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陶氏的探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以。”  

默默看了姜山一眼后,穆霄向着上方的乐燕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他是穆雷的二儿子,虽说不是乐燕所生,但乐燕也算是他的母亲。  

为了训练士卒,他常年和士卒们同吃同住,姜山和他还是第一次见面。  

至于秦狩,姜山去找寻账本的时候,他倒是远远看见过姜山。  

不过当秦狩派了一个仆人将账本送来后,姜山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到了账本之上,二人并未真正碰面。  

“乐姨,你不用担心,穆叔多年久经战阵,这点伎俩骗不到他的。”  

姜山嘴里说着有些违心的话,但乐燕是一个心思玲珑之人,明白这是安慰。  

“你不用有压力,好好的把山寨稳定下来就行了。”  

说完后,乐燕转身走入内室。  

“顾大嫂,你去将秦狩所掌管的库房看管起来,顺便将所有的物资整理分类,我之后有用。”  

姜山将守在大厅门口的几人叫了进来,开始给他们布置任务。  

纵然此时他的心中同样非常的焦急,但却依旧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越是焦急和危机的时候越是要冷静,只有这样才不会给敌人趁虚而入的机会秦芈的突然离去,前方未知的危机,让他必须尽快将山寨的人心稳定下来。  

清风寨中有一万多人,他只需要基本掌握,就能获得可以召唤一个三流武将的源点。  

到时候才是展开救援的最佳时机,不然很有可能陷入添油战术和被围点打援。  

“诺。”  

顾大嫂已经没有之前打闹时的松懈,神色严肃,声若洪钟的回道。  

“邢道荣,你协助穆霄一起进行山寨的布防,并将那一千新兵融入山寨,稳定人心。”  

“公子放心。”  

邢道荣拎起手中的大斧,低头领命。  

他之前便和穆雷一起训练新兵,此时有姜山的命令,要将剩余的那五百新兵掌控,倒是颇为简单。  

“任峻,你去清点粮草和水井,记住一定要防止有人放火作乱,水中下毒。  

确保后勤无误,人心才能稳定。”  

淮野虎能够将姜山三字经的残篇都弄到手,说明清风寨中一定有内奸。  

最有可能的便是那秦狩,但也会有多个更低级的内奸,只是秦狩的地位最高罢了。  

如今秦狩被关押了起来,就已经打草惊蛇了。  

其他的内奸很有可能会暗中行事,制造混乱来将秦狩给救出去,这不得不防。  

任峻心思缜密行事慎重,是这几个历史武将中最让姜山放心的。  

“诺。”  

任峻领命离开。  

“汤隆,各类兵甲,守城物资和城门哨塔上的弓弩,你需仔细检查,务必确保没有破损。”  

“汤隆,领命。”  

看着四人领命而走,姜山才感觉强行提起了那口气瞬间松弛了下来。  

一边走出山寨将犬獠几人招了过来,将各项事务分别处理,发布一道道命令。  

一边打开属性栏,紧紧的盯着源点那一项,看着它以一种极其迅猛速度快速上涨。  

一万…  

五万…  

七万…  

九万…  

源点的增长速度越到后面越慢,很显然是心中接受姜山的人大多主动臣服,但仍有一部分摇摆不定和心怀鬼胎的人潜藏。  

“公子,哨塔上的弓弩其中有一个关键配件全部被替换,最多三发便会报废。”  

最先回来的是汤隆,而他带回来的消息,更让姜山确认这是在调虎离山。  

“可以替换和维修吗?”  

姜山的脸色有些难看,开口问道。  

“这些零件的要求非常高,一般工匠根本没有办法做。  

但我的功法可以快速改造铁器,所以已经全部换好了,比之前还要更耐用。”  

汤隆说话喜欢大喘气,姜山刚提起的心随即放下。  

“行,你去看看库存的箭矢和备用的盔甲武器。”  

姜山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随后点了点头对汤隆再次指派了任务。  

“公子,这俩人刚才在粮库意图放火,被我抓个正着,怎么处理。”  

任峻带着几个士卒将两个身着黑色锦衣的人押了上来。  

“你们凭什么抓我们,我们什么也没做,只是在旁边看看热闹。”  

其中一个脸上布满灰尘的男人,扑通一下扑倒在地,拼命的叫喊着。  

“你过来之后,粮库和水井那边安排了人吗?”  

这是姜山看到任峻后的第一个反应。  

“公子放心,顾大嫂就在那边清点库房。  

我还从邢道荣那借了100个新兵专门看守在那里,不会有事的。”  

放下心的姜山,目光看向了地上的两人。  

“这些探子都是这么笨的吗,穿着锦衣去放火,怎么可能不被发现。”  

“他们是发现顾大嫂在清点库房的时候,围在旁边打探消息的。  

但碰巧被旁边的人发现,他们就是日常跟在秦狩后面的跟屁虫。  

抓到之后,又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至少都带了五六个火折子,这应该是随时准备放火。”  

任峻在旁边补充道。  

“这么说,证据确凿?”  

“确凿。”  

地上的两人听到这话后,像阉了的黄瓜一般低下了头,但还是嘴硬的说道。  

“我们不是想放火,就是想看看热闹。”  

姜山看着二人—30的好感度,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