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空间虫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平洋无尽的深海之下,那只来自星空的小家伙正在沉睡,陷入了一种蜕变的特殊时期。  

而在陆地之上,地球人类联邦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  

木伢晶已经分配下去,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突破了学徒的桎梏,成为了行星级武者。  

数量逐渐增多,很快就突破了百位。  

甚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完美吸收木伢晶的能量,后续还会有行星级强者诞生。  

当然了,也会存在天资非凡之辈,不需要木伢晶也能突破成为行星级武者。  

现在的地球人类,可以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比一年前强大了整整一个层次。  

毕竟,洪和雷神,这两位世界最顶级的强者,他们两人的修为也迎来了突破。  

雷神成为了行星八阶强者,洪则达到了行星七阶,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时刻。  

要知道,还是行星六阶的洪就无敌于地球了,如今他达到了高阶行星级层次,实力定然变得更加恐怖。  

当然,提升最快的还是罗峰。  

在获得陨墨星传承后,罗峰获得了大量资源,更是得到了不少修炼利器,能够辅助修炼,加速修行。  

几个月下来,罗峰也达到了行星三阶。  

如今,在陨墨星诸多秘法和强大的念力兵器加持下,罗峰的实力足以比肩中阶行星级武者,极其强大。  

地球上的一切,都已经远远超出了魏文所知道的历史。  

可惜,他看不到这一切。  

此刻,2057年10月15日,人类军团全球会议,正式于夏皇城召开。  

这是地球人类联邦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全球军团会议,其目的在于统计、整合全球军团的力量,制定更加详细的清扫怪兽计划。  

夏皇城,一直都在扩建中。  

如今,这以夏皇宫为核心的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座坚固无比的战争利器,是目前地球上最恐怖的大杀器。  

这里,集中了地球人类联邦大部分力量,绝大多数的高级战神、无敌战神,都在夏皇城的军队中。  

一支百万战神大军,一支由高级战神以上强者组成的战神大军,的确是当世最恐怖的力量了。  

除了人类战神力量外,夏皇城内还有着诸多高科技武器。  

甚至,这里还有很多上古文明遗迹出土的大杀伤性武器,极其可怕。  

夏皇城的防御力量、军事力量,比之洪宁基地市还要强大得多。  

如今,全球行星级强者超过百位,战神数量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达到了八百万之巨。  

其中,无敌战神具有五十余万,高级战神也要两百万之巨,过半以上的强者都在夏皇城中。  

虽然夏皇城议员强者不多,但战神强者的质量极高,数量还不少。  

这也使得夏皇城成为了地球人类联邦的军事重心,是全人类最强大力量的集合。  

战神,这可是人类力量的中流砥柱,未来就靠他们横扫怪兽,肃清寰宇,为地球人类文明开创新的时代了。  

要知道,在魏文之前,全球六七十亿的人口中,也才有三千多位战神强者。  

那时候,高级战神也不过数百位,无敌战神强者更是少之又少。  

如此弱小的力量数量级,如何与现在相比?  

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而这一切,都是地球人类联邦的功劳。  

在魏文建立的基础之上,人类的高层们制定了新时代的计划。  

其中有一条是地球人类联邦往后余生永恒的使命:  

促进地球人类基因优化、不断推进地球人类血脉进化!  

为此,第一个五十年计划就是实现全球人类全员武者化。  

而第一个百年计划,也是地球人类联邦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横扫怪兽,整合地球资源,让每一个地球人类都能生活在蓝天下!  

怪兽,这是人类的一生之敌。  

必须全部清除!  

就算不能全部杀死,也得将这些怪兽圈养起来,将所有严重威胁到人类安全的怪兽全部杀死、驱逐。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地球人类联邦将一半以上的资源用在军团上。  

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打造更加强大的军团,拥有横扫世间的恐怖力量。  

军团,才是守护人类最强大的力量。  

如今,扬州基地市的改制已经获得了成功,其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公有制大行其道,普遍完成了当初制定的目标,让绝大部分的人类过上了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在一个月前,地球人类联邦就开始着手推进全球基地市改制,将扬州基地市的社会结构形式推广到全球人类基地市。  

各地基地市也在大肆扩军,效仿扬州基地市,推进军民一体化进程,以实现全民武者的宏伟目标!  

虽然全球改制尚未完全成功,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全地球,彻底换了模样。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全球人类全员参与。  

地球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哪一次具有如此大范围的影响力。  

在外有怪兽的威胁下,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和绝望中,在所有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光明、未来的追逐中,全球人类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力量。  

在地球人类联邦的领导下,这一股力量彻底凝聚起来,形成了地球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如今,全球武者的数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