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过来一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机请访问不是不放心让岳父大人多看一会。  

只是这幅字画是准备在明天送给唐竹韵的,杨铭害怕一会唐竹韵过来提前看到了。  

被提前看到了,那还能有惊喜的吗?  

唐涛迫不及待地打开另一个木盒,里面装着送给他的书法。  

可茶几就这么大,地方勉强够同时摆放两幅字画,前提是把茶几上的其他东西都拿走。  

“来,吃水果。”  

直接把茶几上的果盘塞到了杨铭的怀里,唐涛的热情略显敷衍。  

等把另半边茶几收拾干净了,杨铭的身边也多出了一堆东西,右边放着一盘葡萄,手里捧着一串香蕉,脚边还放着一套杯具…  

“愣着做什么?吃啊。”老丈人发出热情的催促道。  

呃呃呃!  

杨铭掰下一根香蕉,动作麻木地剥皮…  

他发现岳父大人现在的状态有点奇怪,像是入了魔一样,又有点像是在抽风…  

唐涛把卷在一起的宣纸铺平在茶几上,顿时两眼冒光,兴奋地鼓掌叫好。  

“哈哈哈…果然是《长恨歌》,没想到吧宋老头,嗬嗬嗬…”  

对于女婿给自己准备的这份‘大礼’,唐涛简直满意极了!  

一会看一看茶几上的两幅字画,一会抬头看一眼女婿,越看越顺眼!  

发现女婿的表情有些纠结,唐涛开口寻问道:“怎么了?水果不合口味?”  

“额…没有,很好吃。”杨铭连忙摇头,两口把香蕉吃完了,证明味道不错。  

“别吃太多,马上午饭就好了。”  

唐涛微笑看着自己的女婿,继续问道:“你和宋玉华是什么关系?”  

“您说宋叔?”杨铭回答道:“我托朋友帮我介绍一个本地的书法家,然后就认识了宋叔,这两块玉也是在宋叔店里卖的。”  

“哦?”唐涛笑容更甚,“也就说你们今天才认识的?”  

“嗯。”  

虽然杨铭不知道岳父大人问这些无关的事情做什么,但他现在还在考察期,问什么答什么,努力刷印象分。  

“这幅书法是专门送给我的?”唐涛问道。  

“…是的。”  

这个问题不是早就说过了吗?为什么要再问一遍?  

甭管杨铭想不想得通,反正岳父高兴就行了。  

唐涛从沙发上站起身来,以一种俯瞰的姿态把两幅字画收入眼底,摸着下巴来回踱步,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该怎么处理才好呢?  

既要显得没那么刻意,又要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有了!  

打开手机相机,对着茶几上两幅字画调整角度,调整到一个满意的角度,按下拍摄键。  

接下来打开‘书屋’聊天群,把这张还新鲜的图片发了出去。  

剩下就是等回应了。  

周明兴:咦?这不是宋老哥的两幅作品吗?怎么被p到一张图片上?  

王修:老唐你还会玩ps?手法不错啊,背景都换了,看不出明显痕迹。  

徐风:…有问题。  

唐涛看着群里发出来的消息,得意一笑,敲出了一行字回复。  

唐涛:ps是什么?我没接触过。  

唐涛:今天有晚辈到我家里做客,顺便带来了几件礼物。  

接着目光扫向地摊上的一罐茶叶,拿在手上又拍了一张照片发到群里。  

王修:这茶罐有点熟悉?  

王修:宋玉华,宋老哥这是不是你珍藏的茶叶?  

宋玉华:…别问了,我现在有点抑郁,我得歇一会缓缓先。  

轩玉阁里,宋玉华坐在书房里望着手机屏幕苦笑不已。  

到这时候他哪里还能不明白,杨铭要送礼的那位老丈人就是唐涛。  

他写的书法、字画都落入别人的兜里,还搭上了一罐珍藏的茶叶…  

有一点亏!  

但并不是很亏。  

因为那两幅字画是他宋玉华亲笔写下来的,上面盖的是他的印章。  

无论最后落到谁的手里都一样。  

甚至比起落入其他人的手里,被唐涛收藏是一个好的结局,因为唐涛是个爱好文学,懂书法的人,自然会更加珍惜、爱护文学作品。  

唯独有一点不爽的,他才刚在群里嘚瑟了一小会,接下来就轮不到他嘚瑟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呵呵!  

‘书屋’群的十几人里都是互相熟悉的老朋友,偶得佳作,或者遇到好的文学作品都会发到群里让大家一起欣赏。  

虽然有时候会互相调侃,但氛围一直很好。  

唐涛在群里小小地炫耀了一波,心满意足。  

先不回消息,吊一会胃口。  

把手机放在沙发上,最后看了几眼那副字画,动作小心翼翼地把宣纸收入木盒里,然后推到杨铭的面前,嘱咐道:  

“平时拿出来的动作小心一点,过了明天记得把字画装裱起来。”  

忽然想到了什么,唐涛认真地说道:“以后再有这种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我帮你写,我的书法也不比别人差。”  

‘我以前也不是这回事啊!’杨铭心里吐槽。  

没等女婿回答,唐涛心里越想越觉得可惜,既然女婿有才华写歌,那是不是可以试着写诗呢?  

有心引导女婿接触文学界,唐涛看着茶几上那副属于自己的《长歌行》,目光陷入了思考。  

但还没等他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客厅里突然响起脚步声。  

两个男人齐齐转头看过去,发现是林淑卿过来了。  

找了个理由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