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振聋发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机请访问“小宇,帮客人把玉器包起来,送两个精品礼盒。”宋玉华吩咐道,继而面带淡淡的微笑看向杨铭。  

“我听小宇说了,既然你是宋德介绍过来的朋友,给个折扣价六万六,六六大顺!”  

杨铭向老爷子表示感谢,但买玉器只是临时起意,他没忘记自己过来的主要目的,开口道:  

“宋老板,我叫杨铭,其实我这次专程过来,是想求一副您的墨宝,因为我岳父很喜欢书法,听说您是书法大师…”  

听到书法大师这个称呼,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更加明显,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傲然,“在书法这方面,我确实有一些心得。”  

“如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能真心喜欢书法的人已经不多了,而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练习、钻研书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上门即是客,你想要成品,还是我现场给你写一副字?”  

能请书法大师当场写一副字是最好的结果,杨铭连忙开口回道:“宋老板,我…”  

“还是叫我宋先生吧,‘宋老板’这个称呼显得太市侩。”宋玉华打断道。  

“对了,规矩你懂吧?一万块钱一幅字。”  

杨铭:“…”  

刚刚还显得很有格调,但后面直接开始谈起来价格,着实让人感觉有些…怪。  

似乎看出了他心里面的想法,宋玉华老爷子摇头解释道:“价格不重要,重要的这个价格能让不懂书法的人明白书法该有的价值,懂吗?”  

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但甭管有没有道理,杨铭好不容易托关系找到了一个书法大师,可不愿意随便得罪,价格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  

“咳!我不是这个意思,宋先生您别介意。”  

“还是麻烦您提笔现场帮我写两副字吧,嗯…我准备了几句诗词。”  

老爷子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小伙子,心中感觉不太舒服。  

你自己写的诗词?  

但愿不是那种狗屁诗好,如果太差,他宋玉华坚决不写。  

“既然你是送长辈,最后选那种比较稳妥的诗词、名言名句,或者送几句祝福的话也不错。”老爷子隐晦地建议道。  

然而杨铭这会儿已经在心里琢磨写那首诗比较好,压根没听出这话里的暗示。  

就算听明白了又如何?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上的名诗佳句多如牛毛,会拿出来一首合适的诗词?  

看不起谁呢?  

见状,宋玉华老爷子摇头,要不是因为杨铭报出了他儿子宋德的名字,他多半会反悔。  

‘罢了!还是在看看吧。’  

“书房在二楼,跟我过来吧。”说完,老爷子便迈步带路走向店铺后面。  

来到书房。  

‘不愧是书法大师。’在书房里简单扫视了一圈后,杨铭心中赞叹一声。  

书房的最里面有一排书架,书架上基本上都是那种线装书籍,还有一些物件做点缀,文学味道浓郁同时,又不显得呆板。  

书架前是一套木质桌椅,书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这是文房四宝都知道,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常见。  

另外几幅字画挂在墙壁上。  

从书房的格调就能看出来端倪,宋玉华是个有涵养、有追求的书法家,不单单只是追求书法大师这个虚无的名头。  

铺纸研墨,一番准备工作之后。  

“好了,说下你要写什么内容吧。”宋玉华老爷子提笔润墨。  

该有的姿态他已经做了,该给的面子也给了,如果杨铭说出的诗词太差…  

老爷子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回绝、劝退杨铭,耳边忽然传来声音。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乍一听前两句诗词,宋玉华顿时心中一惊,这诗词…好像很不错啊?  

等他在心中细细品味一番,仔细琢磨这两句诗词后,越发地觉得非常好。  

嘴里开始下意识地重复这两句诗词,一边念诗,一边点头,“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青青园中葵…  

好!写的好!”  

诗词的基本功就不用多说了。  

短短两句诗词,写出了万物生机勃勃的画面,那质朴的画面感如在眼前一般!  

单凭这两句诗词,已经是比较优秀的水准了,至于后面的…  

老爷子光顾着琢磨前两句诗词去了,后面的没听见。  

咳!有点尴尬!  

本来不抱希望,以为杨铭自己写的诗词会非常差,属于自作聪明,卖弄文采的那种人。  

谁知道人家是真的有文采…  

现在怎么办?  

落笔开始写吧,只能写他听到的这两句,不写吧…嘴里只能一直重复那前两句诗词,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站在书桌旁的杨铭等了半天也不见老爷子动笔,就纳了闷了!  

诗词好归好,但您也别光说不写呀!!  

渐渐地杨铭也发现了端倪,老爷子嘴里一直只重复着前两句诗词,后面的呢?  

后面更出彩、更经典的那几句呢?  

为什么只夸前两句诗词,却不夸后面更出彩的几句?  

道理上有点说不通。  

只有一个可能,老爷子没听见。  

杨铭猜到了真实情况,也不戳破,免得老爷子落了面子一气之下不给他写了。  

清了下嗓子,杨铭开口把这首诗词念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