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义庄(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灯瞎火,万籁俱静。  

大半夜的,独自一人待在漆黑的停尸房里,一个个地掀开白布,检查尸体…  

若是徐安摸尸体的情况被老张看到了,估计也会惊叹徐安的勇气。  

他盖上白布,看向其他尸体。  

刚才知道这里很可能全都是未成形的邪祟之后,他心中的底气降到了最低点。  

隐隐间四周好像多了些许改变。  

“刚才它们的脑袋是倒向这边的吗?”  

徐安沉吟了一下,总感觉他们正隔着白布在窥视着徐安,让他不自觉的放轻脚步来到另一具尸体面前,小心翼翼地掀开白布,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他那苍白的头发,应该是个老人。  

当白布彻底掀开,一双混浊凸出的眼睛直直的看着他。  

徐安瞳孔猛然放大,不禁后退了一步。  

但顷刻间他便恢复冷静,冷淡地伸手为其合上双眼。  

与此同时,一股寒意涌入身体。  

“改造值+1!”  

不过他现在却沉寂在另一件事件上。  

他的恐惧感好像并没有太过强烈,或者说并没有停留太久便消去了。  

“难不成这也是因为身体的问题?”  

想不明白只好继续自己的工作。  

他的时间并不富裕,还是抓紧解决问题才行。  

很快摸过剩余的尸体,共得到了五点改造值,体内还多了一个气。  

之前花了一点改造值,剩余的徐安打算先存起来,等数量多些的时候才一次性使用,到时候估计便能明显的感受到分别。  

况且仅仅只有4点改造值显然不足以改变现状。  

徐安将房间还原样貌后,走出了房门。  

“难道要去墓地一趟?”  

徐安站在廊道上细细一想,墓地在城外,过去和寻找都需要不少时间,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像墓园这种概念,而是一整个山头,要找可能会消耗很多时间。  

但现在义庄只有这五具尸体,而且也不会像电影中那样站满一个个僵尸什么的。  

“看来还是要跑一趟才行。”徐安感叹一声,没有选择下便只能这样做了。  

这时一片乌云经过,遮住了月光,让这个院子更加黑暗,仿佛只有手中的灯笼的光亮可以保护他一样。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感觉外面比里面还要阴凉一些,仿佛有一阵阵的寒气拂面而来。  

徐安踏步走下台阶,突然脚步一顿。  

那个阴寒之气瞬间消失了?!  

他回到台阶,寒气再次袭来。  

有古怪!  

是左边的那间房间!  

这时他猛然想起老张之前嘘声的动作,脚底不禁生寒。  

难道义庄里面真的有邪祟?  

徐安犹豫了一会,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况且他能吸收阴气,只要他碰到了对方,对方的阴气自然会涌到他的身体当中。  

对方积累的阴气也会化为乌有,沦为凡物,到时候自然也不用怕它。  

“赌了!”  

他观望了一下,确定那个老张没有在附近,才走了过去。  

左边的房门紧闭,上面布满灰尘,显然很久没有人打开过。  

若是里面真的有尸体,怕是已经腐烂成白骨的程度。  

徐安轻轻一推,咯吱——  

房门没有锁!  

同时一股刺骨寒气从中涌出,瞬间让他的手指僵硬。  

好厉害的阴气!  

在灯笼的光线下,他勉强看清了里面的情况。  

不同于隔壁的简陋和拥挤。  

这里空荡,庄严。  

同样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空间,只是这个房间没有窗户,三面都是墙壁,只有大门是唯一的出口。  

“这难道就是聚阴之地?”  

只要把大门一锁,阴气便聚而不散,长远下来,必然成了一个人为的聚阴之地。  

而当中一座黑木棺材四平八稳的坐落在中间。  

后面的灵位台上只摆放着一个灵位牌,上面写有名字:张晓伟。  

“难怪不让进,原来供奉的是老张的祖先,不过…”  

“这算是养尸么。”徐安眼神锐利的打量着四周,尤其是那种植的细竹,他记得竹子是聚阴的植物。  

民间经常会有人将祖先葬在风水宝地,保佑后人的说法。  

而这里搭建的假山假水恐怕目的也是如此。  

只是房间里的阴气之重,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徐安踏步走了进去,四周的阴气顿时便拥簇着他,仿佛在推他离开,阻止他进去。  

房间很简陋,墙壁、灵位牌,甚至棺材上都堆满了厚厚的灰尘。  

按理说一具尸体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已经腐烂发臭了,可房间里却一点异味也没有。  

除非是空棺,要不然就是老张有另类的窍门可以处理。  

比如…茅山道术。  

若是后者,徐安就更加打开一探究竟。  

围着棺材前走了一圈,发现棺材盖和棺材的连接之处有着一道摩擦的痕迹。  

显然是经常有人打开,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房门和棺材盖上的灰尘并没有留下手印或者痕迹。  

他见四周没有其他需要留意后便走到跟前,尝试推开棺材盖。  

一推,竟比想象中还要重。  

使劲全力也只是推开了一点,不过这空隙应该可以伸手进去。  

徐安看了看自己的右手和左手,不禁陷入深深地沉思。  

“嗯…”  

片刻后,他决定再费些力推开点,毕竟他的左右手都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