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长见识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阴司有山,名罗酆山。  

这山曾经被人炼化,所以山中没有灵。  

至于顶替山灵的人,也有。  

孔寒安一直有意提拔胥童为尧山镇的城隍,此刻又兼了一个山灵,那可真太好了。  

胥童虽然审判有了一些功德,但现在已是辰时,这阳光他顶不住,孔寒安便没召唤他出来。  

“苟启,去把胥童的尸身找回来,和这位…”  

孔寒安一时不知该怎么称呼这个山灵。  

顾强嘿然一笑:“将军就叫他五圆吧。”  

山灵有些憨憨的,似乎并不抗拒这个称呼。  

但这毕竟是山灵,孔寒安感觉有些不尊重。  

“将山灵替换出来…我去找本地县令一趟。”  

唤醒顾强之前,涂山洪便直言。  

尧山,只是龙脉中的一段。  

龙脉比较复杂,分根龙,干龙,支龙,叶龙,龙穴等等。  

但不论怎么说,巫神殿在剑门关布局,多半是以龙脉为核心。  

那就更不是孔寒安能知道的了。  

找寻龙脉,一头扎进剑阁郡莽莽群山之中,那得多少时间?  

等他找到了,只怕剑门关都被巫神殿引出来了。  

还不如直接找官家配合。  

大齐能斩蜀国龙脉,自然会对龙脉的位置很清晰。  

孔寒安对自己定位极其准确。  

我就是个穷酸书生。  

哪怕我背后有四十万的阴魂,有接近十万的临时工。  

我还是个穷酸书生。  

巫神殿针对我?  

不不不,那是针对大齐黄泉司剑阁郡副巡察使。  

人活着啥都自己扛着,多累啊,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最好把儒道两圣人都拖下水,一起组团刷巫山。  

带着胡路飞到衙门,孔寒安直接亮出自己身上的铜印。  

守门的衙役倒是听说了孔寒安昨日的出现,此时连忙进去禀告。  

现在已是辰时,大齐官制,卯时便要点名工作,这被称呼为“点卯”。  

所以县衙早已开始上班。  

胥氏闹那么大的事情,县令当然知道。  

胥氏占了尧山镇的三分之一,论其体量与财富,养活了尧山镇不少百姓。  

更何况,尧山镇的百姓或多或少与胥氏沾亲带故。  

两座石桥半夜莫名毁去,胥氏毫无音讯,想办法度过江水的人都晕倒在岸,早已被上报到了县令案前。  

县令是急的焦头烂额。  

最后是一个隔镇的衙役冒死渡江,才带回了胥氏皆尽昏迷不醒的消息。  

这可是大事。  

若他没处理好,别说乌纱帽了,他只怕都走不出剑阁郡。  

豪强,可不是只有一镇的影响力的。  

他也得到消息,孔副使昨日出现在了尧山镇,早派出了数波人手去请。  

可皆言找不到人。  

此刻孔寒安持印登门,他连忙迎了上来。  

虽然吃惊于孔寒安的年轻,但他哪还顾得上什么怀疑不怀疑。  

“孔副使,您可来了,在下尧山县令钟书白,副使大人,请为我尧山百姓做主啊!”  

钟书白不顾大庭广众,在衙门口便立刻跪下。  

这一跪,不论这个年轻的副使处理事情的结果如何,都再和他钟书白无半点关系。  

孔寒安是黄泉司的副使,他的职责就是处理诡事。  

孔寒安心里也清楚,这一跪坦然受了。  

“钟县令,此事我已有眉目,但事关重大,我们进去说。”  

钟书白心中大喜。  

他想撇清责任是真,但有机会解决掉麻烦,他为何不解决。  

钟书白连忙起身,迎着孔寒安进入后堂。  

两人分坐,孔寒安仔细打量了一下钟书白。  

倒不是因为这县令样貌多出众,主要是他头一次见到一个即将亡故之人。  

他上一次看到离寿命将亡最近的活人,还是阴风山上没有进化的樵夫巴。  

但那樵夫巴也是年近三十,还有三年寿命。  

这个钟县令,四十多岁的样子,居然离大限之日只有三天了。  

孔寒安忍不住出言问道。  

“钟县令…最近可是有身体不适,可否就医?”  

钟书白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这孔副使看起来年轻,但居然深谙官场套路,一开始不谈正题,偏要闲扯一番。  

但大庭广众那么多人都看到他的一跪,他身上也无责任,心中安定,也乐意陪孔寒安瞎扯。  

“多谢副使关心,我前些时是去医馆检查过一番,但那些黑心医师开口就是重病,闭口就是住馆,无非是看我有身份,想从我身上多捞些钱罢了,我当即便拒绝了,他们还吓唬我,让我签字画押,我可是被吓大的,哈哈哈哈。”  

孔寒安闻言摇了摇头。  

上辈子看过一个漫画,医生拼命的想将某些人从鬼门关前的队伍里拉出来,可那人不光抗拒,还插队。  

行吧,你开心就好。  

本就萍水相逢,孔寒安当然没必要多劝。  

孔寒安暗中传音:“胡路,记住他,三天之后,让牛马过来带他下冥界。”  

胡路飞行声音太大,虽然用了化形法术,也有拳头大小,所以此刻藏在孔寒安的袖子里,闻言扯了扯衣袖,当做回应。  

“那么,钟县令,我便直言了。”  

孔寒安继续开口,讲解昨夜情形。  

钟书白还心中暗笑,孔副使毕竟还是年轻了些,城府太浅,只闲扯了两句就直入正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