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八章 纸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色深沉,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恶臭,城墙根下还有尚未熄灭的火星。  

柔玄军损兵折将,连攻数日,却似乎无法撼动这座如同铁甲巨兽一般的庞大都城。  

一切却也正如太史存勖所言,当柔玄将士看到太史老将军的首级被悬挂于城头,升起了前所未有的愤怒,连续三日将士们用命,就是想踏破京都,为老将军报仇雪恨。  

但数日下来,将士们的悲愤也因为现实的死伤,开始对士气形成了影响。  

那座巨城依然坚固,死伤两千多人,除了让城墙变得狼藉一些,距离破城似乎还很遥远。  

而且持续的攻势,让柔玄将士满是疲惫。  

撤下来之后,许多兵士疲惫不堪,用过晚饭,大多数兵士因为太过疲惫倒头便睡,只等着养足体力,次日再战。  

但也有不少军士望着苍穹,难以入眠。  

这几天攻城的伤亡人数不可谓不低,谁也不知道明天晚上是否还能抬头看到满是星辰的夜空。  

守军同样也是疲惫。  

柔玄军分兵四路,其他三路封锁了其他各门,主攻方向就是京都南面三门,这里的守军也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除了哨兵,许多守军将士也都是抱着兵器靠着城墙打盹。  

无论是城头还是城外,早已经没有了攻城之时的杀声震天,变得寂静一片。  

蓦然轻轻的脚步声响起,靠在城门楼的莫兴德立时睁开眼睛。  

连续数日,他指挥作战,几乎是日夜不眠,双眼布满了血丝。  

今晚实在是撑不住,靠着墙壁本想思索着明日之战,却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但非常之时,哪怕是睡着了,也是精神戒备,听得身边传来脚步声,立刻被惊醒,即使是条件反射般握紧一直没有入鞘的战刀,抬起头来,却见到一双眼睛也正看着自己。  

“圣人......!”  

看清楚那张脸,莫兴德大是震惊,慌乱之中,立马爬起,便要跪倒,却被圣人用手拉住:“将军重甲在身,不用行礼。”  

“圣人,您......您怎么来了?”  

这时候却看到,圣人竟然是一身戎装。  

她戴着战盔,披着甲胄,银甲泛光,英武非常。  

附近的军士们也都是被惊醒,看到一身银甲的圣人,都是诧异,认识圣人的军士寥寥无几,但圣人的甲胄和气势,以及莫兴德谦恭的姿态,让不少军士隐隐知道了圣人的身份。  

“还不叩见圣人!”莫兴德见军士们呆呆站着,大声喝道。  

军士们听得这银甲人竟果真是圣人,都是震惊,纷纷跪下参见。  

“尔等都是大唐的忠贞勇士。”圣人声音亲和,含笑道:“叛军虽然声势凶猛,却都是不堪一击之徒。柔玄叛军在你们面前,更显无能。你们尽心尽力守城,要让叛军知道京都军的骁勇。用不了多久,援军便将赶到,到时候叛军必会被尽数全歼。等平定叛乱,朕会给你们加官进爵,无论将卒,皆有封赏。”  

士们听得圣人亲口承诺,都是振奋。  

其实大部分将士对于天下大势并不清楚,柔玄叛军杀到京都,对将士们来说,用不着去考虑其他事情,唯一的任务就是守住京都,击退柔玄叛军。  

几天下来,柔玄军付出极大的代价,却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这让守军将士士气振奋,只觉得要守住京都城绝非难事。  

圣人环顾周围,声音温和不失威严:“此次尔等的功劳由朕亲自核查,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吞没尔等的功劳。守城有重大功劳的军士,不论出身,没有官职的直接授予六品官职、丝绸百缎。有官职在身的,依次增升,朕以苍天为鉴,绝不食言!”  

将士们闻言,山呼万岁,一时间士气如虹。  

城头的欢呼声远远传到柔玄军营处,不少正在沉睡的军士被欢呼声所惊醒。  

甚至有人误以为是敌军出生杀来,拿起武器准备迎战。  

太史存勖自然也是听得明白。  

他此时正在营中看望伤员,听到声音,缓缓起身,抬头望向京都城。  

那欢呼声清晰可闻,只从那声音便可判断,城中守军士气正盛。  

他神色凝重,想到之前下令明日天亮继续攻城,听着那如雷的欢呼声,再看看自己麾下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却是闭上眼睛,知道再次发起攻势,破城的希望依然渺茫,却还要赔上无数将士的性命。  

城头上,圣人也是站在城垛边,居高临下遥望柔玄军营。  

血魔误杀太史弘,一度让圣人有些失望。  

毕竟杀了太史弘,柔玄军依然有太史存勖,顶梁柱没倒,杀死太史弘的意义就不大。  

但结果却让她大感欢喜。  

她最担心的就是柔玄军围而不攻。  

围城比攻城带给京都的恐慌更胜。  

柔玄军拿下了洛口仓,不愁后勤粮草,如果持续围攻下去,切断了京都与外界的联系,只等到京都城内粮食告竭,不用柔玄军来打,京都城内必然自乱。  

而且徐州那边,击败澹台悬夜之后,麝月和秦逍自然不可能稳坐不动,接下来肯定是趁势向京都禁军。  

如果秦逍领兵抵达,与柔玄军合兵一处,那么京都迟早必破无疑。  

但太史存勖却没能沉住气,竟然强行攻城。  

一开始圣人还是颇为担心。  

柔玄边军骁勇善战,她只担心在柔玄军的盛怒之下,京都城抵挡不住,最终被他们攻破。  

太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