之别。  

虽然境界相当,但武道元丹与元灵金丹并非同一事物。  

武道元丹,指的是元气丹田,凝聚人身气血,开辟气海丹田,从而生成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武功真元,连带肉身气血都会得到大幅增强。  

而元灵金丹,就是一颗金丹,由法决催动灵根,吸收天地元灵入体转化法力,最后于丹田之中凝结成形,但与丹田并非同一事物,着重调动天地元灵之力,对于肉身虽也有增强,但效果不如武道元丹。  

如果元丹就是金丹,那许阳还练什么武,安安心心炼气修真不就好了?  

武道元丹与元灵金丹,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体系,但能够并存于人体,同为修者根基。  

用一个不怎么准确,但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魔武双修。  

两大体系,一身同修,是否不妥?  

许阳也不确定,但起码目前而言,他没看到什么冲突,什么隐患,反而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所以,他还是准备将气血武功,道法元灵两大体系并行发展下去。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踏尽坎坷才有大道康庄。  

反正他有庄周梦蝶,神游万界之法,可以不断试错,无论成败与否,都是一份经验感悟,铺在脚下,砌成台阶,便是一条通天之梯。  

功行圆满,许阳睁开眼眸,周身气息内敛,更是深不可测。  

苏少卿见此,也是惊喜非常,当即跪倒在地:“恭贺祖皇,进境元丹!”  

虽说有拍马之嫌,但这欢喜确实是真,毕竟早已性命相连,又是信奉敬仰,更胜血脉牵挂。  

许阳摇了摇头,轻笑说道:“以后不必唤什么祖皇了,不好听也不方便。”  

“这…是!”  

听此,苏少卿虽有迟疑,但还是乖乖点头:“那少卿以后该称…?”  

许阳一笑:“叫我师尊吧。”  

“不可!”  

听此,苏少卿却是大惊失色,结结巴巴的说道:“少卿怎能与先祖并列?”  

许阳摇了摇头:“大丈夫不拘小节,修者更是以道为先,何必在意世俗眼光?”  

“可少卿是…还请祖皇容少卿以祖师称之!”  

话虽如此,但苏少卿还是有些放不下,最后只能提了个折中之法。  

“也罢,由你吧。”  

许阳也没有纠缠太多,只道:“不过在外要换另一重称呼,否则就算修者青春不老,也会叫人生疑。”  

“少卿明白。”  

苏少卿点了点头,轻笑说道:“那日后在人前少卿便唤公子如何?”  

“公子…”  

许阳听此,却是沉默。  

“祖师?”  

眼见许阳陡然沉默,苏少卿也有些不解:“可是少卿说错了什么?”  

“没有!”  

许阳摇了摇头,幽幽说道:“只是这般称呼,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人。”  

“故人?”  

苏少卿观望着他的神情,心中好奇但也不敢多问,只能小心试探道:“那少卿还是改唤其他吧?”  

“不必。”  

许阳摇了摇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转而问道:“元丹之后,便是神桥了吧?”  

“不错!”  

眼见许阳有意转移话题,舒少卿也配合应道:“听闻,神桥武者能以人身元气为桥,自丹田气海之中搭出,接通天地大道,最终以人身之力,操控天地之能。”  

“哦?”  

许阳眉头一挑:“如此,倒是与凝神武者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异曲同工,但却似是而非!”  

苏少卿摇了摇头,解释说道:“凝神武者的天人合一,是用精神接引天地元气,增强自身武功威力,而神桥武者的天地之桥,乃是用自身强大的元气进行搭桥,以人身气血之力,操天地大道之能,已经涉及到了人身大秘与天地大道。”  

“人身气血之力?”  

“天地大道之能?”  

许阳喃喃一声,眼见异彩:“可有具体功法?”  

“这…子孙不孝!”  

苏少卿苦笑一声:“神桥之法,乃是绝密,必须参悟战神图录才能得其传承,而如今的各大势力,似家族更胜宗派,哪怕天魔一门,也是由内中几大家族把持,我等虽尝试盗取功法,但结果都…”  

话语最终,只余苦笑。  

“这样吗?”  

许阳听此,却不意外。  

早在方才,听闻战神图录能够改变体质的时候,许阳就猜到了会有这般发展。  

宗门?  

家族?  

这是两种不同的势力结构,各有千秋也各有优劣。  

宗门强在数量与资质,毕竟可以满天下招收门人,弟子的数量与资质肯定要高于血缘生成的家族,但没有血缘关联,很容易引发派系之争,导致内部分裂。  

家族的优势在于血缘,族人的关系比宗门弟子更加紧密,但成也血缘败也血缘,任人唯亲而非唯才是举,发展速度远不及宗门,体量更是有限,同时嫡脉旁支之争,也有“父慈子孝”的可能。  

若是正常情况,宗门势力肯定要大于家族势力。  

但现在不是正常情况,战神图录能够改变人身体质,等于直接将资质问题抹消了,不必考虑什么唯才是举,直接用人唯亲即可,反正可以改变体质,烂泥也能扶上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