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上山夺笋,祭拜英灵(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到家后,姜瑜曦气呼呼地往床上一躺。

边豫南坐在旁边,看了看手机,刚好后台又给他推送了一篇新闻。

“诶,慢慢,过来看,看这里。”

“怎么了?”

“喏,新闻。”边豫南指了指屏幕,“某网文作者竟将防盗章内容替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竟是为了净化盗版读者的心灵。”

“这个作者做得太对了!”姜瑜曦露出了非常敬佩的表情。

……【防盗章内容过一会儿会替换为正文,好兄弟们不用担心,过半个小时再看,刷新一下就好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是实现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根本保障。只有国家富强起来了,才能为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广大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力量支撑;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才有可能为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根本政治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只有建设好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每个人生活得才更有尊严、更加体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会真正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只有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安定团结有序的社会生活,才能为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创造有利环境,才能使每一个人在安居乐业基础上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它需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为支撑,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依托。国家梦、民族梦只有同社会、个人的价值追求紧密结合起来,与每个人的理想奋斗有机融合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同样,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融入为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的滔滔洪流,才会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里看似只提到国家、个人,意义上却包含了由大而小、从整体到个体的许多方面,我们认为,对于修身做人而言,中国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早在尧帝时期,中国就有了“克明俊德”的说法。在崇文重礼的西周,更形成了深厚的重德传统,《逸周书》中有“五德”“九德”等概念,《尚书》中也说到了“九德”。

与杨文公以“八德”为涵养良知良能的方式相近,人们都视“八德”为治国平天下的“教化之道”“修身之要”。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训蒙大意示教读》也强调“教以人伦”的重要性,希望“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是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有些则属于公民道德层面的。可以说,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而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则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伦理规范,是用来调节人们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又有着性质和功能上的区别。前者是国家制度的意识形态,而后者则是人民的行为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分清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人民生活价值观。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价值观的变迁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为基础的。反过来,价值观也对社会发展有引领作用。如在美国,建国初期就提出了民主、自由和天赋人权的价值观,但是,谁都知道,当时的美国不仅还存在着蓄奴制,黑人是作为奴隶贩卖到北美的,而且妇女也没有投票权。但是,谁占据了价值观的话语权或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就能够获得评价是非曲直的权力。西方一直靠这种权力去进行殖民、控制、干预,甚至赤裸裸的军事侵略。

我们要获得国际话语权,就必须致力于占领价值体系的制高点。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我们的价值观是基于中国道路和中国实践,因而必定具有中国特色和形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践遵循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因此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定具有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笔者认为,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价值观,和谐是最具民族特色且又超越人权概念的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凝聚力,是指核心价值观在满足人民大众道德诉求过程中,所产生的吸引聚合力。其重要体现之一是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凝聚力强弱,一定能够通过大众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表现出来。重要体现之二是形成道德建设的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因此它对大众形成的凝聚力,一定是和社会主义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