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古宅来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公子,前方有个宅子,可能会有古怪?”  

走了一整天都没有见到任何变化,天色一暗就突然出现了一座宅子,用脚趾想都知道有古怪。  

徐安自然也知道,但同时他也看见了陆三他们眼神中的神采。  

虽然他们嘴上表达出抗拒的意思,但是眼神骗不了人。  

而且他们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肉眼可见的疲倦,若是再不休息一下估计都累倒。  

加上现在天色也深了,这时候一把暖和的火堆必不可少。  

况且经历过鬼画的徐安也知道想要破局就必须要先找出设局的那只鬼。  

“现在天也快要黑了,到时候我们能看见的东西就更少了,也会更危险,所以趁着还有光线,还能看到东西,先去里面探查一下吧。”  

陆三听到后扭头看了看其他人,随后便点了点。  

四人便往那座宅子里走。  

当他们走进后发现这是一座废弃、老旧的古宅,墙面已经锈迹斑斑,隐约还能见到一条条宛如头发丝般的裂痕,而且还有不少枯黄藤蔓蔓延在墙上。  

他们绕着墙壁找到门口。  

大门前有两座石狮子,看上去威风凛凛,只是不知道为何眼珠子被掏空了。  

“这荒郊野外的,搬运过来估计要花费不少人力,也不知道是哪户人家这么大手笔。”  

徐安不自觉的抬头看向门匾:“孟府”  

门匾上的金漆已经脱离,但徐安还是能从中认出字来。  

他没有在天河城里听到过有这么一个富贵的家族。  

“这应该是一座荒废的古宅,我们要进去吗?”陆三问大家意见,眼睛却看向徐安。  

“进吧。”徐安回应,随即便跳下马,走向大门前。  

刚想要推门而入,却被陈旭缘给喊住了。  

“徐公子,要不我们先敲门看看?”  

陆三闻言,疑惑道:“这门把上都已经生锈了,地上也枯叶满地,按理说没有人,为什么还要敲门。”  

陈旭缘挠了挠自己的光头,说道:“我也是听人说,如果荒郊野岭想要进破庙、古宅最好打声招呼…”  

徐安耸了耸肩,便敲了几下门。  

咚咚咚——  

声音在死寂的林间回荡,久久不停歇,仿佛要惊动某些东西。  

他们见久久没有人回应也感到安心,这种时候最怕有动静。  

徐安伸手把门推开的时候,里面便掀起了一阵微风,卷着灰尘和落叶。  

门后是一扇影壁,绕过后才见到了一个院子,尽头应该就是内堂,两侧都是抄手游廊,应该是通往后方的房子。  

整个院子破败不堪,里面的植物早已经干枯,只有野草还在顽强生长着。  

四周梁柱上的朱红涂漆都已经变色掉落,展示出它残破的一面。  

徐安他们关上了大门后,便将马匹放在院子里,任由它们吃草休息,而他们则进到内堂当中,  

一进到这里,徐安便到了一阵刺骨的寒风。  

只是这股寒风转瞬即逝,当他在想要感觉时已经无法追踪。  

“或许只是普通的对流风。”徐安没有将这种阴寒说出来,担心平白增添众人的畏惧,所以便自己暗自记下。  

内堂里有些昏暗,加上雾气的原因,就更加难以看清全貌。  

四人走进去探查一番,发现里面的桌椅都异常凌乱,最奇怪的是这里的桌椅特别多,好像在荒废之前在这里聚集过很多人。  

徐安估计这里应该是开过类似于家族议事的会议,也不知道商量了什么,过后这里便荒废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他自己的猜测。  

“徐公子,我们到后面看看如何?”陆三提议道其他人也没有意见,检查清楚整个孟府,确定没有问题,大家也能安心一些。  

之后他们沿着走廊去到后方,在那里见到了一个小庭院,三面都是厢房,而角落还有一个水井,可惜里面已经空了。  

而再往后面走则是下人住的地方,以及厨房等设施。  

他们大致检查了一下,确定没有发现异样后便回到了内堂。  

外头的天色已经逐渐昏沉,估计不用半个时辰就会彻底的黑下来。  

“你们觉得贾仁他们会不会找到这里?”  

“不清楚,但我们已经留下了标记,若是看见了应该会过来汇合。”  

陆三三人对此都感到不乐观,他们仅仅只是遇到了一个小鬼就折损了两人,这还是在徐安的帮助下的结果。  

而贾仁他们可没有徐安这般武功,要怎么对付?  

“天快黑了,我们先生火再说。”  

“那我们的木柴…”  

现在大家都再不想出去砍柴。  

徐安扭头看向四周,说道:“就用这些桌椅吧,反正也是木。”  

其他人点点头,便开始动手。  

虽然这些桌椅一看就是好东西,但也没有火来的温暖,动起手来一点都不心疼。  

片刻,桌椅便拆个稀巴烂,变成了一根根的柴火。  

橙红色的火焰升起,众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股暖意从心底涌出。  

冰凉的身躯靠近火堆,体内的冷意一点点地融化。  

这堆火仿佛驱散了疲倦和困意。  

也仿佛带来了希望。  

大家都不禁露出笑容。  

这是自他们陷入诡雾以来第一次露出笑意。  

赵牛迫不及待的脱掉鞋子,把脚靠近火堆里,不由自主的呻吟一声:“舒服~”  

陈旭缘和陆三见此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