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全都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孔寒安面色怪异。  

“谁告诉你,是武圣让我来的?”  

仓平复了一下情绪,声音自剑门关内传来。  

“你用了宣远剑法。”  

“而且,你能进武圣悟道的那间城楼…那里,我也只能送东西进去,我自己也进不去。”  

孔寒安不由怔住了。  

他陡然间,想到了很多事情。  

他不知道别的修士如何,但他已非凡,为何大帝给他的记忆力会刻意强调,他已凡铁不侵?  

武圣以武证道,所会的武艺不知凡几。  

为何要教他一套,在三足金乌口中的“花架子”剑法?  

武圣拂顶传功或者为他治伤时,给他留下些什么,让他能轻易进入剑门关,想必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所以…  

大帝也好,武圣也好。  

早就预感到了他会踏入剑门关?  

所以,他们这么早,就开始布局了!?  

孔寒安心中惶恐起来。  

如果是这样…  

那么巫神呢?  

仓幽幽的叹了口气。  

“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就是救了一个失忆的关姓武者…”  

“这个失忆的武者,赤手空拳走入了战场最危险的地方,一路活生生的砍出了一片天,将我从死人堆里救了出来。”  

“我这辈子,最悔恨的事,就是救了一个失忆的关姓武者…”  

“这个武者…他砍翻了准备献城投降的将军,他单枪匹马杀入了关外的敌营…”  

“他砍到了冥界,他砍翻了修罗,他恢复了记忆,他成功悟道…他成了神!!”  

“武圣为你铺好了路,你为何不按他的路走,成神难道不好么?”  

仓的语气一度充满了怨恨和幽怨,看得出来,武圣进阶成神,是他心底的一道疤。  

孔寒安想通了。  

“巫神…我也杀过一个…虽然是化身。”  

“而且我进来,也并非是因为武圣,而是巫神。”  

孔寒安已经猜到了巫神的计划。  

他曾一直以为巫神是在谋划自己。  

但结合大帝和武圣的布局…  

自己有些小家子气了。  

巫神…  

它们很野。  

它们全都要。  

大齐用直道斩龙脉,巫神便在直道上做手脚。  

从尧山镇的情况与和罗酆山灵沟通中就可以看出。  

龙脉虽死,但仍有灵性。  

死龙脉,也可以成为亡灵。  

涂山洪之前便有说过,剑门关,是蜀国龙脉重要的一环。  

那么,死龙脉的亡灵,配合上剑门关死地,会发生什么?  

孔寒安曾想象不出来。  

目前来看,剑门关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和冥界相通。  

若死龙脉化为的亡灵,配合上通幽的剑门关世界。  

这个剑门关,最后是否会变成一扇联通冥界与人间的大门?  

修罗族或者巫神在冥界的种族,会不会从剑门关杀出,祸乱人间?  

身后修罗场的战斗很快结束。  

毕竟冥界的妖魔,最善对付亡灵。  

孔寒安骑着老马,晃晃悠悠,一边说着自己的猜测,一边走到了剑门关下。  

剑门关啊…  

孔寒安抬头,看着眼前巍峨高耸的城门与城墙。  

这是从冥界方向看到的城门。  

虽然没有之前在其上战斗之时那种两山夹道的压迫感,可这门上,一样看的出厚重与沧桑。  

斑驳的城门与城墙上,刻满了伤痕,其间或许记录了这个世界,围绕着这处座雄关所有战争的痕迹。  

又或者…  

记录了武圣封神之后,剑门关的鬼卒们,防卫冥界的战争。  

“我不知道巫神如何误导,让你们以为我是武圣派来的。”  

孔寒安叹了一口气。  

“但我若走武圣的道路,岂不是揭开你们心头的伤疤?”  

武圣…  

终归是没有看错人。  

不光是他的故人仓,还是其他的亡灵。  

他们都没有让这座城门打开过一次。  

哪怕他们对武圣又爱又恨。  

哪怕他们决定“配合武圣”,让孔寒安借此机会封神。  

也没有打开关门。  

仓当时便说过:“关门是不能开的。”  

孔寒安曾疑惑过…  

作为一个关隘,如果关门不能打卡,那这座关隘岂不是无用?  

出城袭营,不让走正门,那不是必死的走法?  

若被敌人发现了小道,岂不是连累关隘的安全?  

现在,孔寒安明白了。  

剑门关空间,连通着人间与冥界。  

虽然外面还有儒道的封印,可这帮守卒…  

他们变成了鬼,依旧在守卫着关口。  

所以,孔寒安更不可能走武圣的道路。  

从仓的语气中,便能感觉出来。  

武圣成神,飞升而去,成了剑门关守卒们的骄傲和梦魇。  

他们骄傲于他们追随的人,成了神。  

他们梦魇于这神,让他们陷入了绝地。  

蜀国…一直是贵族当权的国家。  

武圣斩了守将,就得罪了贵族。  

这群鬼卒,因此绝于蜀。  

所以,他们的敌人,也有蜀国人。  

武圣通了幽冥,剑门关成了死地,这些人,便只能一直重复着自己死前的样子。  

因为儒家的封印,剑门关的鬼卒们,最终成了被遗忘者。  

“感谢你们一直坚守本心,未曾让幽冥妖魔鬼怪,踏足人间一步。”  

孔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