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高昌迷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巨型蜥蜴驮着他们两个人,飞快的窜进了前方的大洞。  

在大洞内行进了不久,蜥蜴便停下脚步。  

紧接着,一堆沙子便覆盖了娜娜和卫东宝的全身。  

这些沙子将他们的身体向上托举。  

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一片黑暗之中。  

就连卫东宝比平常犬类更高感光度的眼睛,在这里都看不到一丝的光线。  

他连忙从储物手环中取出手电。  

在他还没有打开手电的时候,眼前便出现了一束光。  

原来是娜娜在他之前,已经打开了手电。  

这时,他们才看清他们的所在。  

本以为沙梯会直接把他们送上地表,没想到现在所在的地方依然是一座地下通道。  

不过这个地下通道,明显能感觉到和入口那边的不同,光是洞壁上的材质就不一样。  

而且这里没有一丝光线,两个地下通道很明显不是出自同一文明之手。  

另外,巨型蜥蜴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它应该是还在地下绿洲没有上来。  

就算它上来了,这么小的地下通道也容不下它的大体格。  

他们两个推测,有可能给卫东宝植入数字藏宝图的幕后者,给巨型蜥蜴的设定就是无法来到地表,它们只能待在下边守护宝藏。  

他们两人从出来的地方,沿着通道开始向前走。  

走了没多久,他们就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然后,他们没有拐弯,而是继续直走。  

走了没几步,就又是一个岔路口。  

他们随便选择一条路继续走,可是又是没几步,便又遇到了一个岔路口。  

然后,他们暂时停下脚步。  

这里很明显就是一个迷宫嘛。  

不过,就在这时,他们在通道的一面墙壁上,发现了一些壁画。  

壁画上边,画的内容很明显是古时候的故事,画上的人身着特殊服饰,载歌载舞,其上一片其乐融融景象。  

不过,从画上的内容能看出,他们穿的不属于中原的服饰,依旧是西域风格。  

他们继续观看,发现壁画的旁边还刻着一些小字。  

娜娜将小字大概看了一遍道:“我发现这些文字都是高昌文。”  

高昌古国卫东宝是知道的,它也是一座十分神秘的西域古国。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以跨多语言商业网络立国的佛教国家,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  

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东西交通往来的商业要冲,也是古代新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传说当年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在西行路上路过高昌,并在高昌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当然高昌最为著名和神秘的,还是高昌的地下迷宫。  

根据壁画旁边的文字推测,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极有可能就是那传说中的高昌地下迷宫。  

卫东宝和胡图当年上学的时候,玩的许多游戏当中就有高昌迷宫。  

不过,游戏中的迷宫肯定和这地方的不一样,但是走迷宫的办法却是行得通的。  

然后,他和娜娜继续赶路,先是一直右拐,找不到路再选左拐一直走。  

这里只要是有出口,他们拐一拐肯定能出来。  

而且有娜娜的芯片辅助,他们根本不用做记号,完全可以知道哪里走过,哪里没有走过。  

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够走出这一座高昌迷宫。  

果然,才走了一小会儿,他们就找到了一个空旷的大厅。  

虽然其内空空如野,但能看出,这应该是曾经高昌国人在地下议事的地方。  

这个大厅的周围,也画着各种各样的壁画,以及刻着一些文字。  

从文字上的记载来看,这座地下迷宫建造的原因,就是高昌国准备在遇到灾难的时候,可以临时进入这里躲避。  

不过,从这里空空如野的情况来看,恐怕他们被灭国的时候,这里也没有进来人,要不然这里肯定有尸骨,或者人生活过的痕迹。  

极有可能当年他们高昌国遇到了不可抗力,人们连进入地下迷宫避难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就全完了。  

不过,当年具体是什么情况,现在已经无法考证。  

在这个大厅停留不久,他们两人便继续拿着手电,在这座地下迷宫中探索。  

不得不说,这座迷宫还真大。  

娜娜已经利用芯片,在她的脑中绘制了他们走过地方的地图。  

他们走过的范围,至少有五六平方公里了,但是她预计还有许多地方他们都没有走到。  

他们又走了一会儿,发现通道的旁边居然有一个小储藏室。  

储藏室本来是有门的,但是由于时间太长,上边的木门早已破败不堪。  

他们进入小储藏室一看,发现里边居然摆放着好几个立着的小雕像。  

大都是人面兽身的,也有个别几个兽面兽身的。  

它们大都是陶制的,或者是木刻的。  

从这些雕像的形象上来看,它们应该是传说中的镇墓兽。  

不过这地下迷宫,并不是用来做墓穴的,这里怎会摆着如此多的镇墓兽。  

镇墓兽本就是驱邪避凶之用,可能是他们想这地底下阴气重,就放在这里一些辟邪的吧。  

但辟邪也不会放在同一个地方,这里很明显是一个仓库,可能是他们还没来及将这些镇墓兽分配,高昌国就迎来了毁灭。  

虽然镇墓兽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