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乱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日后,玄武州。  

因为天下板荡,烽火狼烟不息,还要禁绝五脏丹法,搜罗化魔灵物,推行灵丹灵符,镇压圣血魔门,所以白玉京难免向外扩张。  

如今五宫十二楼,都不在白玉京中,而是分立于外,镇压各方异动,同时搜罗资源,行宗门治世之法,开出了座座修真坊市与城池。  

如今风波再起,魔乱再生,风雨飘摇,在所难免。  

坊市虽未萧条,但却来往匆匆,难掩人心惶惶。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白玉京”  

“当真出事了”  

“血海滔天而来,淹没白山玉城”  

“如今的白龙岭,已经化为血海魔域”  

“不,此事定是谣传,血魔虽然恐怖,但怎是那位对手”  

“血魔有此手段,何不早用,任由白玉京发展至今,压了他圣血魔门一百多年”  

“前段时间还犁庭扫穴,同七宗尸解荡平了两大魔域,如今怎会急转直下,此事定是圣血魔门传谣”  

“哼,此一时彼一时,世事无绝对,说不定便是此次扫荡,令魔域绝地出了什么差错,才有那血魔重出。”  

“血海魔域,就在那里,千真万确,如何做得了假”  

“白玉京能横压天下,全仗那位天下第一仙,如今失了擎天白玉柱,只剩五宫十二楼,怎能压得住四方异动,人心汹汹”  

“七宗尸解,飞升在即,不知他们会不会蹚这趟浑水。”  

“若是白玉京也被血魔所灭,这天下”  

流言蜚语,议论纷纷。  

人心惶惶,惊疑不定。  

原本大好局面,转瞬风雨飘摇。  

“轰”  

一声巨响,沧海生波。  

“何人敢来玄武州放肆”  

“哈哈哈”  

一声狂啸,血光冲天,更有狂声啸动十方。  

“白玉京,玄武州”  

“可还记得迷神岛”  

“百年前,尔等灭我宗门,夺我基业,笔笔血仇,我可都一直铭记在心呢”  

“今日,便是清算之时”  

狂声之中,血流涌动,却是向外而去,并未冲击大阵。  

虚晃一枪,抽身而退。  

“昂”  

却见龙吟昂啸,玄武踏虚而出,张口便是一道癸水神雷。  

“轰”  

一声巨响,血流炸碎,但又见万千血丝生长,化作一团扭曲之物。  

“昂”  

玄武怒啸,再倾神雷,不等魔物脱胎,便将其轰成齑粉。  

见此一幕,四方皆寂,心中暗惊。  

“迷神岛余孽”  

“还是圣血魔门”  

“竟然潜入了玄武州中。”  

“此前一直是白玉京占据主动,先发制人镇压各方势力,少有人能打上白玉京山门。”  

“难道真的出事了”  

“出事又如何,这玄武宫主,显然早已尸解,足可镇压一方。”  

“哼,尸解又如何,昔日不同样也有尸解宗门,除他白玉京,谁人这般强压天下”  

“如今镇压不住,便要遭受反噬。”  

“祸事矣”  

明面虽然沉寂无声,但暗下却揣测不断,四方异动,云波诡谲。  

玄武没有理会,灭去魔物之后,返身回岛。  

回岛之后,玄武形消,化为人身落下,但并非玄武宫主陈玄,而是一名黑衣男子。  

黑衣男子方才落定,便见一女迎上前来。  

女子红装艳丽,正是剑楼之主,早先拜入师门的历苏红。  

白玉京分五宫十二楼,五宫弟子皆为灵兽精怪化形,十二楼众则为人族灵根修士。  

因为化魔灵兽的优势,精怪化形的五宫弟子,实力明显高于人修为主的十二楼众。  

但两者之间并无尊卑关系,而是各司其职,两不相干,面对早先入门的历苏红,纵是元婴修为的宫主陈玄,也要尊称一声师姐。  

“如何”  

历苏红迎上前来,沉声询问。  

黑衣男子苦笑“宫主不在,仅凭我等,虽有癸水大阵,玄武真灵,但依旧力有不逮,两道癸水神雷才将其打灭,有心人定能看出端倪,接下来各种动作只会更多。”  

听此,历苏红亦是一叹,美眸之中满是忧愁“陈玄师弟回返白玉京,不知能否相助师尊破那血海大阵。”  

三日前,白玉京沦陷血海的消息传来,玄武宫主陈玄当即选择回援,将玄武州事宜交予副手李青鳞与剑楼之主的历苏红。  

哪想不过三日,陈玄未有消息,玄武州便遭到了试探冲击。  

圣血魔门迷神岛余孽并不重要,一重身份而已,只要有所需要,谁人都可扮演。  

重要的是能否镇压局面。  

若压不住,接下来各种余孽,各种试探,只会越来越多,最终演变成为战火冲击。  

陈玄这位玄武宫主不在,副手李青鳞只有金丹修为,虽然凭借阵势之力也能化身玄武真灵,但终究不及元婴修为的陈玄。  

“血海成阵,封天锁地,说明那血魔未能奈何师尊,只能以阵法困封白玉京。”  

李青鳞沉声说道“师尊乃是阵道大宗,再有五位宫主支援,里应外合之下,定能破开那血海大阵,就是需要时间而已,在此之前我等要固守阵势,确保玄武州不失。”  

历苏红却不乐观“话是如此不错,但血魔既敢动作,那必定有所依仗,放任自流,恐怕不妙。”  

听此,李青鳞也是苦笑“不放任自流又能如何,没有师尊先机指引,五宫十二楼内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