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伏牛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世的他被当做皮球一般踢来踢去,很少被这么推心置腹,以及不断地委以重任。  

而姜山却让他感受到了真正的尊重和信任。  

“子度,无需如此,这是一个煌煌大世,你自有纵横的机会。”  

姜山颇为正色的说道。  

以文明火种召唤的难度,他可以预见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孟达都会是自己统兵的一员大将。  

就在二人正聊着的时候,门外突然传起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随后一个士卒快步走了进来并传递上了一份情报。  

“公子,小姐已经成功将锻铁峰的凶兽群剿灭,但穆将军那边却被人所伏,围困于伏牛丘。”  

“什么?可有具体战报,芈儿现在又在哪?”  

姜山听到这句话悚然一惊,随后大声问道。  

“小姐在听到山寨遇到贼人进攻的消息后,已经飞速往回赶了。  

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能到,但她并不知道穆将军那边的情况。  

而伏牛丘那边的探子,回来之后便累晕了过去,只说有三千骑兵将穆将军团团围住。”  

“三千骑兵?那北风盗不是说最多只有一千骑兵吗,怎么可能突然多出了那么多?”  

姜山听到这话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了起来。  

养一个骑兵所需的费用,至少能够养三到五个步兵。  

骑兵在平原之上,机动力高,杀伤力强,是一个相当恐怖的存在。  

而且这些骑兵既然能将穆雷围困住,那么大概率其中还存在神通境界的武者。  

以清风寨现在的情况根本抽不出多少士卒,而如果只派孟达前去,想要在这么多骑兵中救出穆雷,怕也是极为的艰难。  

“子度,你那个可以遁地的能力,可以带人一起吗?”  

姜山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对着旁边的孟达问道。  

“我这个能力是借地煞前行,但越是强大的人越容易引地煞入体。  

即使是普通人,被我携带一刻钟,也得大病三个月,如果换成穆将军的话…”  

孟达说到最后停顿了下来,但姜山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狠狠的揉了揉眉头。  

“派上两名探子再去探测情报,你现在去准备五百士卒换上陶甲,随时准备出发。”  

不论怎么样,穆雷他必须得去救,不然不但秦芈那边没法交代,他自己也难以心安。  

“诺。”  

孟达并没有犹豫,在听到姜山的命令后,转身离去。  

“可有破局之法,破局之法呀。”  

姜山在原地转着圈的不断思索着,没有谋士的他,大多数时间只能靠自己来谋划。  

“借兵,向淮野虎借兵,是否可行?”  

自身没有足够力量的姜山,突然想到了旁边盘踞的那头猛虎,思索着这个方法的可行之处。  

“但用什么来打动他呢?粮食吗?”  

下一刻,姜山又头疼了起来,这次他要借的兵可不是一两个,而是几千。  

这么大的数量,该用什么利益来换呢?  

“又或者召唤一个三流武将,搏一搏。”  

如果能用两个等于神通境界的三流武将,配合着秦芈和山寨中的那些人马,应该能杀出一条路来。  

姜山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了自己的属性了,随后看着那两万多的源点又皱起了眉头。  

这还差接近八千多人的缺口,该怎么去补呢?  

“我记得当时穆霄臣服的时候,是直接给了我一万多的原点。  

而芈儿在说出将清风寨给我的时候,却没有源点。  

说明芈儿并没有臣服我,所以我需要得到那些人的认可。  

可如果芈儿完全的臣服于我呢?”  

想到这里姜山差点兴奋地拍了一下自己,但一个念头突然的闪过,让他愣在了原地。  

我该怎么跟她说呢?  

说你必须臣服于我,我才能去救穆叔。  

还是说我有一个相当于神通境界的属下,只有你臣服我,才能让他出来。  

这不成了一个趁火打劫,忘恩负义的人吗?  

“公子,小姐回来了。”  

就在姜山站在原地纠结不已的时候,门口的士卒突然传来了消息。  

姜山被这个消息惊得浑身一激灵,但随后意识到自己失态的他,镇定住神情咬了咬牙,还是大步走了出去。  

“带我过去。”  

“你没事吧?”  

这是秦芈见到姜山时,说的第一句话。  

看到毫发无损的姜山之后,秦芈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而此时的她却没有看到旁边穆石,那已经快要溢出眼中的担忧和不安。  

“芈儿,我和你说个消息,你先不要着急。”  

“什么消息,难道说乐姨她们出事了吗?”  

秦芈听到这话,顿时感觉到了一种不妙的气息,语气有些急促的问道。  

“不是,你想多了,我是想问你,愿不愿意把自己完全的交给我。”  

“什么,现在是什么时候?你怎么突然说这些呀?”  

秦芈脸上悄然浮起一丝红晕,纵然她确实感受到了姜山的与众不同,但这样的发展也太快了一些。  

“我姜山发誓,以后绝不会对不起你,要不然就让我天打…”  

姜山的话还没有说完,嘴巴就被一个柔嫩的小手堵住了。  

“不用,我信你。”  

秦芈俏红着脸。  

这几天和姜山相处之后,那种独特的感觉让她明白,自己很难再喜欢上别人了。  

“那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