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昆仑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怎么知道。”  

孟愈如是回答。  

孔寒安听着声音,都能联想到孟愈在驾驶席上摊手耸肩的模样。  

“孟老哥,不至于吧,咱们也算一起经历了生死,这些事情对我还需要隐瞒?”  

孔寒安越发觉得孟老哥焉坏焉坏的了。  

可他没想到,孟愈却认真的解释了起来。  

“巫神不需要转世,需要转世的,都是道家修士修炼而成的神明。”  

“香火之力中,带有众生的祈愿,你也应该知道,众生祈愿各不相同,这世上,便是金银财宝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更勿论神明。”  

“所以,神明转世,是为了消除影响到自己神魂的那些杂念,也相当于在打磨自身。”  

“转世也是一种渡劫…”  

“既然转世是劫难是磨砺,神明多半会封印自己的记忆与力量,在没有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他们与凡人无异。”  

“所以,即便我上辈子是某个神明,这一世,起码在目前而言,我还是我,顶多天赋可能比普通人强一些…道圣也如此,老师也如此。”  

孔寒安惊讶不已…  

他一直以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便是因为神明转世,还保留着生前的本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远见卓识,或者对大道的亲和,对未来进行了推算和衍化,然后带领人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但目前来看,并非如此?  

孔寒安开口问道。  

“那神明转世,岂不是异常凶险,作为凡人亡故了,便就真的死了?那么,那些神明的权柄与职位又会落到何处?”  

孟愈戏谑道。  

“不然你以为?为何这世间只有三清,只有四御?哪怕最近老师谋划成功,也只有六御?”  

“至于权柄落到何处…嘿。”  

孟愈轻笑一声。  

“如果,我是说如说…你确认了后土娘娘已经不在了,你也完全可以自称为后土转世…”  

孔寒安:???  

“孟老哥你开玩笑呢吧?神明还能跨性别转世?”  

孟愈哈哈大笑:“有何不可?谁能决定自己出生前是男是女?既然是劫难,变幻性别又有什么问题呢…”  

孔寒安抖了抖…  

让他自称自己是后土…  

他完全做不到!  

不提后土娘娘目前只是沉睡,冥界还有一个不明来历自称孟婆的平心呢。  

牛车承载了孔寒安,已不如之前那般飞驰,但其速度一点也不慢。  

只是行动时,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伴随着声响逐渐低微,孔寒安知道,即将抵达目的地了。  

果然,牛车停了下来。  

推门而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连绵起伏,巍峨雄壮的山脉。  

前世,孔寒安身为社畜,没有时间和经历参拜那座在种花家文明中留下璀璨印记的神峰。  

但他总有些感觉…  

眼前这座山,要比他前世的泰山,庄严许多。  

或许是因为他此生与泰山的神明有缘…  

也可能是因为,这方天地,本就比之前的世界辽阔?  

孟愈静立孔寒安身旁,看着眼前的泰山,也忍不住低声吟诗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孔寒安抬头看着云雾赤紫交辉,云霞雾霭相映的山峰,也忍不住心生感慨,直抒胸臆。  

“孟老哥,你为啥不带我上去啊!?”  

不是孔寒安想煞风景,他好歹是文科生,脑海里多得是关于泰山的诗词。  

比如孟愈即兴所念,孔寒安都瞬间联想到杜甫的《望岳》。  

这泰山好高啊…  

孔寒安如今被人间界排斥,要爬上去找道圣,那不得累死!  

看风景归看风景,孟老哥你也不是这么不懂事的人啊。  

孟愈被孔寒安噎了半晌,才最终苦笑道。  

“孔兄…不是我不想,而是这车上不了泰山。”  

孔寒安疑惑的看向他,等着他解释。  

闹呢,剑阁郡丛山峻岭,你都能开着牛车飞驰,没道理吧?  

孟愈果然给出了解释。  

“若是之前,还能上去,可如今却不行了,道圣在山顶悟道…现如今这泰山上,都是他的‘道’…”  

“墨家机关枢纽,皆是以玉石为能源核心…但玉石中的能量,很容易被‘道’影响。”  

玉石?  

虽然世界不同,但对于玉,孔寒安两辈子都是一个印象。  

一种青白相间,透明或不透明的矿物,很容易碎,但很光洁。  

翟目袍子之下,挂在胸口的那种灰白相间的石头他见过,决计不可能是玉啊。  

孟愈见了孔寒安疑惑的表情,一拍脑门,解释道。  

“墨家用的是上古时期的昆仑玉。”  

“典籍中记载‘昆仑有玉,以为兵戈’,说的便是这种玉,若是我们世俗常见寻常的玉器,怎么可能作为兵器?”  

“墨家所用的玉器,能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而他们有自己的手段,利用机关释放出。”  

“可‘道’与法则,却是对天地灵气的影响,曾经还好,墨家尚能研究仙人,经过一代代的改良,他们的机关能够抵抗许多法则,可关于‘道’和权柄,他们目前却力有未逮。”  

孔寒安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但是孟老哥,叔父和我说的是隐居,你却和我说的是悟道…”  

孟愈咧嘴一笑。  

“是有一些差别,但于你应该无碍,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